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开立医疗 (300633) 2017-08-24
公司财务总监对开立医疗半年报做简要介绍后,会议进入问答环节。以下是会议纪要。
互动提问:
问:医疗行业今年的业绩是不是普遍较好?
答:是的。但也出现分化,掌握高端技术的公司表现较好,而小型的没有核心技术的公司可能无法抓住市场机会。
问:公司高端S50推出后,其他公司是否会降价?
答:是的,其他低端产品降价明显,不降价就没有出路。对于国外竞争对手来说,也有一定降价幅度,但降价过程略缓慢,因为国外厂商对代理商的控制力较弱,出厂价降低并没有迅速和到位地传导到终端销售价格上。
问:代理商的盈利空间有多大?
答:盈利空间和代理商的自身运作以及具体拿到的单有关,不能一概而论。
问:飞利浦和GE等会在国内设厂吗?他们的成本和我们是不是在一个水平?
答:是的。但是他们的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比我们高出很多。在产品硬件成本上,是没有太大区别的。
问:从销售覆盖上,我们和外资品牌有什么却别?
答:我们的销售人员多,经销商队伍庞大,虽然经销商规模不大;低中高端客户都覆盖,覆盖面广。外资品牌一般1家公司销售人员在20多人,管理的代理商数量少,但规模较大,他们主攻中高端市场。
问:外资品牌会学习我们的销售模式吗?
答:一是很难,外资品牌的各种成本很高,不会搞大规模的销售队伍;二是,他们的市场定位在中高端,需要他们那种销售模式。
问:S50在三级医院的销售占公司S50销售的比例多大?
答:大概15~20%。
问:S50对标多少个国内外竞争对手?我们在国内高端市场处于什么地位?
答:大概有7~8个竞争对手。我们才刚刚进入的高端市场,占比只有个位数,这个市场还是外资的天下。
问:明年国外增长的目标比例是多少?
答:30~40%。主要是因为S50将公司销售带入新的阶段,有新的高端用户群。国外注册审批较快、经济形势也更好、汇率波动变小,这些是有利的促进因素。
问:下一个超声平台什么时候出来?
答:一个平台的研发周期大概为2.5~3年,一个平台将带出多个产品型号,满足不同的临床需求。
问:内窥镜的市场状况怎样?
答:日本的奥林巴斯、富士、宾得三家占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国内江浙一带几家公司的内镜技术还停留在标清阶段,竞争力较弱。我们的市场空间还是很大的。
问:内镜使用寿命多久?
答:根据使用频次不同,一般每一两年需要更换一次镜体。镜体价格占整套系统价格的约三分之一。
问:公司的销售费用会增加吗?
答:随着公司营业额的增加销售费用的绝对值会增加,但销售费用比例不会增加。
问:汇率波动对公司影响大吗?
答:有一定影响,但和公司体量来比,占比非常小。公司通过做外币贷款,或者结汇后进行理财等方法,来对冲汇率波动的影响。
问:我们与经销商有防火墙协议吗?
答:有签。
问:老客户再次采购公司产品的比例有多大?
答:大概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是卖给老客户。
问:国内高清内镜目前有多大市场规模?
答:大概30亿元。
问:分级诊疗实施的情况怎样?
答:分级诊疗的推广问题不光是在基层医院数量的增加上,更主要是医务人员的培训上,相关医务人员的执业水平及数量还未跟上。培训更上了,分级诊疗将会给彩超市场带来新的增长机会。内窥镜的技师全国才2万名,缺口更大。
问:内镜钳道中的器械是开放式的吧?
答:是的,其他公司的配件可以放进去用,一般也是这样做的。
问:整体上看,是不是公司下半年的盈利规模会更大?
答:是的,存在一定季节性因素。
问: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国产器械能占到国内多大市场份额?
答:乐观预计能达到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