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顺丰控股 (002352) 2017-10-27
一、伍玮婷女士讲解公司2017年第三季度经营成果:
1、财务业绩持续稳定增长
截至第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及净资产较2016年底均增加约100亿元,主要是由于公司于8月完成80亿元定增,以及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6亿元。资产负债率由2016年底的53.42%下降至报告期末的42%,意味着进一步融资的空间会更大。
2017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98亿元,同比增长23.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6.5亿元,同比增长39.5%,已完成2017年度承诺利润(28.2亿)的94%。
2、新业务持续高速增长,收入占比增大
2017年1-9月公司业务件量达21.3亿件,同比增长18.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2%,高于业务量增长速度,主要是由于产品结构变化且越趋明显。重货、冷运及国际等新业务持续高速增长,同比增长分别为86%、74%及39%,增长趋势较第二季度更为明显。新业务票均收入高于传统快递业务,拉动营业收入增长高于件量增长。
2017年1-9月行业收入增长率为27.6%,行业收入的增长率从过去两三年的40%-50%放缓至今年的20%左右,电商件的驱动作用逐步减弱。顺丰一直定位在中高端市场,电商件占公司业务比例很低,过去几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保持在20%左右,表明公司中高端市场业务保持稳步增长。现在新时代的人均收入和消费增长都高于GDP的增速,消费升级将为中高端物流和快递服务带来更广阔的市场,我们对未来中高端市场的增长非常乐观。
3、科技投入提升运营与管理效能
公司2017年1-9月毛利率为20.5%,上年同期为21.01%,略微下降;扣非归母净利润率为5.32%,上年同期为4.70%,影响因素主要有:
(1)人工成本占收入比同比下降0.29%,主要是得益于科技手段和新工具的应用,第三季度效能提升和人工成本下降效果显著,如微信客户端及电子运单的推广应用,有效简化输单及收派工序,电子运单推广4个月以来,效率提升和成本节约效果显著。今后继续会有新的工具应用在不同的营运环节,效能将会有更大的提升。
(2)运力成本占收入比同比上升0.62%,和半年度趋势一致。原因是去年下半年推出时效产品,为了确保时效和质量,加大了运力投入。预期在第四季度运力投入的规模效应会更为明显。
(3)管销成本占收入比同比下降0.97%,延续前两个季度的趋势。其中,管理成本占收入比在第三季度下降明显。主要得益于系统化、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提升了管理效能,规模效益得以体现。
4、2017年度业绩预计:
预计公司2017年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6.6亿元-39.6亿元,同比增长38.58%-49.93%;归母净利润为46.9亿元-49.9亿元,同比增长12.26%-19.43%。
公司在第四季度资源投入方面已经做了精细的测算,预计第四季度毛利率将提升至接近20%,全年毛利率在20%以上。2017年毛利率季节性趋势与2016年保持一致,但得益于2017年公司对季节性投入更精确的把控,2017年毛利率振幅收窄,趋于更稳定。
5、继续加大战略资源及科技投入
公司第三季度增加1架自有全货机,电子运单推广效果理想,使用比例达90%以上;微信客户端正式上线4个月,登记用户达4900万;公司自行研发的无人机在6月份试飞成功,与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联合申报的物流无人机示范区获批。
6、持续推进综合物流服务商的发展战略
公司将继续聚焦在综合物流战略。之前我们有过成功的服装企业的物流解决方案的案例,本季度我公司针对3C企业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务,一揽子解决逆向物流、手机企业的维修成本、C端的的物流等问题。这是最近三季度我们做的比较成功的一体化方案的例子。未来会在不同行业,通过深度智能化帮客户解决物流上的痛点。
二、Q&A:
(一)在成本结构来看,运输成本、人工成本以及原材料成本等,哪种成本在最近一年上升幅度最大?公司针对最近一年纸价暴涨对快递包装纸箱的成本压力如何化解?
答:第一,在人工成本方面,主要包括一线收派员和二线运作人员,公司要确保公司基层员工有竞争力的工资水平,但是公司会通过各种科技手段提高效能,比如电子运单的使用,简化了收派员手工输单的流程。第二,运输成本方面,使用大飞机、提升车辆装载率等带来的效能和效率的提升,会在明年有一个明显的效果。第三,物料成本方面,纸箱价格最近两个月就涨了40%-50%,但是这方面成本占公司总成本并不高,占比不到1%,成本是可控的,影响不大。
(二)在成本上升的同时,快递行业的平均单价从2012年的18.6元下降到2016年的12.7元,请问公司快递单价最近几年的变化?截至目前,有些快递公司开始提高了价格,而公司依然保持原来的价格,请问在那些快递公司提高价格的后的这段时间,公司的业务有没有提高的迹象?
