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大华股份 (002236) 2017-11-22
一、互动交流环节,关注问题情况如下:
1、大华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发展情况?
在拥有成熟的人脸识别、深度学习技术和数据结构化方案后,大华逐渐把AI结合安防应用到各行各业,在智能交通行业,公司的嵌入式技术,IP技术,高清技术,云计算云存储技术,大数据,AI技术,无论是基础技术还是应用体系创新都首当其冲的在交通行业落地,智能交通行业远远走在行业领域技术创新的前面。以前的交通数据获取都是通过视频和图片,是不可检索,不可查询的。现在通过AI摄像机,增加了更多交通数据采集逻辑,我们可以在前端来实现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数据结构化,在前端进行交通流的监测和交通事件的采集。形成多维的数据库,包括车辆数据库,人脸数据库,交通数据库等,做更广泛的应用。帮助公司的客户完成任务丰富经验,比如,公司以前做特殊车辆的优先通行,是靠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人工干预和交通组织来完成。现在可以通过交通大数据来做,通过设定方法调制参数,让计算机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则。与之前相比,该方式不仅解决了车辆优先通行的问题,同时将对周围交通状况的影响减到最小。
今年公司提高了对“人”和“车”的重视程度,提供了人脸识别、交通诱导的方案。 公司将AI技术与视频技术融合推出一体化智能摄像机即“慧”系列交通AI摄像机,它是交通监控感知的核心产品。在人工智能技术在行业内全面加载的今天,客户对业务智能化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设备受限于算力、算法的瓶颈已经不能满足客户需求。而“慧”系列交通AI摄像机搭载VPU深度学习芯片,算力是传统智能摄像机的20倍以上,它支持准确识别14种车型、200多种车辆品牌、3000多种车系、13种车身颜色以及车辆年款、年检标志、纸巾盒、挂坠、香水盒等更多细节特征,相对于传统设备将车辆主要属性识别转变为车辆“全”属性识别;在违章行为分析上增加不礼让行人检测、加塞检测、左转不让直行检测、开车抽烟打电话检测等;同时它从车智能扩展到人智能,支持非机动车、行人特征检测、驾驶员、行人人脸检测实现了交通道路场景下的交通参与者全目标分析。数据是应用的基础,慧系列交通AI摄像机的强大感知能力将全面提升交通管理者对人、车管控的能力。
2、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成为安防行业热点技术。请问大华在此方面有何布局和关键性突破?
公司已推出了“睿智”系列前端摄像机和视频结构化服务器。基于边缘计算低延时、低带宽要求下的前端摄像机子系列:“灵瞳”一体化摄像机可实现全景统筹细节捕获,支持8种人脸属性、8种人体特征、1万人脸库实时比对;“慧”系列交通AI摄像机全球率先采用全局曝光CMOS,900万像素业内最大靶面,支持车辆号牌识别、车辆属性提取、违章行为分析、交通流检测、交通事件检测。后端实现多场景融合分析能力的视频结构化服务器子系列:“睿智”视频结构化服务器采用NVIDIA P4方案,最高支持192路1080p视频结构化分析,将复杂场景中的人、机动车、非机动车实时提取分析。
公司的机器视觉业务主要是在工业4.0的应用,目前已在多家物流企业成功应用,后续也会有更多的产品方案落地。以公司自己的生产物流产业园为例,到处都装了智能摄像机,来检测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如缺陷检测,大幅度减少人力劳动。其中的一条生产线已经实现全自动化,可以做到关灯生产,这主要就是依靠智能摄像机,机器手才能正确获取位置。相信工业4.0后续也会像平安城市建设一样,得到广泛应用。
3、近几年大华对智能交通市场的关注更加多元化,那么现在除了传统电警业务之外,大华最为关注的几个市场方向是什么?对这几块市场有什么理解?
公司的目标是让社会更安全,让生活更智能,非现场执法业务里的电警只是大华在交通行业规范交通秩序的一类产品而已。交通最直观的感知方式来自视频,我们有球、枪、云台、热成像等各种形态的全光谱全品类交通监控产品,这也是公司在交通市场的硬件优势。在算法方面,公司把应用在车牌识别的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文本识别算法在icdar的born-digitalmages和incidental scene text两项比赛中同时取得了优异成绩。公司业务每天都会涉及视频和数据,车牌识别、人脸识别、图像识别、视频分析、图像搜索等视觉技术感知性能均达到大规模商用水平,拥有看懂视频的能力。交通的智能化感知是我们关注的方向之一。
第二是静态交通市场,车辆行驶是可管可控的,但停下来仍是盲点,公司希望结合公安的治安安全和交通的诱导的需求在静态交通市场也做出一些成绩。公司在停车场推出了3款产品,希望能够跟停车行业的合作伙伴合作,在停车场出入口实现“免取卡”、“无人化值守”,室内停车场实现停车有序诱导及反向寻车,路侧室外停车位实现联网及规范收费。同时我们在微观上实现停车位的空闲状态检测和停车号牌的识别,让共享停车,新能源车位的管理都成为可能。
第三是交通大数据。大华做了超过10年的智能交通,我们的设备帮助甲方积累了大量的交通数据。这些数据不仅仅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也带来了新的开发需求、开发工具和安全标准。数据的流动、存储和结构化也塑造着新的基础设施和商业规则。公司期望通过云端的数据开发和专有服务场景的设计为客户带来更大价值。
4、公司研发投入是否会持续一定的比例?一般一个产品的开发周期有多久?
公司近些年的研发投入都保持在当年营收10%左右,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不断的技术创新,保持领先的技术优势需要持续投入,掌握核心技术永远是企业立足和生存的根本,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技术优势体现的越来越明显。
产品开发周期,需要根据产品的复杂程度来判断,不同产品的开发周期不同。公司产品的迭代速度较快,产品的性能和功能等通过迭代也在不断地得到提升,也大大提高了公司整体竞争力。
二、投资者参观展厅,介绍公司视频相关的产品、技术以及各行业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