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美亚柏科 (300188) 2017-08-25
一、董秘蔡志评先生对中报进行解读
尊敬的各位机构投资者,大家下午好!我是美亚柏科的董秘、蔡志评。首先我代表美亚柏科向长期以来关注和支持美亚柏科的各位投资者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感谢机会宝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便携的交流平台。今天由滕达董事长和我一起与大家交流半年报的情况,待会先我会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半年报的概况,在投资者问答环节中滕总会参与回答。
下面,我向各位机构投资者简要介绍下公司近半年的经营情况。
2017年上半年,公司持续保持国内电子数据取证龙头企业的地位,围绕“网络空间安全和大数据信息化专家“的战略发展方向,结合当前最新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在大数据、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电子数据取证技术、互联网搜索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优化公司主营业务“四大产品“和“四大服务“体系结构。“四大产品“包括电子数据取证产品、网络空间安全产品、大数据信息化产品及专项执法装备。“四大服务“在四大产品的基础上衍生发展而来,包括存证云+、数据服务,网络空间安全服务、培训及技术支持增值服务。
2017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029.99万元,利润总额2,835.05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52.79万元,较去年同期比:收入增长43.00%,利润总额增长30.28%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38.95%。
在四大类产品收入中的贡献:
1、电子数据取证产品稳健增长,较上年同期增长了62.42%。公司的电子数据取证产品主要围绕计算机取证产品、手机取证产品、数据分析产品及分析平台产品四大产品线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及升级,公司之前重点培育的“智能终端取证设备“、“取证金刚“、“取证航母“、“恢复大师“和“手持式取证设备“等电子数据取证产品在2017年上半年取得突破性增长,为电子数据取证产品在2017年上半年的营收贡献了较大比例;
2、大数据信息化平台产品持续推进,较上年同期增长了78.67%。2017年上半年,公司成立大数据人工智能团队,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和最新的互联网搜索技术,完善“公安大数据平台“、“政府大数据平台“、“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反欺诈平台“、“研判指挥平台“等的升级建设和扩容;完成“城市公共安全平台项目“厦门二期的建设,并逐渐将平台建设拓展到其他省市;
3、网络空间安全产品收入增长12.25%,毛利率增长18.78%是今年产品软件收入占比增加所致;
4、专项执法装备较去年同期下降是因为公司控股子公司的便民设备上半年收入减少所致;工程业务无收入,主要是由于子公司珠海新德汇调整业务规划减少工程业务所致。
此外,公司在电子数据鉴定及信息安全相关等服务方面收入比去年略微增长了2.38%,毛利率下降了38.54%,主要是因为在服务里面采购增加所导致的。
总体而言,公司上半年业务保持较快速的成长。从竞争力分析,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产品研发上,公司坚持技术创新创业,持续提高行业竞争壁垒,促进内生业务的增长。2017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较上半年增加26.27%,占营收比例约为21.12%。公司这几年的研发投入都在15%左右,所以这样的一个高持续的研发投入为公司持续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构建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2、在市场拓展上,持续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在涉外培训、技术交流、产品销售、援建取证实验室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2017年公司滕达董事长受邀参加法国里昂举办的首届“打击网络与金融犯罪高级别对话“,未来公司也会进一步借助这样的国际化的平台为国际化的业务开展提供更多的能力跟机会。国内市场开拓上,继续深耕公安、检察等司法机关及市场监督管理、税务、海关、网信、质监、检验检疫、军队等行业,持续以培训带动营销的模式推行行业覆盖,继续推进我们整个产品的销售以及服务的基层的战略,不断提升基层市场的渗透力。另外公司也加强了集团跟各子公司之间资源的协同跟管理,进一步提升子母公司之间的资源协同效力。
3、在投资并购上,围绕网络空间安全、大数据、智能制造等进行布局。2017年,公司使用自有资金1,680万元受让北京国科鼎鑫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有的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10%股权,布局食品和环境安全检测及物联网产业链。
总体而言,2017公司加大在产品研发的力度、市场拓展上加大行业的渗透率和渠道的下沉,及集团内各子公司的整合,协同效应显现,2017年上半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二、提问交流环节
1、基于语义及图像分析的手持式智能取证设备已经开始批量试产,目前销量如何?订单量又如何?
回复:今年这块的业绩增长还是比较快的,厦门金砖会晤和国家十九大会议等几个重大活动,带来了业务的需求。目前的销量好像没有统计过,但是应该比去年是有个大幅度的增加,同时订单也有大幅度的增加。
2、我了解到咱们公司大数据或者是取证装备都是在福建本地,我想问一下今年将会对哪些城市进行推广?目前的推广情况做一个介绍,谢谢。
回复:公司业务方面开始发展是从福建开始发展起来的。经过这几年行业及区域的拓展,现在福建占的收入约10%左右,应该说福建是公司发展的基础;公司的业务在全国都有覆盖,各地区的拓展情况取决于该地的经济水平及业务需求。我们在各个省都有设置自己的办事处,所以我们会从省一级单位推动到市一级,从市一级再推动到县一级,这是我们的销售方式。另外我们还有一种营销方式就是用培训来带动营销,培训是我们非常好的一项销售方式,通过培训获得需求,通过培训促进销售。
3、咱们的业务都是围绕在司法机关或者是行政执法部门,后续会在民用市场方面会有哪些延伸呢?在C端方面会有哪些业务目前?
