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兆易创新 (603986) 2017-10-31
调研活动主要内容:
一、董事长朱一明先生对公司2017年三季报及市场关注热点进行解读
(一)公司业绩
1、营业收入
2017年前三季度销售收入同比、环比大幅增长,收入增长来源于不同产品均有销售成长,NOR Flash的缺货和单价提高对销售有贡献,自研产品包括NAND Flash也有贡献,各个产品线表现都很好。同时三季度也是行业旺季。
2、具体业务分拆
三季度NOR Flash销售占比较大,NAND Flash、MCU也有一定的比例。
3、资产减值
主要来源于DRAM产品。由于公司DRAM产品外采,库存比较多,与之配套的NAND产品缺货,导致其积压,存货减值增加。公司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计提存货折价。
4、投资收益
主要是对忆正科技(武汉)有限公司的投资由“长期股权投资”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关于此项投资,公司原拟按账面价值进行保守计算,公司审计委员会要求按公允价值计算投资收益。经多次论证后,本次按公允价值计算,调整投资收益。
5、汇兑损失
主要是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变动幅度大产生的负面影响,金额1000万左右。
6、产能
三季度产能比二季度产能好,但仍是紧张趋势,第四季度要更好一些。2018年对于NOR Flash的产能充沛,NAND Flash产能仍然紧缺,还需要和代工厂商进行协商。
7、NOR Flash价格
目前来看第四季度中小容量涨价动力不足,高容量仍有上涨的动力。2018年中小容量降价可能性大于涨价可能性,中高容量2018年会达到平衡。2018年因美光和赛普拉斯的退出计划,很难估计2018年的供需情况。价格和供需关系有关,从产能扩张情况来看,国内扩张情况比较积极,全球产能主要增量也是来自于国内的增加。
(二)合肥产投合作事项
1、项目进展
目前厂房建设进展良好,明年要有一定的研发成果,公司自身比较有信心,后面产品真正量的提升还是很多工作要做。
2、项目预计亏损年限
项目早期预计亏损年限在3-4年。按目前的合作方式,公司并没有通过自己直接投资,是通过筹集方式(银行融资、定增等)参与,筹集整个项目资金的20%,公司真正出资比例会比较小,不会合并到上市公司并编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一定时间内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产生影响。以后公司会进行回购,这是一个未来的重大事项。
(三)公司新产品进展
1、24nm NAND Flash三季度良率超过了40%,2018年有一定的产能开出,产量也跟代工厂的产能分配相关。
2、45nm NOR Flash有些产品在进行中,也有一定的良率,但对2018年的销售贡献不会太大。
3、低功耗的MCU研发并不是特别顺利,但在无线互联应用有一些进展,未来一到两年会有产品覆盖市场。
(四)其他事项
1、关于梁孟松博士出任中芯国际联合CEO对与公司的合作产生的影响
梁孟松博士出任中芯国际CEO对中芯国际有积极影响,在主流和先进工艺上会带来主流和正面的影响,对公司会有更加积极影响。因为分工更加明确,更加有资源专门聚焦。本次梁孟松博士出任中芯国际CEO具体事项请关注中芯国际的公告。
2、公司小非解禁事项
本次小非解禁,公司股东基于自身的判断决定减持事项,只要是合法合规的减持,公司不干预。公司也会通过中登公司的股东名册了解股东股份减持情况。
3、公司在外延发展上的具体动作
公司在积极筹建基金进行投资,尤其是进行大的投资。通过基金进行投资,可以使公司不用直接投入大量自有资金参与项目,不产生合并财务报表的问题。目前境外并购还不明朗,境内有在做一些战略上的考虑及接洽。公司一直在寻找符合公司战略发展方向的标的,但这些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4、美光和赛普拉斯退出市场的具体进展
今年对美光和赛普拉斯是很好的年份,退出中小容量市场,在剩余业务上获得了很好的利润。对于美光,会聚焦主流存储器市场,获得较大利润。赛普拉斯会聚焦物联网业务,具体进度怎样不好判断。总体来讲,对亚太的竞争对手,包括公司及台湾公司中长期有利。
5、台湾竞争对手的竞争策略
长期来看,台湾公司不应是中国公司对标的竞争对手。一是其没有资金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二是其没有能力吸引到优秀人才,目前台湾公司员工年龄结构偏大。公司会聚焦比较大的方向,寻求大的发展。对台湾公司,我们战术上重视,战略上没有把台湾公司当成长期的竞争对手。
6、公司在新型存储器上的布局
公司在新型存储器上有做一些投资,从项目落地到产生正向影响需要时间。
7、公司与中芯国际12亿合约的产能规划
在产能规划里,公司NOR Flash大的客户需要公司非常稳定的产能,产能规划主要是对主要客户保障。还有一些浮动的产能,这个产能单指NOR Flash,不含其他产品。
8、收购ISSI失败后,是否有新的进入汽车产业的布局
公司有积极在汽车电子产业做布局。汽车板块是公司长期的战略布局方向:一方面在品质、品牌、供应链加强实力,另外一方面会适当并购一些标的进行布局,缩短进入汽车产业的时间。
二、提问环节
问题1、公司已公告与合肥产投的合作协议,公司3-5年后会成为什么样的
公司?
