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海康威视 (002415) 2017-09-29
Q:请问行业和公司未来1-2年有怎样的瓶颈和门槛?
未来几年所有的行业变化都会很快很大,我们也在这样的环境中如履薄冰。大家看到了现在这波的人工智能,海康也需要抓住现在人工智能的这波浪潮。公司也开展了一些新的业务,我们希望新的业务有较好的发展,能够培育起来。所有产业都有生命周期,打破这种生命周期主要看我们能不能导入新的产业,产生新的发展周期。在现有的业务中,海外的挑战比国内更大一些,不确定性更高一些,我们提出国际化2.0本土化,公司如何做好向下市场下沉,向上走到一些大型项目,走到高端市场,我们都面临很多挑战。
Q:我们有关注到公司披露了百亿规模的基建投资,公司对此次投资是如何考量的?
一方面,假设公司在现有规模基础上保持稳健发展,那么5-10年后将会达到很大的体量,此次披露的项目投资计划,初步展现了公司对未来10年发展需求的投资配套,公司在五个城市部署科技园区,形成以杭州为中心辐射中西部重点省市的研发中心网络,以帮助公司充分利用当地的科教资源,吸引技术人才,壮大研发团队,重庆和武汉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将便利公司充分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制造能力;另一方面,一个基建项目从筹建动工到正式使用/投产一般需要4年左右的建设期,所以公司需要提前布局;最后,我们也提醒大家本次公司对外投资的项目投资金额、建设周期等均为预估数,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还请大家注意风险,谨慎投资。
Q:这几年的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未来这种投入态势是否会持续?
过去这些年,公司一直维持高水平的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基本在7-8%。从今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情况来看,目前已投入14亿元,投入占比达到8.84%。公司研发人员规模也在快速成长,目前公司研发人员已突破万人。目前来看,研发投入还是会持续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公司在现有规模体量基础上,在继续寻求新的突破,我们在市场上也看到了一些机会,这些机会是需要一定的投入去落实第二,随着创业业务的开展,公司的业务格局越发开阔,公司持续增加的业务格局也需要增加相应的投入;第三,公司一直在加大底层基础技术的研究,底层关键性技术的积累是公司未来竞争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底蕴。
Q:海康如何看待公司AI技术与一些国际巨头公司在技术和市场战略方面的差异?
AI技术是一种非常大的概念,我们主要针对我们所处的视频领域。目前国内有一些做深度学习算法的优秀公司,其中不乏很多海归的技术团队,我们有自己的研究院,专注于前瞻技术的研究,技术团队也是自己培养起来的,比较草根。公司一直关注视觉领域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大概在2006年开始布局智能领域,在2012年推出深度学习算法,2015年年底我们推出结构化产品,2016年开始陆续推出很多基于深度学习的产品。大家的优势不同,其他的公司,可能他们在算法的研究方面做的很好,但他们不是在应用的领域成长的,所以还需要找到一些应用形态。我们看好我们擅长的领域,在这个领域里我们有遇到一些优秀的算法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我们本身有非常丰富的产品线,对用户的需求理解比较深刻,所以在算法并不比别人差的基础上,我们的竞争优势还是明显的。
Q:公司在传统视频监控主业之外,还做了一些创新业务,该如何看待这些创新业务?
2016年是公司《核心员工跟投创新业务管理办法》落地实施的第一年,公司把萤石网络公司转成以智能家居为核心的创新业务,成立机器人公司以工业自动化为核心的创新业务,成立汽车技术公司以汽车智能化为核心的创新业务,成立海康微影公司以非制冷红外传感器制造为核心的创新业务。这四项创新业务开启了公司内部员工创业的先河,基于内部创业、创新的风险共担、利益分享的长效机制。2017年,公司继续投入新的创新业务,上半年成立
了海康存储公司以SSD存储为核心业务。根据业务经营的实际需要,我们还将不断探索和投入新的创新业务,继续实施海康威视核心员工跟投的机制。创新业务与公司视频监控主业既有关联又有明显区别,创新业务不是成熟业务,而是投资周期较长、业务发展前景不明朗、具有较高不确定性,但需要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投资探索,以便公司适时进入新领域的业务。这些业务一旦探索成功,将会成为公司持续成长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