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丽珠集团 (000513) 2017-11-28
一、现场参观
参观丽珠集团展厅、丽珠制药厂激素冻干车间、固体制剂车间、自动化高架仓库、微球中心。
二、投资者提问环节
问:简要介绍微球平台历史及概况。
丽珠的微球中心于2012年12月成立,前身为研究院化药研究所下的微球室。2015年从研究所独立出来,成立“缓控释微球制剂工程中心”。2015年3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成立“长效微球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016年底,丽珠将微球中心从研究院划拨单设,参照集团的二级企业运营。
问:简要介绍微球制剂。
微球是采用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为骨架材料包裹药物形成供注射途径给药的微球制剂,该制剂可在几周或几个月时间内以一定速率释放药物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
微球制剂可减少给药次数,并且能降低血药浓度的波动,达到长效、缓释的目的。
问:简要介绍微球在全球以及国内的发展现状。
2015年,全球市场微球品种约有约20个,全球市场500亿元人民币,中国市场约20亿元人民币。而国产的微球品种中,仅有亮丙瑞林微球。
国内亮丙瑞林微球市场中,原研厂家为日本武田。其次是国内企业丽珠医药、北京博恩特。目前丽珠上市的亮丙瑞林微球为一个月缓释剂型。
问:简要介绍丽珠微球中心的研发情况。
丽珠的微球在研品种多为国内首仿药物或新药,主要包括多肽类药物及精神药物。
研发产品中,曲普瑞林微球(1个月缓释)已获批临床,还有奥曲肽、曲普瑞林(3个月缓释)、阿立哌唑等已立项,正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问:请问微球的技术壁垒是什么?
答:微球的壁垒是产业化。微球跟普通制剂品种不一样,不能直线放大,重复性和稳定性都有一定难度。
目前微球技术在全世界集中在国际巨头的一些药企。国产的第一个微球品种就是亮丙瑞林微球,截止到目前八年的时间,仍然没有第二个微球品种上市销售。
问:简要介绍公司现在的销售人数及营销模式,目前两票制对公司影响如何?
答:公司在2012年的营销改革之后,就开始自建销售队伍,取消了以前的代理商大包模式,目前公司主要推行CSO的销售模式。近两年,公司加强二级以下医院渠道开发,不断壮大销售精英团队,现阶段销售人员有近万人。
目前,公司的一线销售人员仅负责药品的市场推广服务,集团商务中心统一统筹管理账款及具体商业配送,药品再由商业公司运至各地网络和子公司,已基本全面实行两票制。
问:公司预计在未来1到2年内研发费用上会有怎样的变化?
答:2016年,集团用于研发方面的相关支出总额约为4.75亿元,约占年度集团营业总收入比例6.20%。2017上半年,研发费用率略有提升,为6.52%。
随着现有研发品种陆续进入临床,尤其是部分单抗药物的临床推进,以及公司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开展,未来1到2年研发费用肯定会大幅上升,但是由于公司的收入也在不断加大,所以预计研发费用率大约6%-8%。
问:近两年来,不少中药注射剂都受到医改政策、招标降价等影响,请问公司对参芪的预期如何?
答:目前国内中药注射剂产品确实一定程度上受到以上一些因素的影响。总体而言,我们预计参芪在收入增速上会进一步放缓,但凭借公司自建营销团队的营销模式及对销售政策的灵活调整,公司会通过增加销量以保证产品的利润贡献维持稳定或持续增长。目前公司不断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加大空白医院的开发,由原有三级医院为主要市场,快速向二级医院市场渗透和下沉,力争提高产品销量。
目前参芪扶正的收入及利润占比已经显著下降,随着未来西药品种中增速及份额不断扩大,参芪的利润贡献占比预计还会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