回复:从执法部门到行政管理部门,再到企业,企业才走到C端。公司电子数据取证产品面向企业行业客户,有推出针对企业风险管控的“企业信息风险管控平台“和“审查大师“等产品,目前在国内的一些互联网和金融行业龙头企业、已有采购成为我们的客户。
4、电子数据取证产品及大数据信息化产品毛利率下滑的原因?以及对未来毛利率趋势的判断?专项执法设备上半年下滑是哪些产品,未来是不是有新的产品替补?
回复:电子数据取证产品毛利率下降主要是因为硬件比重加大了。另外,上半年公司在基层单位销售的电子数据取证设备数量有所增加,基层单位所采购的产品功能相对简便,所以毛利率也会比原来稍微低一些,这是合理正常的。公司业务有下半年较为集中的特点,下半年的毛利变化还得再依赖下半年整体业务的演化来分析。大数据信息化产品的毛利率下降是因为业务模式从原来建设软件系统到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这里面就会包含一些硬件和专用型的硬件,所以整体来讲虽然大数据的毛利率有所降低,但整体的业务竞争能力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又在快速和增加。专项执法设备收入下降主要是来自于我们子公司出入境自助一体机在对应同期的收入下降所导致的。其他专项执法设备,在2017年有新推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的“驾驶证自助办证一体机“及“警用机器人“;为税务稽查部门提供手持式“税证宝“智能稽查设备和“抽查宝“智能信息核查的产品;推出集无人机发现、识别、预警及处置等功能于一体的车载式无人机管控产品--“电子鹰无人机预警指挥车“。
5、目前公安全警数据平台和城市公共安全平台的市场情况如何?全国300多个地市有多少已经在建了?还有就是我们现在除了厦门之外有没有其他省市的一些订单?
回复:美亚发展的三个生态:以公安大数据平台为核心服务司法机关打击犯罪->以城市大数据平台为核心服务更多政府部门社会治理->美亚大脑,服务民生。从公安大数据平台推动到城市公共安全平台,是公司非常重要的一个产品升级。目前,城市公共安全平台的建设,厦门已经开始建设第二期,也开始陆续推广到福建的其他城市,希望借助今年的金砖会晤能挖掘一些新的业务机会。另外,我们在北方也找到了几个建设点,在推动城市公共安全平台的建设。这块业务在其他地市的建设比较空白。城市公共安全平台需要整合比较多的政府部门数据,打通各部门之间的壁垒,数据的打通需要政府的支持。未来如果政府数据对外开放,其数据核心来源于公安的数据。而公司长期深耕于公安行业,积累了一定的数据资源、行业经验和渠道,在数据处理能力上更有优势。
6、金砖五国会议9月份在厦门召开,公司订单主要是哪些方面的?对我们业绩的带动有多大?一般是分几年期完成,大部分收入是在今年确认?
回复:我们今年的项目主要是做几个方面,一是涉及到金砖会议的资源调度指挥的一些平台,这是一个新的业务平台,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经验积累的机会,可以复制到未来全国的其他地市;二是承接部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运营和维护。有些项目基本在今年能够验收,有些可能需要到明年验收。对于公司发展有战略意义的一些项目,我们也会持续开发及对外推广,也就是说我们也充分利用金砖这个机会来找到我们新的增长点,以及发展的产品跟方向。
7、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子数据取证产品在区县渗透率?大数据信息化产品的体量是怎样?一般一个项目会需要配备多少人员?
回复:人工智能用于电子数据取证,主要是增加语音语义和图像识别方面的功能。人工智能是这一两年兴起的技术,公司在今年也开始进行相应的产品升级。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子数据取证产品,还是有需求市场的,但是因为采购周期的原因,渗透率还不是太大。公司区县战略已取得一定的成效,未来区县的市场空间可观。公安大数据信息化的建设规模跟项目建设方自身的信息化能力基础有关。通常一个城市有1000-5000万的投入范围,公安大数据信息化的产品不是非常定制化的产品,目前公司的架构以及人才的增长能够予以匹配,没有什么太大问题。
8、未来费用管理上会不会有好的措施,提高净利率?和烽火星空对标的那块业务,属于哪个公司?
回复:公司对管理费用有严谨的控制,包括导入绩效考核体系、导入质量管理体系。公司在今年也获得了“第四届厦门市质量奖“,是厦门市三家获奖企业之一。公司将持续加强这块费用的管理,确保收入增长实现的时候,成本控制是合理有效的。和烽火星空对标的业务归类在大数据业务、主要在母公司,在母公司和子公司里面都有大数据业务。
9、子公司大数据业务发展空间?
