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清新环境 (002573) 2017-09-05
董事会秘书李其林先生首先介绍公司2017年上半年度基本情况:
2017年上半年度,公司营业收入1,549,445,188.1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6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15,705,629.0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44%,基本每股收益0.2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00%,总资产11,277,799,974.78元,比上年度末增长0.55%。
建造业务方面,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优势、优良的项目口碑和市场拓展能力承接多个脱硫脱硝除尘的新建、改造项目,建造业绩不断攀升。大型火电机组66台机组规模14894(MW),燃煤锅炉86台锅炉规模18055(t/h)。
2016年1-7月订单金额约15亿元,2017年1-7月订单金额超过19亿元,EPC订单金额同比增幅27%。EPC业务从大型机组逐渐向中小锅炉、工业环节拓展,受环保督察影响,中小锅炉、非电领域会迅速攀升。
2017年环保部相继出台了关于征求《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20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钢铁工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量化问责规定》等对公司发展形成利好的政策。
问:公司对非电的定位及非电领域订单情况,公司现有技术是否适应非电领域?
答:上半年订单金额方面火电机组占比大概60%,中小锅炉占比大概35%,非电订单量目前较小,大概在5%,预计未来中小锅炉订单比例会更高,非电领域会迅速提升,而火电领域可能会有相应下降趋势。
非电领域与电力行业技术在工业环节有两方面差异:1、入口参数不同,目标污染物种类除了氮、硫、尘之外还有新的需求;2、工况不同,烟气的酸碱度、粘稠度、波动性等需要进行相应调整。目前公司已经向非电领域比如钢铁、碳素、有色等行业进行拓展。公司将现有技术进行适用性的改进,并对非电行业氮、硫、尘污染物之外其他污染物指标的要求进行相应配套改进,以达到排放标准。上半年公司对非电领域尤其是钢铁领域进行了的技术升级与推广、成本优化。非电行业关注度越来越高,未来非电行业的优势会逐渐显现。
问:公司的EPC业务和运营业务在收入中贡献的占比是多少?
答:在收入贡献中EPC占比约50%、BOT占比约40%、其他版块占比约10%。从利润分配来看,EPC比BOT略高,占比较为接近,其他版块贡献较小,仅为3-4%。从公司长期战略角度来看,未来EPC与BOT会同步推进和互相补充,收入占比情况大概在6:4到4:6之间。
问:超净市场的持续性问题、公司在非电领域是否比别家有成本优势、毛利率与电力行业的比较。
答:按照国家规划,全国9亿kw装机中,超净市场所针对的大型机组约为6亿kw。2015年完成1+亿kw,16-17年为2+亿kw,因此,截至今年市场完成已过半,未来两年增速可能会有所下滑,2020年基本进入扫尾工程。根据对大型火电集团的跟踪,改造都已经过半,目前地方集团以及中西部地区还有所作为。
国家新政策出台后,不仅对治理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公司的环保技术也会进行相应调整与升级。公司在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入口参数等的调整与优化,使技术能成功运用于非电领域,目前进展顺利。与同行对比中,公司的技术及成本存在一定的优势,会继续在非电领域进行推广与试行。
非电领域毛利率方面目前高于火电行业。
问:公司如何防范非电领域无保障企业的利润风险?
答:公司在挑选项目时会对指标有所考量,在战略上未来会挑选有实力、有口碑的大型企业优先进行合作,对于小型企业可能会以EPC或者EP模式进行合作以此来规避风险。
问:用电小时数有所下降,对公司有何影响?
答:2017年的运营的情况相对于去年较好。发电小时数下降幅度并不太大,公司通过管理的提升和节能降耗,在成本管理上有较大的成效,保障了收益。例如,托克托主要外送北京,需求比较稳定。发电小时数下降主要受行业周期的情况影响。但公司运营仍保持了较好的毛利率和收益率。
问:环保产业与政策相关性关系较大,请问公司当政策压力相对不大时,行业是否会遇到瓶颈期,公司会如何应对?
答:环保产业是一个高度依赖政策推动的行业,环保是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事,公司相信国家对环保的要求会不断提高,除了大气,国家未来会对污水、固废等多种污染物提出不同的治理要求,公司会在有潜力的领域会做相应的布局,会进行技术储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行业周期问题。
问:EPC、BOT毛利率情况,目前非电领域市场化的竞标项目中公司的市场份额情况。
答:BOT毛利率相对较高,在35%以上,EPC在市场化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是有所下降的,但是小机组方面公司目前有优势,中小锅炉目前多以议标方式而非招标方式释放项目,在业主对效率、质量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公司技术水平有优势,目前毛利率大于大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