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盐湖股份 (000792) 2017-09-06
首先公司董事长从公司的战略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及化解的措施方面进行的介绍,主要情况如下:
(一)公司的战略目标
公司将以“深化改革、提升管理、做专做精、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打造盐湖生态“镁锂钾园”。
在钾产业方面,做专做精钾盐系列产品;在镁产业方面,凝心聚力开好现有金属镁和氢氧化镁、氧化镁等装置,在此基础上,条件成熟时考虑适当扩大规模,延伸镁合金、压铸件、板材等产品。在锂产业方面,开好现有碳酸锂装置基础上,根据资源、市场、技术、经济情况,适时扩大碳酸锂产能,逐步开发锂系列产品。在钠和氯平衡产业方面,做好现有的烧碱和纯碱装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氯的平衡。
(二)面临风险
公司现在处于效益发展速度爬坡过坎的换档期、项目建设及试车试生产的攻坚克难期、公司发展的大建设大转型升级的阵痛期,面临准备不足与跨越发展、规模较大与产能过剩两大矛盾,以及受以上诸多因素影响,存在的主要风险如下:
(1)市场风险
由于公司地处西部,运距远、运输成本高等因素,公司大部分化工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公司将通过降本增效、开源节流、完善市场销售模式等举措改善和提高盈利能力。
(2)财务债务风险
公司综合利用化工项目大部分处于试车、试生产期,尚未产生经济效益,为保障项目建设,需要公司提供稳健和持续的财务保障。公司近年来在积极拓展融资渠道,确保公司健康持续发展。
(3)安全环保风险
公司由单纯的钾肥生产转向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有色、冶金、发电、矿山等高危行业,加之大部分项目均处在试车试生产阶段,开停车、检维修、技术改造频繁,处于事故易发多发的领域及阶段,安全环保形势十分严峻。目前安全环保工作是公司重点工作之一,公司通过导入杜邦精益安全管理、加强“三基”建设、实施双重预防机制、安全分级管控等措施,做到防微杜绝。
(三)采取的措施
在“一降二去三强”上再下功夫,上下联动,左右协调,主动作为,坚定不移推进公司供给侧结构改革,保证公司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1)持之以恒降成本。持之以恒降本挖潜,查处薄弱环节,找出出血点,从原辅材料、燃料动力、人工费用、管理费用、折旧大修、消耗定额(对标管理)、负荷管理、物流成本、财务成本和政策支持资金、产品高端化高值化十个维度入手,从化工、财务、项目、生产、供销、政策等6个方面挖好“六桶金”。公司按照“夯基治本、开源节流”的总体工作方针,系统梳理公司内部降本减亏增效工作,制定具体措施,落实主体责任,为全年实施有效的成本管控奠定了基础。
(2)全力以赴去杠杆。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国发﹝2016﹞54号)文件精神,结合公司供给侧结构改革以“一降二去三强”的主要措施,积极争取推进债转股,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
(3)积极推动非主业资产处置。积极与潜在的合作对象进行洽谈,剥离非主业,并延伸钾、镁、锂等产业上下功夫。
(4)强创新。聚焦“生态镁锂钾园”,着力技术攻关。一是搭建对接平台,以“镁锂钾园”需求为导向,建设集技术需求、成果发布、人才聚集、项目融资等于一体的互联网+产学研用供需对接合作平台,落实与先进镁合金产学研联盟合作协议,加速盐湖镁合金新工艺、新材料研发;二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以关键技术突破和标准创制为切入点,与国内外领头科研院所、企业建立研究实体,与启迪控股共同组建盐湖启迪新材料公司,着力研发实用技术和转化成熟成果,孵化新企业,培育新产业;三是加强开放合作,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通过与国内外高端资源直接对接,共同攻克企业的技术难题,在关键和核心技术、装备、工艺上寻求重大突破。
(5)强管理。一是以“三基”建设为抓手,夯实基础管理推进三基管理模型。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着力市场开拓,加大直供厂家的开发力度,继续完善“7621”销售模式,采取各种营销策略,努力开拓市场,找寻新的利润增长点;优化产销对接,争取进出口经营权。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
(6)强党建。以“三个有利于”为统领,健全“育、选、用、备、管、考、留”七位一体选任机制,按照“愿为、善为、共为、勤为、必为、会为”新要求,建设适应盐湖事业需要的干部员工队伍。
1、问:目前公司钾能产能状况如何?有无继续扩大产能计划?
答:公司主要生产氯化钾单位有钾肥分公司、青海盐湖三元钾肥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元通钾肥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晶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盐云钾盐有限公司,合计年产能为500万吨,未来公司国内暂无扩产计划。
2、问:公司PVC未来的发展以及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即有乙烯法PVC和电石法PVC两种工艺路线的选择原因?
