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众生药业 (002317) 2017-11-24
1、公司目前的研发情况?
答:公司通过短期、中期及长期的研发投入,布局公司 未来研发创新驱动力。一是针对已上市品种的二次开发,开 展已上市产品的再评价和增加临床适应症的工作。目前针对 增加缺血性中风(脑梗死)血瘀兼气阴两虚证适应症及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已经获得批准,取得《药 物临床试验批件》。二是仿制药的研究,公司目前在研的 16 个仿制药项目正在积极有序推进。三是聚焦于公司核心治疗领域: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及老年 性退行性病变等,科学推进新产品研发,目前在研的创新药 10 项、纳米制剂 2 项。公司积极推进与业内知名的 CRO 公司 合作,与药明康德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共同进行小分子化学 创新药的研发,目前双方已签订了 10 个具体合作项目,4 个 创新药已经完成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注册申请工作,并获 得药品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分别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NASH)的一类创新药 ZSP1601 原料及片,治疗小细胞肺癌、 胃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的一类创新药 ZSP1602 原料及胶囊, 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及恶性肿瘤的一类创新药 ZSP1603 原料 及胶囊和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一类创新药 ZSP0391 原料及片, 其中治疗小细胞肺癌、胃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的一类创新 药 ZSP1602 原料及胶囊、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及恶性肿瘤的 一类创新药 ZSP1603 原料及胶囊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NASH)的一类创新药 ZSP1601 原料及片 3 个项目获得《审 批意见通知件》及《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2、公司的研发团队是自建团队吗?
答:公司向来注重研发创新,产学研结合是我们研发的 一种模式,公司有自建的研发队伍。近几年公司持续加大研 发投入力度,与专业 CRO 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为公司未来发 展打下基础。公司研发项目主要有三大块,一是仿制药的研 发,二是已上市产品的二次开发,这两部分主要由公司自建 研发队伍完成,三是一类新药的创新研发,由公司与专业 CRO 公司合作完成。
3、公司是如何进行新药研发项目筛选的?
答:在众生药业“十三五”战略规划基础上,寻找未被 满足的临床需求。这样的项目特点是市场容量大、能够替代 进口的、拥有成熟技术、竞争优势明显,能够解决临床需求 的紧迫性。
4、公司未来的研发布局(短期、中期及长期)?
答:中短期:复方血栓通胶囊、脑栓通胶囊、众生丸是 公司的核心产品。我们将应用谱效学、网络药理学等现代技 术手段持续研究其作用物质基础与疗效的关系;用真实世界 研究方法证实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二级预 防、脑栓通胶囊对脑中风病人二级预防的疗效;用随机对照 方法分别研究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网、众生丸对流感的疗效。 同时,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及已经立项的 16 个仿制药的研究工作。 长期:与药明康德合作的创新药项目陆续进入临床研究 阶段,有些项目可能需 FDA/CFDA 双申报。同时,我们将进行 转化医学研究,挖掘新机制、新靶点、新适应症,产生新的 知识产权。加大改良型创新药研究,在紫杉醇胶束、多烯紫 杉醇胶束制剂建立的平台上研发系列品种,使之形成竞争力。
5、新药研发临床费用投入较大是否会有资金压力?
