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赢合科技 (300457) 2017-11-24
此次会议主要问答:
1、公司情况简介
答: 公司成立于2006年,主营业务为锂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与服务,在深圳、东莞、惠州、江西宜春设有生产基地,并在深圳、东京设有研发基地,现在是行业内唯一能提供一站式锂电设备整线生产线的制造商。
受益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支持以及锂电池市场的快速增长,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整线解决方案能力,整体竞争优势明显,同时加强市场开拓力度,客户对整线模式认可度不断提升。
2016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8.5亿元,在锂电设备方面销售收入位于行业第一;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6亿元,同比增长108.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047.15万元,同比增长51.12%,公司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持续快速增长。
2、公司产品技术情况
答:截止2017年9月30日,公司已获得发明专利88项,实用新型专利266项,软件著作权76项。公司专利涵盖涂布、分切、电芯卷绕制片、电芯叠片模切等锂电池制造的关键环节。公司各项专利及非专利技术紧密结合下游锂电池生产工艺,能够全面满足客户对锂电池生产工艺装备解决方案及配套设备的需求。
近期,公司在卷绕机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卷绕机的恒线速和对齐度(覆盖),一直是行业痛点,也是卷绕机设备厂家提升和突破的方向,因为前者很大程度地决定了卷绕机的产能,后者很大程度地决定了锂电池的一致性及高容量控制。
公司最新推出的升级版数码卷绕一体机,聚焦行业关注问题和痛点,采用了多种创新技术和经过验证的功能组件,取得多项技术重大突破,树立了行业标杆。主要体现在:1、恒线速创新高,比业内快一倍;2、纠偏多加一级,超越日韩设备和国内其他品牌的设备;3、张力控制突破常规,有效解决了电芯容易出现的“S”变形难题,同时增强了电池的安全性;4、结构优化,胶贴薄至10μm。
3、如何看待动力电池产能过剩问题
答:近几年,在新能源汽车和锂电行业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高速增长,同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也在逐年提升。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仅为2%,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测算,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增长至210万辆,届时渗透率将达7%。另外,随着对环保要求的不断加强,国内已开始研究传统燃油车的退出时间表,新能源汽车高增速趋势不会变。
新能源汽车的高增速带动了动力锂电池及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近几年电芯厂商不断的扩大产能,导致目前锂电池产能过剩,但我们认为现阶段锂电池过剩是结构性的,具体表现为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随着新能源汽车对锂电池安全性、一致性及良率的不断提高,未来锂电池高端产能将进一步扩张,而落后产能将逐步被淘汰出局。
4、未来锂电池生产设备发展趋势
答:锂电池作为电动汽车最重要的动力来源,随着对锂电池安全性能和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未来锂电池落后产能将不断被淘汰,行业份额将不断集中,因此,下游对锂电设备厂商的技术实力和交付能力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锂电设备厂商中无资金实力优势、技术优势和交付规模优势的企业也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锂电设备行业马太效应开始显现。
另外,锂电设备采用智能化和一体化设备是工艺、品质的必然选择。本轮锂电池行业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国产设备企业加速技术迭代和提升效率与精度,国产设备在性价比高和客户需求契合度方面完胜日韩企业,中国锂电设备制造企业在价格上具有先天优势,未来必然将在前、中、后道工序中全面替代进口设备。
5、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答:公司发展战略为:以中国产业升级为契机,依托国家智能制造2025政策,在工业4.0方面继续提升,打造数字化、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实现智能制造数字工厂,成为国内工业自动化智能装备的领军企业,成为“精密制造+智能控制+解决方案”的行业专家。
未来,公司将立足于锂电设备的自动化优势和机加优势,横向延伸切入3C设备和OLED设备领域,以及再进一步扩展至3C核心部件和OLED核心部件行业,在公司现有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多元化业务运营,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