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伟星股份 (002003) 2017-08-21
一、基本面介绍环节
公司成立于1988年,主营钮扣、拉链和金属制品等服饰辅料的生产与销售, 2004年6月份公司作为中小板首八家公司之一登陆资本市场,成为中国服装辅料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回顾公司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上市前),伟星股份的发展与壮大得益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快速成长,为与之相配套的服装辅料行业提供了机会。第二个阶段(上市后),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及时把握市场机遇。通过全体伟星人的共同努力,公司实现了快速发展,并形成了比较明显的五大核心竞争优势:①研发与技术优势;②装备与规模优势;③营销与服务优势;④品牌优势;⑤管理团队优势。
上市十多年以来,围绕主业,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公司实现了较好的发展。但在金融危机后,受宏观经济形势、服装企业去库存、产业迁徙等影响,公司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处于阶段性的转型期。最近两年,通过公司大力推行转型升级,经营业务稳步发展,取得不错的业绩。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60%;净利润1.6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71%。
公司2017年的经营目标是力争达到营业收入24亿元,上半年我们已实现年度计划的49%左右,相比往年,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的计划目标。
上半年,公司营收及净利都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国内销售规模的增长,同比增长24.42%,其中钮扣同比增长19.22%,拉链同比增长18.76%。主要原因系:①围绕年初制定的战略规划,在“攻坚战“中取得较好成绩。②持续营销创新。一方面对客户结构调整,加大重点客户的拓展;另一方面是营销管理创新,区域化管理、高层负责制,有效进行资源整合,加强市场联动。③公司强大的研发和服务保障能力,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而国际业务,营收增长较去年有所趋缓,主要系①产品涨价的影响;②区域市场的影响,如土耳其外贸新政等;③新客户开发的阶段性滞缓。
二、互动环节
1、公司上半年新增订单主要来源于哪些?
答:既有老客户的订单增长,也有新客户的拓展。
2、未来两到三年,国内市场增长是否会快于国际市场?
答:国际市场空间更大,但公司起步相对较晚,需要更多的努力;而国内市场,深耕多年,现已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量。
3、公司与YKK之间是否有竞争关系?
答:公司目前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YKK。
4、未来两到三年,公司有何产能规划?
答:在国内,公司并无大规模扩产计划;在国际市场,随着公司国际营销网络的布局和展开,公司会进行针对性建设,目前主要是孟加拉工业园。
5、公司目前产能利用率如何?
答:一方面公司生产经营模式是以单定产;另一方面公司忙淡季的季节性差异非常大,所以公司认为过于关注产能利用率并无太大意义。
6、公司国内业务的主要客户有哪些?
答:公司的客户主要为下游品牌服装企业,在国内主要有波司登、海澜之家、李宁、安踏、森马服饰等。
7、公司单一客户的占比情况如何?
答:公司客户数量非常多,单一客户占比并不高。
8、公司拉链业务收入占比迅速提升的原因是什么?
答:相较于钮扣产品,拉链的应用范围更广,除服装外,还广泛应用于鞋帽、户外用品等,市场空间更大。
9、在营销网络方面,分业务和地区,公司的销售人员大概有多少?
答:钮扣、拉链作为服装的配套产品,销售客户是一致的,不会分产品进行营销;营销网络按地区进行分类,每个销售分公司按照区域市场空间以及自身业务发展,组建销售团队。
10、与YKK相比,公司有哪些优劣势?
答:YKK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品牌优势和金属拉链方面。而公司在产品创新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等方面颇受客户认可。
11、费用方面,原材料、人力成本和制造费用,未来波动最大的会是哪一个?
答:从成本分类来看,原材料的波动会比较大。因为公司拉链的主要原材料是铜和涤纶丝,金属钮扣的主要原材料是锌合金和铜,树脂纽扣的主要原材料是不饱和树脂扣,都属于期货产品,所以价格波动相对较大。
11、公司拉链产能从4亿米增长到4.5亿米,原因是什么?
答:公司拉链产能提升,主要是因为公司在设备的改造升级、自动化推广等方面的努力带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