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三聚环保 (300072) 2017-11-07
一、签署《承诺书》 ;
二、策略会及现场参观活动相关记录
2017 年 10 月 31 日、11 月 2 日,公司林科总经理、曹华锋副总经理参加了中金公司在北京、瑞信公司在深圳举办的策略会,2017 年 11 月 7 日—10 日组织了部分投资者到内蒙古科右前旗、南京六合研发基地进行了实地参观并就公司生物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发展情况与参会 人员进行深入交流,具体情况如下: (一)、爱放牧项目参观情况 科右前旗爱放牧项目设计产能为 3 万吨炭基材料+5 万吨炭基复合 肥,目前项目已进入生产调试,项目主要以当地秸秆为原料进行慢速、 低温、连续炭化,生产生物质炭,副产的秸秆气作为装置系统的燃料, 同时副产少量生物质焦油+木醋液,木醋液可用于后期制备叶面肥,秸 秆焦油可作为生物质能源或化工产品的生产原料。 目前的生物质秸秆原料为压制到密度大于 1 的生物质棒,便于运 输及设备进料;进入生物质转化装置后,在一定温度下热解,可得到 具备一定孔结构、比表面积 50-150m2/g 的炭基材料(得率在 33%-45%, 据生物质原料不同有差异),然后根据测土配方的数据,制备炭基肥, 相比其他品牌的复合肥,基本持平或略低。 下游客户主要是当地的农资公司、农垦公司及种粮大户,目前意 向订单已超 1 万吨,预计明年春耕前,会陆续有新签采购订单。 兴安盟地区共计约 460 万亩耕地,年复合肥需求量接近百万吨, 当地炭基复合肥需求潜力巨大。
(二)、南京六合科研基地参观情况 南京中试基地建设有一套 1.5 万吨/年的炭基材料实验装置,生物 质秸秆加工造粒后,通过进料装置进入生物质转化反应器,制备得到 生物质炭基材料,副产的生物质气作为燃料使用;炭基材料+尿素 +NPK+其他微量元素=炭基肥,配方由南京农业大学潘根兴教授团队制 定。 现场看到有炭基尿素 A、炭基尿素 B、炭基肥及未标号的实验肥, 据介绍,南京三聚公司及中试基地主要负责生物质转化装置的研发及 各种炭基肥料的研发,将根据各项目所在地的测土配方结果,有针对 性的制定炭基肥配方,为各地项目提供支持。 李教授介绍,炭基材料的研发历经数十年,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 士大学合作,跨越材料学、农学两个学科,已经有了十几年的研发历 史,在国内很多地区进行了实验。 生物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结合三聚与南京农业大学数十年科研成 果,真正实现产学研的耦合,技术壁垒较高。目前可以确认炭基肥具 备有机肥的特点,在增产、抗倒伏、防虫害、农药减量、保水保墒等 方面优势明显。
1、生物质综合利用可以解决秸秆焚烧问题。 三聚公司生物质秸秆综合利用是指利用秸秆转化后制备炭基肥, 同时复产生物燃料及生物产品,通过对秸秆的综合利用,有效的解决 了焚烧污染及环境问题。 炭基肥项目首先解决了当地政府的秸秆焚烧(环保)问题,完全 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因此受到各地政府的支持,很多地区已经出台秸 秆无害化处理补贴(如沈阳地区约 100 多元/吨,江苏地区接近 200 元)。
2、生物质项目推进模式竞争力强,客户粘性高、实现多方共赢。 三聚炭基肥产品以项目所在地为用肥基地,产品直销当地客户, 以当地的土壤情况制定炭基复合肥的配方,最适宜当地土壤情况,竞 争能力突出。 截至目前,碳基肥已经在超过 400 块、约 7000 亩的试验田做过对 比测试,农作物显现出明显的抗倒伏、减少虫害及增产效果,同时实 现化肥的减量化、钝化重金属、改良土壤,综合能力突出。
3、生物质碳基肥项目实施情况。 目前,公司与近 200 个县级单位达成合作意向,年内开工建设约 40 套、已投产项目 3 套,推进速度完全符合公司要求。 单个标准项目(3 万吨炭基材料+5 万吨炭基肥)的投资约 1.2-1.5 亿,建设周期不超过 12 个月。
(三)相关问题
1、问:绿色生态农业和绿色能源化工板块规划?
