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岭南园林 (002717) 2017-08-29
岭南园林在行业中扎实做好业务,本次主要针对公司2017年中报进行解读。2017年上半年,公司两大业务板块“大生态+泛游乐”都迎来了高速增长。其中,生态环境板块净利率提升1.66%,主要因为公司采取区域化运营模式,员工积极性提高,有效节约成本,效益增加;文化旅游板块,德马吉2016年上半年没有并表,由于德马吉的业务结构,2017年1-6月文旅毛利率略有调整,但是文化旅游板块的净利率变化不大,继续维持20%左右。因为公司生态环境业务SPV公司并没有剥离,随着业务高增长,投标保证金、注册资本金增加,因此经营现金流同比增长较高,但另一方面也体现公司下半年订单落地明确,今年业绩高增长是确定的。德马吉自加入岭南园林之后,从临时展览往固定展览延伸,与公司全资子公司恒润科技业务相协同,因此,根据目前中报业绩和在手订单来看,今年高速增长问题不大,明年业绩明确。
Q1:新港永豪与岭南园林“大生态+泛游乐”主业的协同性体现?
公司整合“大生态”产业链,新港永豪拥有水利水电一级资质,该资质全国仅200家左右企业拥有。水生态治理行业空间较生态园林行业更广,随着园林资质取消,行业竞争日渐激烈,公司快速切入水生态治理领域,保障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增长。今年7月新港永豪获证监会审核通过,新港永豪有望四季度并表,未来与公司将是在生态景观、流域治理、生态修复整个“大生态”产业链协同发展。2017年中报业绩并未包含新港永豪。
“泛游乐”业务,公司打造以恒润科技为核心,集合文化旅游及后期投资联合运营、文化创意、内容孵化、衍生品变现的一体化综合平台。公司将相关产业整合进来,形成“泛游乐”生态圈和大平台,德马吉作为内接,从临时展览延伸发展固定展览,公司文化旅游的战略规划更加明晰。恒润科技和德马吉2017年业绩承诺分别为7200万元和3250万元,2017年中报恒润科技、德马吉的净利润分别为5120万元和2419万元。2017年公司文化旅游板块业绩高增长明确。
Q2:公司文化旅游板块未来是否将打造岭南品牌?
公司“大生态+泛游乐”业务包含生态项目施工、建设和文旅项目的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从生态业务施工,在旅游端变现出来,类似从生态建设到投资运营的全域旅游业务。公司并非新建一个景区,而是在拥有文化底蕴、稳定人流量、稳定收益的4A、5A景区基础上进行提升改造。公司未来的战略布局会考虑收购实体景区,逐渐形成自身的品牌。
Q3:公司PPP项目入库情况?政府如何保证公司的投资收益?
公司获得的部分项目开始并未入库,主要考虑先获取项目,后续再办理入库。但是公司拿项目一定会评估当地政府的支付能力,而且该项目已经通过当地财政和人大,在政府预算之内。二三线城市也是需要政府运用PPP模式推动城市改造,BT模式以前是政府付款,PPP模式则是引入社会资本,后期再由政府回购。公司先获取大额的框架协议,再由各小项目组合而成,公司获取项目后,会边进场施工,边融资。从公司目前投入情况来看,今年开工非常乐观。
Q4:公司框架协议落地情况如何?
2015年以前公司很少签框架协议,主要担心项目过大会对公司的现金有影响。但是PPP模式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因此对公司的资金有一定保障。公司框架项目以项目来算落地率有七成以上,以金额来算,大的项目落地率可能是七成,但小的项目由于预算概算重新评估,可能会超过原有框架金额。
Q5:公司未来融资规划?
①公司2015-2016年的项目已经进入回款期,未来将有效补充现金流;②银行授信40多个亿,而公司没有用足;③从成本考虑,公司未来也不排除通过可转债、产业并购基金、引入战略投资(包括资金支持和战略支持)、非公开发行等方式,保障公司项目落地。
Q6:公司国外业务情况?
公司国外业务主要来源于“泛游乐”德马吉和恒润科技。得益于“一路一带”利好政策,国内业务外输,德马吉的境内企业境外展,境外企业境外展业务蓬勃发展。目前德马吉在全球拥有30多个办事处,这也为公司的国外业务搭建了桥梁.恒润科技在香港和韩国已经设立公司,主要想引入和孵化国外IP。
Q7:公司和新港永豪未来在国内区域布局情况?
公司目前已在全国设立了六大区域,西北远至新疆,东北延伸至黑龙江,南接海南,公司每个区域每年将上交达标利润,超额利润留存区域,该措施将有利于激发员工积极性,提升效益,节约成本。
公司收购新港永豪不仅深耕京津冀,未来还会发展长三角地区业务,拓展珠三角,目前岭南园林和新港永豪两个业务部门已经开始整合。新港永豪目前有六成以上的业务来源于京津冀,雄安新区还处于概念和规划阶段,到公司方落地并没有这么快,未来公司会积极参与新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