答:公司现有PVC装置中,金属镁一体化项目有30万吨/年乙烯法PVC和50万吨/年电石法PVC根据金属镁一体化总体的工艺路线所决定;综合利用一、二期的PVC装置主要是以天然气为原料来生产,公司对PVC未来的考虑主要是现有产能的基础上,进行产品升级,来提高产品价值。
3、问:公司综合利用化工一、二项目目前的开工情况及规模?
答:综合利用一二期主要产品产能为7.2万吨/年碳酸钾、66万吨/年尿素、22万吨/年PVC、10万吨/年甲醇、6万吨/年氢氧化钾。上半年,公司对综合利用项目一、二期装置的运行,根据市场的状况,采取优化运行方案、对标降耗、开源节流等措施,上半年亏损数较上年减少。目前由于受6.28事故的影响,目前生产装置停机,在停车期间对整体生产装置进行排查安全隐患,展开消缺工作。
4、问:海纳PVC一体化项目目前事故目前进展,何时开工?
答:海纳PVC一体化项目受“2.14”VCM精馏单元火灾事故的影响,海纳公司未恢复生产,目前装置的恢复工作已基本完成,计划9月份复产。
5、问:目前公司债转股事宜的进展情况如何?
答:公司近年来财务负担较重,制约了公司的发展,公司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争取市场化债转股的机遇,目前相关方已成立工作组,专项负责推动此项工作,并对实施方案进行优化,待有实质性进展时,公司会及时履行相关程序,并进行公告。
6、问:公司碳酸锂的优势有哪些?未来碳酸锂的规划?
答:目前卤水提锂的主要工艺有五种:沉淀法、吸附法、萃取法、煅烧浸取法、电渗析膜分离技术,蓝科锂业采用吸附法,是根据卤水含锂的特性而采用的技术,察尔汗盐湖锂资源开发优势:(1)资源优势:盐湖股份钾肥生产每年按产量500万吨测算,每年排放老卤量约有2亿立方米/年,其锂离子的浓度在200-250毫克左右,即每年排放的老卤中锂资源折合氯化锂为20-30万吨,该原料液为锂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2)技术优势:蓝科锂业年产一万吨碳酸锂项目,于2010年引进俄罗斯吸附法卤水提锂技术,已突破从高镁低锂型卤水中提取锂盐关键技术。(3)成本优势:蓝科锂业依托察尔汗盐湖丰富的锂资源及盐湖股份公司工业园区的公共设施,吸附提锂技术碳酸锂的生产成本相对同行具有相对优势,也适合锂产业大规模布局。
为了加快一万吨碳酸锂装置的达产达标,公司对蓝科锂业碳酸锂装置进行梳理,对现有技术和工艺路线进行分析消缺,2017年3月份公司对一万吨碳酸锂实施了填平补齐技术改造,优化工艺路线,解决现有装置产能瓶颈,目前该技改工程进展顺利,预计10月份具备投用条件。
7、问:公司金属镁一体化项目转固情况,预计何时全面达产?
答:金属镁一体化项目14个主生产装置中除电石装置外,其余13个装置已贯通工艺流程,进入试运行。电石装置1号电石炉实体工程内部全部完成,正在进行调试和试生产准备工作,下阶段将准备全面试车并逐步提升生产负荷,努力实现达产达标。
因受项目部分装置转固,报告期财务利息开始费用化,折旧增加;上述装置因产业链关联度高的影响,生产负荷较低,生产的产品生产成本较高;上述因素影响造成上半年镁业公司亏损4.39亿元。
8、问:公司碳酸锂项目上半年生产情况?
答:上半年碳酸锂项目因受天气、气温等影响于4月10日开机生产。上半年生产碳酸锂2323吨。
9、问:公司3万吨碳酸锂项目目前的进度?
答:公司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卓域成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了青海盐湖比亚迪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进行盐湖锂资源的开发项目。目前各股东已完成出资工作。3万吨/年碳酸锂项目本着积极推进,友好合作的原则,公司各相关合作方从各方面都在积极的推进,争力早日建设。
10、问:公司上半年存货跌价准备产品有哪些?
答:公司上半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主要计提的产品有焦炭、尿素、甲醇等。
11、问:未来公司的融资计划有哪些?
答:公司于2017年8月29日召开了201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公司拟申请注册发行债券产品的议案》和《关于公司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方案的议案》,通过以上融资方案,进一步拓宽公司融资渠道、优化公司融资结构。
接待过程中,公司接待人员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严格按照《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已按深交所要求签署调研《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