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阳光电源 (300274) 2017-08-23
1.预计明年国内光伏装机规模?光伏补贴明年下降如何看待?
国家能源局出台的《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对2017-2020年的光伏电站发展规模进行了规划,共计86.5GW,每年20多GW,这其中不包括不限建设规模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村级扶贫电站以及跨省跨区输电通道配套建设的光伏电站,以及张家口专项光伏建设项目,也不包括户用光伏市场。业内有机构预计明年国内整体光伏装机规模不低于30GW,乐观估计可以到40-50GW。随着光伏系统价格下降,项目经济性和投资回报率将相应提升,分布式光伏会迎来较大增长,光伏市场的发展对于补贴的依赖会越来越小,而光伏补贴的下调,可能又会出现一波抢装潮。
2.未来公司逆变器市占率会如何发展?
逆变器行业的多轮洗牌,欧美企业的逐渐退出,市场格局已基本稳定,未来随着补贴越来越少,政策驱动将向市场驱动转变已成趋势,目前新兴市场的光伏建设已经更多考虑投资回报和性价比,得益于技术、运行效率、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和海外市场快速增长,公司在国内外都获得了不错的市场份额,相信市未来公司占率仍然会进一步提升。
3.近年逆变器价格下降,公司逆变器毛利维持较高原因?
一方面,公司强大的研发团队和每年持续大额的研发投入,形成了优秀的持续研发迭代能力,在产品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新产品在效率提升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部分技术、研发能力弱的企业退出市场,市场竞争格局逐步有序,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具有优势的企业将更具有溢价空间。
4.公司未来组串式、集中式出货结构?
由于西部地区弃光限电等原因,国内电站项目在往中东部发展,中东部土地情况更适用于组串式逆变器,另一方面,未来户用项目、工商业屋顶项目越来越多,所以预计组串式逆变器占比会提升,公司是行业内最早的组串式逆变器供应商之一,已有多年组串式逆变器的研发生产和在国内外销售经验。相对而言,组串式逆变器单瓦成本高,售价高,其占比提升对公司销售额增加会将有积极贡献。
5.逆变器规划产能低于实际产量?新建成套项目是否影响毛利率?
光伏市场近几年变动快,经过多年锻炼,公司具备了快速生产调节能力,相较设备,逆变器生产主要取决于生产组织能力和品质控制能力,这也是我们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之一。
公司推出的成套项目方案,包含部分外购的集成设备,对毛利率会有小幅影响,但是成套项目方案可以大幅减少电站建设时间,提升项目建设效率,从而提升项目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
6.储能、光伏逆变器技术差别?
储能逆变器、光伏逆变器原先是各自独立开发,现在公司逐步在做平台化模块化工作,目前储能、光伏同样功率等级产品是共技术平台的,可有效降低研发工作量,提升产品可靠性,降低产品成本。
7.半年报中1.2GW电站项目的实际建设及收入确认情况?其中自持项目数量?屋顶项目数量?
半年报中1.2GW电站项目为上半年并网项目,并未完全建设完成,下半年仍需继续建设,公司上半年电站系统集成业务确认收入18.3亿元,可以看出大约300多MW电站项目完成施工和并网工作并确认收入。其中计划自持电站项目100-200余MW,屋顶项目100余MW。
8.自持电站吃资金,会不会对公司资金形成较大压力?
目前公司自持电站项目比例较低,且自持电站全部位于中东部电力消纳情况较好的地区,几乎不存在弃光限电现象,项目本身现金流情况较好,后期公司对电站自持的决策会充分结合公司资金情况进行考虑,不会盲目经营。
9.EPC竞争激励,为何公司电站业务毛利率上升?
电站生命全周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环节,开发环节、EPC建设环节、自持/转让环节、运营环节,公司电站业务并非单纯的EPC业务,是覆盖全环节的,除了EPC业务,同时也享受其他环节收益。
其次,公司去年开始强化项目管理,引进先进管理经验,通过项目管理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减少浪费,对毛利提升也有可观改善。
另一方面,部分电站项目的业主自行锁定组件并采购,电站业务毛利也会相对提升。
10.相较组件公司,阳光电源建设电站的优势?
各有各的优势,对阳光电源而言,公司在电能转换、电能控制等方面积累有大量经验,电站项目建设有大量电气系统方面工作,包括电站整体设计,电气系统设计选择等,公司在这方面具备一些优势。
11.如何看待分布式市场及公司户用分布式项目规划?
目前户用分布式市场刚刚爆发,市场体量巨大,随着系统价格下降,经济性提升,市场已经启动,目前很多企业在做,公司也相当重视,单独设立了户用光伏品牌Sunhome,并成立了家庭光伏事业部以聚焦户用市场,系统的质量及系统的可靠性将会是市场竞争的核心点,公司是技术驱动型企业,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多年技术积累,保证我们可以提供可靠的产品,先进的云监控平台iSolarCloud保障我们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故障诊断,而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保证我们能及时解决问题。我们做好了迎接市场爆发的准备,相信我们具备持续性竞争优势。
公司计划今年安装1万户,明年3-5万户,长期目标是达到逆变器国内市占率的同样水平,短期目标不低于10%市占率。
12.公司有哪些户用产品?是否标准化?业务模式?
公司目前主推3KW、5KW、8KW三个产品,户数多、单个装机量小,决定了户用产品必须标准化,定制化相对困难且不具备成本优势。业务模式主要是经销商模式,公司向经销商、安装商提供包括安装、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培训,公司在逆变器方面已有庞大的售后服务培训队伍,历年来通过给电力公司、电站运维公司等的培训,积累了成熟的培训体系和大量的课程,并对户用光伏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修订,我们主要是管理渠道、售后系统和后台远程监控发电系统,并及时向每个点的售后服务中心和业主反馈问题诊断,具体执行业务由经销商加盟商负责。这样可以在保障产品、服务质量的同时,可以做到快速复制推广。
13.公司储能业务优势?前景如何?
技术路线方面,除了抽水蓄能外,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在其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7》指出,锂离子电池是2016年全球新增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应用最主要的技术,达541.6MW,占比85%。锂电池技术路线已经得到市场认可。
公司储能业务优势主要在于全面的系统集成能力、优秀的能量转换技术和电池的高循环次数,其中高循环次数是储能电池的核心竞争力,更高的循环次数意味着更低的单次循环成本。
光伏储能深度融合是光伏发电必然趋势,综合我们自身技术上的优势和目前电池原材料成本下滑,储能经济性的提高,我们对明年的市场充满信心,并有信心在储能系统和电池方面走在全球领先水平。
14.公司如果看待新能源汽车电控业务,已有哪些客户?是否已进入乘用车市场?
目前集团公司已成立电动车事业部并设立了阳光电动力公司,第一保证电控业务的独立性,保证资源的聚焦和有效发挥,第二通过集团公司技术库、资源库的支撑,加快电控业务的成长速度,电控会作为我们的战略业务来发展。
目前已有客户安凯、金龙、江铃、众泰等,同时也在接触其他汽车企业。
15.风能变流器业务上半年降幅较大,未来有何发展?
目前风电市场比较稳定,格局比较成熟,前几大风电开发企业的风电变流器需求主要通过自供满足,非自供部分数量有限。今年公司除了光伏电站开发,也在做风电场开发,自身业务维度的增加及相应的外部合作机会的增加,相信会带动风电变流器业务的发展。
接待过程中,公司严格按照《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已按深交所要求签署调研《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