答:公司的研发投入是按阶段进行的,达到一定条件会 进行资本化,不会对公司正常经营运作产生影响。同时,公 司每年具有较好的现金增收能力,如果公司预计有较大金额 的资本性支出时,公司会通过资本市场、银行融资等方式进 行资金筹措。研发代表的是公司的未来,公司将持续以研发 创新引领公司发展,不会对公司现金造成压力。
6、请介绍一下获得临床批件的新药。
答:(1)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一类创新药 ZSP1601 原料及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 以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 临床综合征。根据其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主要分为非酒精性 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脂 肪性肝纤维化和脂肪性肝硬化四个病理过程。单纯性脂肪储积是一病变较轻的临床过程,是相对静止的、良性的状态, 而NASH是介于良性的单纯脂肪性肝病和严重危害健康直到致 命肝硬化之间的关键阶段,由NASH引起的肝硬化是肝脏移植 日益增加的一个原因,在美国是引起肝脏移植的第三大疾病, 预测到2025年NASH将取代丙肝成为需要肝移植的主要疾病。 因此,如何预防和控制症状的发展是目前药物研发的重点。 目前国内外均无治疗NASH的药物被批准上市,本项目是 国内第一个申报的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创 新药物,临床前药理毒理研究结果显示其具有明显的改善NAS 病理综合评分(NAS评分)或抗肝纤维化作用,并且具有良好 的安全性。 ZSP1601与国内外在研的治疗NASH药物的作用靶点均不 相同,属于First-in-class创新药,其既有单独治疗NASH作用, 又有与其他作用靶点药物联合使用以进一步增强疗效的可能 性。 (2)治疗小细胞肺癌、胃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的一类 创新药ZSP1602原料及胶囊。 ZSP1602是具有明确作用机制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 主要用于小细胞肺癌、胃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 目前,国外制药巨头的同靶点药物正在进行胃癌、食管 癌等实体瘤,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等血液瘤的临床 试验,公司的ZSP1602紧跟国外新药的研究步伐,临床前研究 结果,在同等剂量下,ZSP1602无论单独用药还是联合用药, 对肿瘤的抑制药效明显优于参考化合物,显示了良好的体内 活性和安全性。 (3)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及恶性肿瘤的一类创新药 ZSP1603原料及胶囊 ZSP1603是具有明确作用机制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 主要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和恶性肿瘤的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方面,目前仅有2个药物获批上市, 分别是罗氏的吡非尼酮和勃林格殷格翰的尼达尼布,ZSP1603 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其药效优于已上市药物,且安全性更 好。 ZSP1603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在大鼠和小鼠两个种属的 预防性模型和治疗性模型中,ZSP1603显示出较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ZSP1603可以与吡非尼酮联合使用,进一步增强治疗IPF 的效果。 肿瘤方面,ZSP1603的临床前研究显示其对非小细胞肺癌、 肝癌、结直肠癌等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为目前药物无效 的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ZSP1603在多种体内药效肿瘤模型中的结果显示出具有较 好的抗肿瘤作用,给药期间动物体重数据显示具有较好的安 全性。 ZSP1603临床前研究显示,其对IPF及恶性肿瘤均有较好活 性。有研究结果显示IPF患者的肺癌发病率为4.4%~48.2%,显 著高于普通人群的2.0%~6.4%,大多数研究结果显示IPF患者的 肺癌发生风险比普通人群增加7~14倍,在IPF患者死因中可达 10%。因此,ZSP1603一旦成功上市,对于IPF、实体肿瘤的治 疗将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市场前景广阔。 此外,通过对ZSP1603理化性质、药代动力学性质及安全 性的评估表明,ZSP1603对药效靶点的选择性较高,减少了因 抑制其它激酶而带来的潜在毒性风险,而且可以预测ZSP1603 具有较高的人体生物利用度,成药性良好。 ZSP1603是公司开发并且临床试验注册申请获得 CFDA 受理的第三个创新药,是公司创新转型的又一个阶段性成果。 IPF适应症的临床申请是公司对于罕见病领域关注的实质进 展。
7、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是什么?
答:公司将继续围绕医药健康领域,坚持持续性内生式 增长与外延性拓展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矢志成为中国一流 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 公司围绕着“十三五”战略规划推动三个战略转型,一是从 中成药制剂企业向综合型制药企业转变,未来的核心产品除 了中成药制剂,还有中药饮片、原料药、化药、创新生物药 等;二是从营销驱动型发展模式向营销加研发创新双驱动的 发展模式转变,近几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与专业 CRO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为公司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三是 从药品制造型企业向涵盖药品制造、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的 综合健康产业集团转型,立足于公司已有的优势,并充分利 用现有资源和能力,在医疗和健康服务领域积极谋划,寻求 发展的机会。
8、公司基于什么考虑转让发明分案专利申请权?
答:公司将 ZSYM003 项目的后备临床化合物及相关结构 的专利分案申请权进行对外转让,既可收回部分研发成本, 也可获得未来相关产品上市的销售分成,充分挖掘在研项目 的价值,为公司研发创新项目带来更多可转化收益的方式。 通过本次转让证实了研发创新可以在各个阶段产生效益,是 公司创新创造价值的良好开端。 本次转让发明分案专利申请权是保护 ZSYM003 的后备临 床化合物及相关化学结构,不涉及 ZSYM003 项目的临床开发 化合物 ZSP0391 的化学结构,公司临床开发化合物 ZSP0391 不 在转让圣和药业的专利分案保护范围内,其受该专利母案保 护,本次后备化合物专利分案申请权的转让不影响公司项目 的开发及 ZSYM003 项目推进,也不影响公司临床开发化合物 专利性。
9、注射用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与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 束的临床试验注册申请获得受理对公司的影响?