答:公司暂时没有加价的计划。公司的目标市场和其他快递公司不同,公司电商件的占比较小,其他快递公司的涨价对公司没影响。公司的价值在于提供增值服务以及一揽子解决方案,我们的价格背后代表的服务内容不同,不能单纯得进行价格比较。公司将维持一直以来的经营理念,提供高性价比的服务,让客户觉得物有所值。
(三)公司的毛利率较去年有所下降,公司有何策略提高毛利率,在成本管控方面有何举措?
答:第一,通过科技手段提升效能、节约成本,比较明显的比如电子运单,对成本节约帮助很大。第二,持续发展新业务,优化公司产品结构。公司的传统快递业务,即时效产品收入占比,从去年的70%下降到67%,而公司的新业务,重货及冷运等从6%增加到9%,新业务的目标毛利率高于传统快递,对毛利率会有一个正面的贡献。第三,
提供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公司与客户深度合作,通过公司的科技能力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一体化方案及资源整合能力将带来产品溢价。
(四)从上市的几家快递公司来看,公司虽然在行业内占据绝对龙头地位,公司第三季度利润同比增长10.8%,但低于韵达快递和申通快递,而且销售毛利率也较韵达快递要低10个百分点,请问利润增速以及毛利率也低于同行的原因是什么?
答:首先,韵达跟申通是加盟的模式,而顺丰是直营模式,而顺丰是全流程收入及成本,分母不一样,不能简单用毛利率来比较。公司认为应该从顺丰本身的趋势看顺丰的经营情况,由于第三季度及去年同期处置丰巢及商顺重组的一次性收益,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更能体现公司经营情况。公司1-9月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9.47%,第四季度预计同期增长区间是38%到近50%,我们认为这个数值更能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
(五)截至三季度末公司重货、同城,仓配一体和冷链四块业务的经营情况和利润率情况?
答:重货包括重货普运和重货快运两种产品,在整体业务中,重货的毛利贡献较高,其中重货快运高于重货普运,主要是因为航空资源市场的稀缺性较高。冷运有生鲜食品及温控两个产品,其中温控需要温控车及温控仓等的投入,是较为重资产的模式,目前业务发展一年多,规模效应还没有显现。生鲜食品发展较成熟,与快递具有较大协同性,已经有较好的毛利率贡献。国际件方面,不同路由、目的地,经营模式(直营、合作)不同,毛利率情况也不同。一般来说,在东南亚等华人聚居国家和地区,毛利率较好,其他如美国等国家、地区
毛利率稍低一些。同城配方面,收入增长非常快,但是今年的同城配还仅在几个重点城市试运营中,明年会更大规模的发力。
由于7、8月是快递行业的淡季,因此三季度的毛利率与二季度持平,可以期待四季度新鲜食品配送可以提供更好的业绩。
(六)公司现在定位做综合物流,2017年8月份的80亿定增用途也在进一步完善公司综合物流的产业布局。想请教两个问题:1、80亿定增项目目前进展如何?2、对于自身建设综合物流的目标,公司打算如何打造自身特色的综合物流商,未来物流和过去纯物流会有何差异?公司在综合物流建设上有没有考虑到收购兼并手段?
答:公司已经在今年8月完成定增,募集资金将在18年底完成投入至募集资金项目,截止目前已经投入30亿左右。公司从2015年开始转型做综合物流,发展包括冷运、重货等在内的新业务,希望给客户提供一体化的行业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经在快消、3C等行业和客户深度合作,并有不少好的成功案例。未来公司不排除会通过收购兼并获取战略性资源以及补充重要能力,包括科技能力。
(七)快递行业到底还是劳动密集型型行业,公司的发展方向是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以及无人机等技术来打造智慧物流,能否详细介绍以下,目前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以及无人机等新技术的运营对公司近期业绩和长远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方便有哪些改变?
答:目前为顺丰服务的人数超过40万。从快递的全流程来看,在收、派环节公司还是希望保持有温度的服务,但公司会通过科技手段提高效率一线人员运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公司一个重要的KPI还是人均效能指标,这个指标一直在提升,说明科技手段提升效能的成果在持续显现,比如智能穿戴工具、丰巢智能柜的应用等。在中转环节则是通过无人化、自动化设备减少人工劳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比如无人机、自动化分拣设备。同时智能化穿戴设备可广泛收集数据,并通过对大数据挖掘,优化公司运营流程,甚至为客户提供精准的营销方案。
(八)公司已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勤部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有多大空间?顺丰未来是否会做供应链金融?
答:按照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五年双方将在运输配送、仓储管理、物资采购、信息融合、科研创新等8个方面23个项目合作,最终达到后勤物流系统化、全覆盖的目的。目前公司已经承接了装备器材、药品运输、演习调防运输等军民融合项目。
供应链金融是在顺丰上市体外顺丰金融的一个业务,顺丰金融是大股东王卫持有的业务,在上市前从上市主体中剥离,现在是上市公司的兄弟公司。现在顺丰控股和顺丰金融一起打组合拳,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希望可以向客户提供更完善、一揽子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