调研问答全文
辰安科技 (300523) 2017-08-21
(一)简要介绍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吴鹏回答提问主要内容:
1、问:请简要介绍公司现有业务。
答:公司以公共安全与应急平台业务为主线,逐步形成了围绕公共安全产业的三个业务板块:
一、公共安全与应急平台板块,提供公共安全应急平台软件、公共安全装备产品与服务,主要覆盖政府、环境与核应急、安监、气象预警等行业;
二、城市安全板块,将公司具备优势的公共安全软件业务延伸到城市物联网安全领域,主要涉及城市生命线工程监测与人防工程监管业务,包括桥梁、供水、燃气等城市生命线工程以及地下人防工程的物联网监测、监控、预警、预报、数据接入与大数据分析等系统;
三、海外公共安全板块,主要为海外发展中国家提供国家级的公共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和软件平台,构建国家级的一体化公共安全平台和综合接处警平台,提高其公共安全与社会治安水平。
2、问:公司现行的纵横联合式的矩阵式架构对公司业务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
答:公司今年开始把三大业务板块的市场人员抽出来成为市场体系并对这些人员进行划分,共分为五个大区,每个大区有一个省的中心,每个省的中心都对应三个业务板块做本地的市场开拓和服务,在这种结构下市场人员在资源利用、市场覆盖密度、客户跟踪深度方面,都会较以前有显著提高。从目前的经营效果看,我们应该说从市场覆盖的力度到项目信息、项目跟踪量、客户维护的效果等方面均有积极效果。
3、问:城市生命线业务发展前景如何?目前已有的合肥项目是否能快速复制到其他城市?
答:作为试点的合肥城市生命线一期项目虽具有试验和偶然性,但通过论证、使用已经起到了较好的客观效果。今年已落地的合肥城市生命线二期近十个亿的项目,说明未来这块业务的发展还是存在较大的必然性,前景可观。公司正在与其他城市积极接洽,力争将城市生命线监测项目向更多城市推广,但城市间管理、统筹、财政支出方式具有差异,城市生命线业务的发展会有一个逐步的过程,从公司的角度来看,复制是存在必然性的,但发展可能需要一个逐步且缓慢的过程。
4、问:公司在中国公共安全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答:公司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一等奖,三次省部级科技类一等奖,在公共安全领域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此外,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公司多次承接国家级、省级项目,具备丰富的项目经验及良好的品牌优势。同时,公司拥有一大批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和专业的管理与技术团队,核心人员在国内应急领域有很高的知名度与行业影响力。公司多年来也积极参与制定国内公共安全应急领域一系列标准,成为行业的推动者,在战略发展上具备前瞻优势。
5、问:公司如何保持与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中电)合作模式的可持续性?合作项目回款和现金流情况如何?
答:从2010年至今的七年时间,公司与中电在海外业务方面一直保持着互相支撑的稳定的合作关系;期间合作项目的回款和现金流基本正常,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过因海外项目当地的政治、经济问题造成公司项目收入回款出现问题的情况。
6、问:公司解禁股东是否有大量减持计划?
答:目前公司和大部分解禁的股东进行过沟通,按照减持新规,所有的股东每个季度减持比例非常有限,以目前沟通的情况来看,除了有极个别个人股东可能有少量减持外,有减持意向的股东极少且持股比例很小,涉及金额也非常有限,对于市场的影响很小。
(三)会议过程中,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吴鹏全程陪同进行交流,严格按照《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