答:新型给药系统是全球药品研发的热点和重点领域。 公司一直致力于新型制剂技术、微粒载药系统平台技术的研 究及产业化,积极研发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纳米制剂等新型 制剂。 注射用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与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 是公司递交临床试验注册申请的两个纳米制剂药物,其临床 试验注册申请获得受理,是公司研发战略推进实施的又一实 质进展,是公司在特殊制剂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 肿瘤作为公司的研发重点领域,公司已经布局五个创新 药项目。作为基础化疗药物的多西他赛和紫杉醇是很多恶性 肿瘤的一线用药,并且可以和靶向药物、肿瘤免疫治疗药物 联合用药,公司研发的注射用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及注射用 紫杉醇聚合物胶束未来可以和公司布局的分子靶向药物、肿 瘤免疫药物联合用药,夯实公司在肿瘤领域的产品线,为公 司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推动了公司“十三五” 战略规划的实施。同时,紫杉醇和多西他赛作为最重要的化 疗药物,目前国内销售的大多还是普通注射剂,公司同时布 局“减毒增效”的注射用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和注射用紫杉 醇聚合物胶束,未来必将在肿瘤化疗用药市场拥有一席之地。
10、公司眼科布局?
答:根据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公司未来的战略定 位将以全眼科领域为核心业务板块贯穿整个大健康范畴,构 建围绕以眼科生态为核心业务板块的“一体两翼”业务格局 (医药+医疗+健康管理),建立眼科专业队伍,深度服务眼科 医生和患者,构建眼科健康的产业生态圈。眼科是公司的核 心业务板块。 公司将继续通过现有产品拓展市场,并通过产业并购、 合作代理等方式,引进高端产品的同时公司将积极进入眼科 医疗服务领域和健康管理领域。公司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广东前景眼科投资管理有限公 司,以眼科 CSO 平台为基础,完善公司在眼科领域的战略布 局,在眼科药物领域、眼科医疗器械领域、眼科医疗服务市 场以及眼科健康管理领域进行卡位,发掘眼科医药、医疗、 健康领域的投资机会,整合内外部资源,打造眼科全生态圈, 进一步扩大公司的业务领域,强化公司未来业务的成长性, 增强公司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优势,建立眼科领域行业位 势。 公司通过并购方式,于 2017 年 6 月公司成功并购了湛江 奥理德视光学中心有限公司及近期成功并购了宣城市眼科医 院有限公司,是公司进入眼科医疗服务市场的里程碑,标志 着公司在眼科全产业链资源整合和生态圈构建过程中迈出重 要的一步。同时公司还会积极利用上市公司的资本平台,并 购和新建并举,大力拓展眼科医疗服务能力,积极布局,实 现系统内的资源整合和共享,力争在三年内成为国内有影响 力的眼科医疗服务供应商,使眼科医疗服务成为公司发展的 有力战略支撑。
11、公司眼科主打产品有哪些?
答:眼科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板块,目前公司已经获批的 产品有十二个,处于临床研究和生产注册的产品有四个,共 同构成了覆盖眼科的全品类产品群。首仿品种盐酸氮卓斯汀 滴眼液是抗过敏产品,适应症为过敏性结膜炎症状的治疗和 预防,作为公司眼科核心产品的盐酸氮卓斯汀滴眼液新进医 保目录2017版,对公司眼科板块业务拓展将起积极作用。普 拉洛芬滴眼液如期上市,并按计划稳步拓展市场。 公司技术引进的复方氯化钠滴眼液、萘敏维滴眼液、复 方门冬维甘滴眼液,构成了一个治疗视疲劳和干眼症的滴眼 液产品组合,用于用眼过度、眼部疲劳所引起的眼部疾病。 同时,公司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及原料、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及原料均、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已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公司将继续丰富公司眼科产品线,并发挥在眼科领域的市场 资源优势,打造公司眼科领域品牌创新企业形象。
12、公司眼科医院会通过何种方式建立?
答: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有选择地布局眼科医院,将会通 过收购或自建的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