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伟星股份 (002003) 2017-10-27
一、基本面介绍
公司设立于1988年,主营钮扣、拉链、金属制品等服饰辅料的生产与销售。
2004年6月份登陆中小板市场。
回顾公司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上市前,应该说公司的发展与壮大主要得益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快速成长,为与之相配套的服装辅料行业提供了机会。第二个阶段即上市后,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及时把握市场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并形成了比较明显的五大核心竞争优势:①研发与技术优势;②营销与服务优势;③装备与规模优势;④品牌优势;⑤管理团队优势。
上市十三年以来,公司围绕主业,实现了较好的发展。但在金融危机后,受宏观经济形势、服装企业去库存,国际分工变化导致产业迁徙等影响,公司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处于阶段性的转型期。最近两年,通过公司大力推行转型升级,经营业务稳步发展,取得不错的业绩。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55亿元,同比增长17.81%;实现净利润近2.80亿,同比增长18.41%。公司2017年的经营目标是力争达到营业收入24亿元,前三季度我们已实现年度计划的77.30%左右,应该说前三季度的计划目标完成的较好。
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及净利都实现了18%左右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国内销售规模的增长,营收同比增长20.27%,国际业务营收同比增长9.02%,较去年增速有所趋缓。从产品类别来说,钮扣产品扭转下滑趋势,实现了22.32%的增长;拉链实现了12.82%的增长。主要原因系:①围绕年初制定的规划,市场攻坚战工作有效落实,前三季度业绩取得了理想的成果;②跟流行趋势有关,金属扣需求量大;同时公司金属扣产品品质及服务的提升,市场反响较好,得到客户的认可,原有老客户内部挖掘成效明显;③持续营销创新。一方面是客户结构的调整,加大与细分龙头的重点客户深入合作,另一方面是营销管理创新,一是区域化管理、高层负责制,有效进行资源整合,加强市场联动;二是通过系统培训,提升营销队伍的服务品质,从而提升市场的应对能力和问题的解决能力;④内销市场逐步复苏,国内深耕力度加大,业绩有所收效。
国际业务营收同比增长9.02%,增速有所趋缓,主要原因是:①国际客户价格敏感度高,产品涨价导致订单的流失。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年初开始我们产品提价,因此导致对价格敏感的部分客户订单下滑或转移;②区域订单影响:土耳其因外贸政策的调整,孟加拉地区的订单有较大影响;还有个别国际大客户订单下滑也影响了公司的国际业务;③部分国际地区业务回流,比如东南亚地区由于产品质量或配套服务难以满足要求,导致部分订单回流国内;④受公司产品结构变化影响。
二、互动环节
1、中捷时代的经营情况如何,能否实现业绩对赌目标?
答:前三季度,中捷时代营业收入近2000万。受行业特性影响,其业务一般集中在四季度确认。对于能否实现业绩对赌目标,经了解,对方表示有信心完成。
2、原材料占总成本的比例有多少?对于原材料涨价,公司有何应对措施?
答:公司产品种类较多,总体而言,原材料占成本的50%~60%左右。对于原材料涨价,公司可以通过产品涨价、内部挖潜、套期保值等多种措施来降低其对业绩的影响。
3、公司第三季度增速低于第二季度,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主要原因是公司产品存在季节性差异,二季度做的是秋冬装,三季度做的是春冬装,材质、大小、数量、价格会有所不同。另一方面,两者的基数也有差异。其环比可比性不强。
4、今年人民币的升值对公司业绩有什么影响?
答:人民币的升值对公司业绩有一定不利的影响,其中明显表现就是汇兑损失的上升。
5、公司孟加拉工业园情况如何?
答:公司孟加拉工业园第一期工程将于年底建成并试生产。
6、公司拉链产品的客户群与YKK有重叠吗?
答:公司拉链产品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以YKK等的国际知名拉链企业。
7、公司竞争对手主要有哪些,竞争格局如何?
答:分产品而言,钮扣产品的竞争对手主要是以台湾、香港地区的钮扣生产企业;拉链产品的竞争对手主要是以YKK为首的国际知名拉链企业。服装辅料目前的市场格局,由于其作为纺织服装行业的细分子行业,具有品类丰富、式样繁多、价格低廉、体积小、时尚性强等特征,主要以中小企业居多,经营分散,但也是一个完全开放、充分竞争的市场。
8、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定位是什么,是继续扩大产能还是其他模式吗?
答:公司希望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努力成为全球知名的服装辅料专业供应商,在业内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优势,而不会盲目地追求规模的无限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