回答: 公司有一些大的规划,但不会有这么快这么简单。从时间上看,3
年是短期,5年是中期,10年是长期。现在来看公司业务还有很大发展空间,NOR Flash相对外扩空间小一些,2D NAND还有很大的空间,DRAM产品还要看合肥项目的进展情况。维持上市公司稳定高速发展,是最基本的工作,其他的发展需要看具体业务情况而定。
问题2、从同行业(美光、海力士)来看,存货和出货量稳定在一定状态,
提升幅度不大,公司库存为何增长?
回答: 公司的产能在增加,相应库存也会增加,库存有产成品也有半成品,
未来一段时间库存还会上升。类似三星这些IDM的企业,他们的库存没有增加,说明他们的产能没有增加。
问题3、Fabless公司股价波动会比较大,受各种周期因素影响。本次周期
因素预计会持续多久?未来影响我们成长的下游需求展望、持续的空间和时间?
回答:行业以前是强周期,这几年相对来说有点变化。过去相当长时间,半
导体被投资界抛弃,没资金投半导体制造业。没有投资产能就不会有拓展的空间,就会延伸到上游晶圆、设计公司。晶圆代工厂因为经历过之前的萧条期,对产能扩产比较迟疑,同时需求又一直在增长,这两个因素叠加,形成剪刀差,将来一定会有调整。半导体这个产业是整个信息产业的基础支撑,需要的基础芯片越来越多,这个社会越来越依赖芯片,中间有制造、需求,供需一定是不匹配的。现在Fabless模式,跟大周期会不会吻合的问题,公司在NOR Flash取得了一定的份额。若有周期,公司在国内的份额就会有风险,周期会影响NOR Flash;国外份额比较低,对公司影响不大,公司还有成长空间;NAND Flash的业务目前比例太少,和周期没有关系,只有增长到行业或地区第一、第二才能和经济有关。MCU赛道是非常对的,32位MCU应用层出不穷。总体上看,新增的市场是避免周期性的,市占率小的业务也和周期性不相关。兆易发展到今天,成长的动力还是大于周期性因素的影响。公司要在技术进步、商业模式、合作伙伴上做深入的探讨。
问题4、三星过去几年通过大幅的投入,目前已超过英特尔。公司是否会参
照三星公司,采取一些激进的措施,从目前的利基市场进入主流市场?
回答:主流市场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市场掌控能力和资金开支能力,绝对
不是一蹴而就,三星模式不是简单可以复制的。现在市场相比10年前更加绚丽多彩,应用更多元化,机会更多元化,对于存储产品决定性市场很多。比如DRAM以前是PC完全相关的产业,现在PC市场已经很小,所谓主流市场的形态发生变化。公司不会简单照搬照抄过去特定时期的模式,还是要立足于目前的市场、现有能力、现有客户将能做好的事情做好,适当积极进取,不过于奔放。总体来讲,三星这样的公司已经成为最大利益受益方,他们会不会壮士断臂阻止新进入者,比新进入者更难做抉择。
问题5、公司大、小容量产品怎么划分?DRAM投产后下游应用领域有哪些?
回答:公司将128M以上界定为大容量,128M以下界定为中小容量,目前128M、
256M都有出货,出货占晶圆比例20%左右,这块有一定扩张空间。DRAM产品我们刚进入项目,未来还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因为产品还没有出来,现在不方便展开太多,只能说DRAM应用非常多,公司会依据中国市场特点制定相应策略。届时合肥公司有相应产品宣传、发布,欢迎大家和他们交流。
问题6、目前武汉、合肥、晋江三地都在做存储,公司合肥项目的竞争优势
在哪里?在技术已具备的情况下怎么体现公司的后发优势?
回答: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存储器必须要做,只是怎么做的问题。从我
们的判断来看,三个地方是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武汉聚焦在3D NAND,合肥和福建晋江聚焦在DRAM,合肥定位是比较先进的工艺,晋华在厂房规模及产业思考上还是主要走利基型路线。三家有不同,采用的方法方式不太一样。最终怎么做出产品来就和当时电信产业大发展一样,坐而论道是出不了成果的,想都是问题,干才有答案。谁把东西做出来、量产并赚钱才是成功。
我们对DRAM的判断,主要两个观点:1、技术进步没有过去那么快,摩尔定
律放缓,这是非常大的有利条件。我们不用像过去一样在技术快车道上完全拼人才拼技术,今天我们还可以拼资金投入。2、产品技术应用上是多元化的,中国作为非常成熟、有活力的市场,影响力与1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现在做DRAM是正好的时机。
公司对这个产业充满了信心,期望这个产业在中国发展起来,期望在这个产业贡献公司的力量。经过深思熟虑,公司迈出了这重要的一步,期望在未来对上市公司起到非常正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