回复:关于大数据的市场空间,今年子公司新德汇承建了部分省市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大数据业务成长比较明显;江苏税软由原先单点稽查手段向税务稽查的联网平台推进,并逐渐从单个局端的联网涉税平台推向市级、省级联网平台方向演化,在涉税分析以及税务稽查方面的大数据业务今年的市场机会提升也比较明显。
10、江苏税软的收入增长,但是净利润同比下滑,是否税软的销售模式发生了变化?目前公司怎么去看待税软对美亚整体的定位?
回复:销售模式有些变化。并购前,江苏税软主要是以涉税分析软件或者稽查设备为主,并购完成后,母公司向其输入大数据能力,业务模式从销售稽查单项产品争取拓展到税务征管的信息化平台,业务空间会更广阔。现在江苏税软的业务正从税务稽查领域延伸到税务征管和企业涉税管理领域,从事后向事中和事前拓展,这块业务可以跟母公司的电子数据取证产品有效结合用于打击经济犯罪,协同效果不错。
11、语义和画像分析系统是公司自己研发的吗?
回复:是。公司专门成立了第四研究院来做视频图像跟人工智能方向的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
12、出入境办证一体机和打造驾驶证自助办证一体机的销售情况怎么样?
回复:驾驶证自助办证一体机是新德汇今年跟深圳市交警合作推出的便民服务。这个应该说全国也是第一套,所以这个机会还是蛮大的,今年也在积极推广。出入境办证一体机现在已经推广到福建跟广西等几个省,未来的市场需求较大,但市场的推广和政府部门的推动有关系。从提高效率的角度,以机器代替人工是趋势。
13、上半年公司电子数据取证产品的增速特别快,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取证产品的市占率已经超过了40%,未来是否还有更多的空间?
回复:公司提升新产品创新的能力,加上公司重点培育的“智能终端取证设备“、“取证金刚“、“取证航母“、“恢复大师“和手持式取证设备等取证产品取得突破性增长,带动了电子数据取证产品的收入增长。未来发展空间可以从三个维度分析,一是技术的发展方向,产品是不断在更新迭代,一个是面向智能终端的取证产品更新换代快、该部分取证设备的增长也快,一个是取证设备产品形态向手持式迁移支撑了设备向基层渗透和拓展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的能力;二是横向行业拓展,行业从公安拓展至检察、工商、税务、海关等多个领域;三是区域的覆盖,公司持续推进基层战略,基层深入渗透。
14、出入境自助办证一体机目前的覆盖情况怎么样,推广难度在哪里?比方说会不会有地方保护主义之类的,在刑侦渠道的领域的渠道开展情况怎么样?
回复:目前主要覆盖在广东和福建,推广主要看政府对便民服务的考虑,毕竟投入是比较大,再是看当地政府数据的壁垒,是否要开放。刑侦领域的拓展也是通过培训带动销售的模式进行市场推广,取得了一些成效。新德汇是国内较有影响力的公安刑侦信息技术软件与专用设备提供商,除了公安情报信息分析软件与公司的电子数据采集类设备具有高度协同性外,公司可以利用新德汇已有的营销渠道,加快公司电子数据取证产品在刑侦市场的销售。所以,今年在刑侦拓展布局上做了调整,以新德汇为主来做这个业务。
15、公司是如何结合一带一路的战略去布局?未来海外市场的地区主要是围绕着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去发展吗?其他的国际企业,比方说(GuidanceSoftware、Logicube、AccessData)相比的话,公司的竞争优势在哪些地方?
回复:“一带一路“战略是我们这几年发展国际市场的主要方向。目前主要通过国家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援建采购,实现销售,也陆续有一些国外客户直接向我们采购。未来我们可能会在国外或者在境外寻找合作伙伴,在“一带一路“国家推广公司电子数据取证产品。今年,公司还作为中国企业代表受邀参加国际刑警组织于7月12日在法国举办的“打击网络与金融犯罪高级别对话会议“。未来,公司可以通过国际刑警的平台更多的推动跟一带一路国际警方的合作。跟国外电子数据取证公司相比,公司的优势在于公司电子数据取证产品产品线较长,涵盖前端的采集及后端的大数据的分析,产品的整合方面优势突出;国外企业的业务生态和国内有较大差异、如果要对标国外企业、需要对标取证和大数据等多家国外企业。此外,公司的电子数据取证产品偏向平民化,使用门槛比较低,在基层销售具有优势。
16、公司存货中发出商品有接近2.5个亿,这个主要是哪一类业务的商品?大数据业务是按合同额多少比例来收预付款的?
回复:公司业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业务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存货中的发出产品是公司的电子数据取证和大数据业务的主营业务产品。大数据业务的款项支付方式一般是3:6:1,预收款30%。目前很多项目都在建设阶段,要等完成验收后才能确认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