答:三聚的绿色生态农业和绿色能源化工产业以秸秆炭化还田打 造循环经济产业链为起点,将逐步延伸至绿色、有机种植产业链。逐 步拓展多种生物质综合利用,开拓多元化市场。最终实现三聚环保进 军生态农业和绿色能源化工产业的战略目标,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生 物质运营体系。
问:生物质炭基肥销售区域?
答:目前炭基肥销售主要在项目建设的县域范围展开,测土配方, 消化当地的秸秆资源,服务当地的化肥需求,秸秆还田。
问:秸秆资源是否能够保证生产原料需求?
答:目前,公司分布式布局既保证丰富的秸秆资源,有保证秸秆 合理运输半径,成本最低。
问:生物质炭基肥生产是否存在季节性?
答:秸秆造粒后,可以储存在项目仓库或者农民自己家里。同时, 农民确认明年作物后,公司提前进行测土产肥,并通过秸秆与肥料互 换,与农民形成效益良性循环的一体化模式后,将完全解决季节性秸 秆收储与炭基肥销售问题。
问:一套标准炭基肥项目可满足多少亩耕地的需求?
答:5 万吨炭基肥可以满足大约 50 万亩耕地需求。
问:爱放牧项目所在地是否有试验田?效果如何?是否在同一地 块、相同条件下比较?
答:爱放牧项目在前旗的额尔格图镇有试验田,在同一块耕地上 一分两半,同样的条件下对比;炭基肥的试验田每亩增产几百公斤玉 米,同时表现出较好的驱虫作用。
问:项目在当地与其他复合肥相比,竞争中有何优势?
答: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得到政府的大力支 持。从生产角度来说,就地建厂,如果炭基复合肥效果不好,用户可 以直接找到厂家,因此质量是有保证的,目前在全国也已经做过 400 多块试验田,肥效良好;此外,产品直销当地的县域范围,服务于当 地的农资公司和种粮大户,政府可以在金融方面提供增信,用户的资 金成本(贷款利率)明显下降,客户粘性较好。
问:生物质秸秆如果涨价怎么办?
答:公司和秸秆造粒厂签订合同,约定价格;当地的秸秆资源丰富,是充分竞争的买方市场,公司并不太担心原料涨价。
问:生物质炭基肥售价及成本?
答:生物质炭基肥与当地品牌复合肥售价相当;生物质炭基肥施 用量少于其他化肥,且产生的农作物增产、增收及抗病虫害(含木醋 液)等特点,对于农民来讲,综合成本要大大低于传统化肥。
问:秸秆处理是否有政策补贴?
答:目前是各地政策不同,目前兴安盟主要是扶贫补贴;沈阳地区处理秸秆补贴每吨超过 100 元,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补贴会更高 一些。
问:生物质炭化装置产生的生物质气如何处理?
答:目前是将生物质气燃烧,作为炭化装置的热源。
问:生物质炭材料有很多家在做,公司有何优势?
答:生物质炭材料确实有很多人在做,而且有的产品比我们的生 物质炭材料比表面积更大,但是生物质炭材料要用作炭基肥的原料, 并非仅仅看比表面积一个参数,这个需要从农业角度出发,找到最适 合的结构,南农大在该领域已经有多年研究,掌握了其中规律。
问:生物质碳基肥研发能力如何?
答:南农大在该领域已经进行了十几年的研究积累,十年前已经 开始在全国各地进行试验田测试,并取得较好效果;该技术与澳大利 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 Stphen Joseph 教授团队合作多年,而新南威尔士 在碳材料领域已经研究了 30 多年。
问:炭基肥从原理上有哪些优势?
答:生物质炭具备有机肥的一些特点,比表面积 50-150m2/g,在 生物质炭基材料上稳定有机质大于 75%,同时为土壤中微生物提供良 好的生存条件,生物质炭可以在土壤中固化,明显改善土壤结构,显 著降低土壤板结情况;此外,生物质炭对重金属有钝化作用,具备土 壤改良剂的作用。
问:生物质碳基肥项目人员配置?
答:县级 80-100 人,固定人员 30 人左右,三聚派驻管理及运营人 员 2-3 人;其中固定人员由当地招取。目前农村的大专及本科学历人员 已经十分普遍,经过南京培训基地培训后完全可以胜任项目各级岗位, 另一方面公司也与各省的农业大学进行合作,招收他们的毕业学生。 而其他人员可以由农民胜任,他们的经验更加丰富,这也解决了当地人口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