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今天国际 (300532) 2017-10-25
投资者主要问题:
1、烟草行业的增长情况?
答:烟草的产能基本不会再扩张,行业增长有限。新增订单将以技术改造和升级为主,大型的新增产能项目将会很少。
公司与昆船物流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但相互有不同的优势客户区域,竞争态势比较稳定,出现较大变动的可能性不高。
2、公司为锂电生产线上的哪个环节提供服务?市场前景?
答:公司为新能源动力锂电池生产线提供从电芯封装完成后一直到PARK环节之前的化成分容这一段,主要做物流线。
动力锂电池的生产线环节较多,各个环节之间主要是依靠物流系统连接。而公司的输送、分选和高架存储系统是十分成熟的,公司只需对各锂电客户不同的生产工艺进行调整,即可投入使用,不同客户之间不存在技术障碍。
由于动力电池的技术迭代较快,其生产线使用时间较短,所以锂电行业持续存在建线需求。
目前锂电使用的磷酸铁锂和三元的正极材料生产线不同,未来将往三元材料过渡,原有产线将进行重建,将会激发新的投资需求,这方面公司不存在技术壁垒,未来只需根据其工艺变化进行调整即可。
3、公司主要的竞争优势?
答:公司对比国外集成商,更有本土优势,响应时间更快、成本更低、与客户沟通更顺畅。
公司对比国内其他竞争对手,有着丰富的行业和项目经验,技术储备和人才团队都有一定的优势。
4、公司对电商行业的考虑?
答:由于电商行业的项目利润率暂时未能达到公司的毛利率要求,所以目前还处在持续的跟进中。
特别是快递行业,公司作为集成商的优势是不明显的,设备商的优势更明显。
5、公司是否有与国轩、比克等合作?
答:公司目前暂时还没有与国轩、比克等进行合作,但将会持续关注,如有合适的机会不排除合作可能。
6、未来有较大潜力的领域?
答:公司目前订单主要以烟草和锂电行业为主,最近2-3年的核心还在锂电行业,家电行业、食品饮料等行业公司也有订单。公司认为未来可能具有较大成长的领域有冷链行业,但目前冷链行业对大型立体库的需求尚未体现出来。
7、公司的设备在不同行业的通用性?
答:工艺不同,局部设备不同,但大体设备是相同的,例如货架、堆垛机原理相同,但承重、尺寸、速度、精确度等存在差异。公司在这方面的技术上有很大优势,包括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等。
8、公司应收账款较大及三季报计提坏账准备原因?
答:一般而言,公司按照初验一次性100%确认收入,烟草初验是指商业带料试生产,此时收款70%左右,终验后再收款20%左右,剩余还有5-10%的质保款。锂电行业的项目周期较短,一般3-6个月,一次性验收确认,相对较短,但因为付款流程、客户预算等原因,从验收确认收入到回款总会有一个时间差,就会相应的形成应收账款。
公司所在行业普遍存在应收账款较大的问题,而且随着公司规模的变大,应收账款的绝对值规模肯定也会变大,目前公司针对这个问题,也在进行改善,主要通过筛选优质客户来提升回款情况,降低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
公司今年第3季度确认了2.39亿元的销售收入,但由于客户付款审批流程较长,未能在验收当季把款项收齐,故出于谨慎性考虑公司对该笔应收账款按照账龄计提了5%的坏账准备,后续收到款项后会相应冲回。
9、公司季节波动情况?
答:公司的收入和订单不存在季节性,但因为单个项目金额较大,月度和季度间波动性很大,主要由订单的周期决定,今年主要集中在3、4季度验收,
10、公司售后的收费情况?
答:公司会在2年质保期满后提供收费的售后维护,维护成本约占总体项目初始投资的1.5%左右,毛利率相比集成项目更高。
11、公司新增订单情况?
答:公司的订单在持续获得,公司的订单签订情况主要取决于客户的投资计划,后续会在年度报告中披露。
12、参股子公司旭龙昇的业务内容?
答:旭龙昇是一家贸易公司,主要将中国锂电、手机厂商与韩国相应设备供应商进行对接,代理锂电行业设备、3C行业设备。同时,韩国在手机3D玻璃和锂电行业的技术也很突出。
旭龙昇能够为公司提供一些公司不熟悉的客户体系,同时也为公司提供韩国设备厂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资源。公司希望未来能够让韩国的技术国产化从而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13、公司的组织构架?
答:公司目前约有400人左右,目前按照业务流程来设计组织架构:销售采用事业部及子公司的方式。公司销售分成四个事业部,分别跟踪不同行业领域的客户。公司新成立的北京、上海子公司,分别负责相应区域的客户。各事业部及子公司也配备了顶尖的技术人员进行售前的跟踪。事业部以行业优先、子公司以区域优先。然后由工程中心进行实施。客户验收完,公司将项目交于公司的售后服务中心,同时售后服务人员也进行二次销售。
公司另配有技术中心,主要提供行业技术支持,其能力更靠前,主要负责一些公司尚未涉及的领域的技术拓展和积累。
公司的同创智软件子公司100多人,主要做软件。
机器人子公司主要负责设备的研发。
公司采购部门主要负责全部的采购业务。
14、公司的研发费用?
答: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3-6%左右,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
15、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
答: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主要应用是图像识别方面,公司针对数据的深度挖掘也在持续研究中。
公司产品中堆垛机、AGV产品中运用了图像识别技术,公司的机器人子公司主要负责这方面业务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