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第一创业 (002797) 2017-11-03
1、传闻京东要收购公司股权,公司对此有什么进一步的回应?
答:关于此前京东金融洽购公司股权的媒体传闻,公司已于第一时间对持股 5%以上4 家股东进行核查后及时发布了澄清公告。在公司第一大股 东华熙昕宇、第三大股东能兴控股筹划资产重组涉及公司股权事项终止后,公司目前尚未收到新的进展信息;若后续有任何进展,公司会严格按照监管规定及时公告。
2、公司资管业务的收入贡献较大,分管资管的副总裁辞职对资管业务的经营影响如何?
答: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公司整体的战略 部署,以及团队的专业和进取。梁学来副总裁因个人原因提出离职后,公司 安排了在金融行业具有丰富从业经验和管理经验的邱巍副总裁接管相关工作。公司继续坚持“做大资产管理业务”的既定发展战略,深入打造以主动 管理为核心能力的资管业务团队。
3、公司收购摩根大通所持一创摩根 33.3%的股权已经顺利完成,是否还需 要时间进行组织、时间或其他方面的整合?
答:随着投行子公司股权变更的完成,公司将着力提升投行业务与公司 整体发展战略的有效协同,加大投行业务与公司其他业务线的资源整合,继 续在 IPO、再融资、兼并收购等业务方面重点推进。
4、根据公司三季报,投资收益-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公允价 值变动收益=1.64 亿元,同比增长 210%。这部分我们一般理解为公司的自 营业务收入,其大幅增加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答:如此计算自营业务收入并不准确。合并报表中的公允价值变动包括 了纳入合并范围的产品中属于其他投资者权益的份额,并不完全代表公司自 有资金投资的浮亏(2016 年同期并表的结构化产品较多);同时,纳入合并 范围的产品,其部分收入根据性质,有的可能在利息收入列示(利息收入中 属于其他投资者权益的部分,在公允价值中备抵扣减)。公司的自营业务收 入情况,建议参考公司半年报和年报附注中分部报告的相关内容。
5、公司当前自营业务的结构和投资策略是什么?
答:公司分部报告中将债券的交易与投资性业务归为固定收益业务,这 部分在公司自有资金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公司的自有资金投资主 要投向固定收益类的品种,权益类的比较少。从短期来看,进入第四季度市 场对经济增长、物价等基本面判断分歧较大,市场的波动性会高于第三季度, 公司会力争把握机会进行波段操作。
6、近期债市又有下跌趋势,对公司固收业务有什么影响?
答:近期的债券下跌是对经济过热的担心引发的止损抛盘引起的。最新 的 10 月份 PMI 数据低于预期,从高频数字看整体经济也有趋缓的态势,央 行开始投放两个月回购以提振市场的流动性。公司投研团队认为,债券市场 近期并不会形成趋势性的下跌。尽管收益率上升会对自营持仓带来一定负面 影响,但在市场相对平稳运行,发行招投标都顺利进行的情况下,更高的收 益率有利于投资者维持较高的配置意愿,也是公司固收业务线债券承销、发 行、分销等业务团队施展专业能力的好机会。
7、公司针对这一趋势有什么应对措施?
答:公司会严格控制风险,并争取把握市场超跌后的反弹机会。
8、固定收益业务方面,公司未来会在哪些方面进行创新?
答:随着债券市场的不断扩容,越来越多的机构参与进来,导致竞争不 断加剧,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未来,销售方面:公司将继续深耕已有的客 户和业务模式,做好客户维护工作,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坚持为客户提供诚 信、专业的服务,同时将积极拓宽产品线和客户线。交易方面:一级交易商 和做市商短期不存在全面放开的可能;我们将继续发挥长期积累的经验和优 势,使用各类对冲工具,根据市场情况积极调整策略;继续加强信用风险研 究工作,保持业绩稳定。
9、公司如何开展业务协同?以哪项业务作为公司开展协同的重点?未来的 规划?
答:为了进一步提升组织效率、统筹配置资源,公司今年在业务线内部 的梳理、组织架构的调整,以及跨业务线的协作、交叉销售机制建设方面, 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公司的核心优势业务固定收益和资产管理,是加强协同 的重点。 为了进一步巩固公司过去在固定收益业务领域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和业 务特色,深化固定收益全业务链、优化业务体系,公司今年成立了固定收益 业务委员会,从全公司(含投行子公司)层面协同推进固定收益业务战略。 为更好地推进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战略,进一步做大资产管理规模,公司 设立了资产管理业务委员会,并新设资产管理运营部、权益投资管理部、结 构化产品部 3 个一级部门,与资产管理部和企业融资部一起共同开展资产管 理业务。 此外,为了更高效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公司把“建立交叉销售机 制”作为今年的经营计划稳步推进,正通过机制的建设和流程的完善,努力 提升不同业务线之间客户共享的积极性。
10、创金合信的专户管理资产上半年月均规模排名第一,有什么独特的竞争 优势?
答:创金合信基金坚持公募基金与专户业务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在发 展专户业务方面,独特的竞争优势在于: 一是坚持集中优势,重点发展固定收益类业务。创金合信基金致力于提 高固定收益类专户业务的服务效率及投资管理能力,逐渐在业内形成固定收益业务的品牌效应; 二是创金合信基金专户业务主要定位于服务金融机构客户,根据各类客 户的业务需求与风险偏好,为其提供包括产品成立前、中、后端在内的一站 式金融解决方案; 三是创金合信基金高度重视业务技术创新,视创新为业务发展的根本推 动力。通过系统开发,大力提高专户业务运作效率,有效提升客户体验。
11、公司已对一创投资、创新资本等子公司进行增资,公司对这两家子公司 提出怎样的发展目标?当前项目储备和退出状况如何?未来主要的投资领 域和方向?
答: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是公司重点发展的核心业务之一,公司通过 全资子公司一创投资开展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通过创新资本开展另类投 资业务。 一创投资秉承“产业视角、平台战略、机制驱动”的发展战略,引入合 伙机制,深入推动产业合作,致力于成为富有市场影响力的资产管理机构。 截至 2017 年 6 月 30 日,一创投资累计投资项目 14 个,金额 3.98 亿元; 累计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26 支,募集资金总额 91.74 亿元;管理的私募 股权投资基金对外投资合计 84.15 亿元。截至目前,一创投资今年暂无项目 退出。一创投资所运作的基金重点投向新能源汽车、医疗、科技服务、新能 源科技、电子设备仪器等新兴产业。 创新资本从事另类投资业务,致力于建立健全的投资策略和制度,成为 公司直接股权投资的重要渠道及提升 ROE 的重要抓手。创新资本项目储备 渠道多元、项目储备量丰富,目前储备项目集中于新能源、先进制造、文化 娱乐、节能环保、困境企业投资等产业;今年截至 9 月底已退出 1 个项目。 未来在坚持以上述产业为主要投资领域的同时,将持续关注十九大之后的经 济发展趋势及与之相适应的产业动向,根据公司投资偏好进行相应的投资。
12、是否有进一步做外延扩张或对子公司增资的计划?
答:公司暂时没有向子公司增资的计划。关于外延式扩张,公司在积极 研究与公司业务优势及未来发展方向相匹配的战略投资方向,核心是能够与 公司业务产生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