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润和软件 (300339) 2017-12-07
一、董事长周红卫先生介绍公司战略及基本发展情况。
二、介绍公司基本情况、主营业务以及定增项目。
三、互动交流:
1、公司与蚂蚁金服的合作落地情况?
答:润和软件目前是蚂蚁金融授牌的合作方,目前还没有金牌,所以银牌算第一级别。润和软件与蚂蚁金服合作的重点案例是南京银行,润和软件参与建设的南京银行的“鑫云+”互联网金融云平台,将作为与蚂蚁金服合作的经典模式在全行业复制推广。
蚂蚁金服和润和软件的合作是基于看中润和软件在金融科技上的积累,同时满足蚂蚁金服作为平台型企业在金融科技领域对外输出的需求。蚂蚁金服输出的主要是适合金融行业的一套中间件,帮助其建立金融生态圈,但是本身其对于银行的具体需求和提供服务不熟悉。在银行架构方面领先,蚂蚁金服领先的是分布式,润和软件旗下子公司联创智融的分布式核心架构在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有应用实例,在银行的应用方面有较强的优势。蚂蚁金服看中润和软件在股份制银行的技术积累,将在全行业推广。未来,润和软件将与蚂蚁金服进行更深层面的合作,而不仅仅局限于渠道商、服务商的角色。
2、公司和蚂蚁金服合作的南京银行项目,各方的功能和角色?
答:润和软件和南京银行一起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江苏鑫合易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鑫合易家”),主要服务于由南京银行主导的150多家中小银行成员组成的“鑫合联盟”。未来将由“鑫合易家”来运营这个平台,提供金融信息化服务。目前业务重点是通过一边对接互联网资产平台,另一边对接成员行,从而打通互联网客户,把互联网平台流量转为银行的流量。蚂蚁金服主要提供底层中间件和分布式结构,还有一些机房建设、数据中心等,主要做IaaS和PaaS层;上层的应用架构采用的是我们提供的4个中心的业务架构,我们在其中负责最重要的产品中心和网贷中心,支付等由其他的友商提供。
3、银行整个IT服务体系,除了核心系统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外围系统,联创智融的核心系统业务以及外围等业务构成的比例?
答:联创智融的核心系统业务收入占比约10%左右,都是新一代核心,也就是分布式核心,传统的核心我们基本不做。我们把外围叫中台,银行最重要的风险管控在这儿,也是增长最快的部分,收入占比约60%。联创智融着力的重点叫新一代核心,也是创新的过程,银行原来上百个外围系统将统一为一个平台,整个银行整体面对客户,不是各个部门分别面对,应用实例主要有台州银行、新疆银行等。第三个IT治理收入占比约20%,主要是帮助银行做项目管理。因为银行核心系统结合外围很多要配合,需要专业的管理。另外,类金融业务收入占比10%左右,应用实例主要有台州银行,台州银行将占收入90%左右的小微业务都放到平台上来了,将传统核心变成工厂端。现在城商行大概有小10个案例,台州银行是第一家没有传统渠道系统的。
4、联创智融的目前的业务经营情况?
答:联创智融今年的经营情况稳定,业绩数字最终以审计报告为主。联创智融的优势是做客户,服务一个客户的周期较长,相应的收入贡献就大。目前的主要压力来自于交付,战略研发和当期交付的平衡。未来3-5年的成长性没问题。
5、很多银行有双核心,传统业务系统一套核心,互金一套核心,整体银行核心系统变革的趋势?
答:原来银行所有系统都是给柜员用的,所有系统的容量满足最高峰值就可以了,通过增加CPU就可以实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银行客户通过PC端和手机端使用银行产品的比例占到业务的90%,原来银行业务取决于网点数量和柜员人数,但今天银行的业务主要取决于银行的系统实现前端的移动化,原来的银行系统架构是没办法应对这种高并发情景的。分布式、虚拟化、云等技术的运用,要求IT架构上必须有个中间平台,把原有后台的核心系统迁移到中台上,提高服务的效率,实现“轻前台、快中台、强后台”。现在大部分的银行都在保留原来核心系统的基础上,基于分布式架构开发新的中台系统,未来的市场容量主要来自于这个中台系统,比如跟贷款有关的一些服务。大部分银行会存在两个核心,一个传统的对接央行,一个新的中台系统。我们最大的挑战在于进一步提升交付产品的标准化,节约交付实施的成本。
6、有部分银行提出想自建自主可控的系统,公司如何看待?
答:现在有银行更多想的是成立科技金融公司,在这个市场竞争中能存活下来的只有优质服务商,提供产品架构和产品管理。一方面,银行的核心资产是它的客户和产品。今天银行的客户都是放在核心系统的,未来这方面变化会非常大,不是甲方能够主导的,需要很强的变革能力。从给代码到解决问题,还有很长的过程。另一方面,需要银行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和建设能力,T1级的银行有足够的资金去投入,主要为自建;T2级银行往下有较强的转型需求,但能力不足,市场给予T2级银行的时间和空间不大,因此需要专业的服务商,这是我们的主要的服务对象,民生、浦发都是标杆性的客户;T3级银行在资金和能力上无法实现自建IT系统,需要通过我们的服务来解决,未来这些银行必须在一个细分的领域做深做透,预计在这方面转型的投入每家在5-10亿左右。因此,我们的战略客户是T2级及T3级的城商行和农商行。
7、公司金融IT领域战略客户是城商行和农商行,市场空间有多大?
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最大的银行是农商行,1000多家分支机构,38万亿资产管理规模,超过工行。我们更多的去看单个资产规模1万亿以下的城商行和农商行,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这些城商行、农商行对如何把小微金融做透,实现本地化的金融服务有着迫切的需求。例如农信社,在省联社的基础下,我们帮助二级法人在区域实现落地,主要应用案例为太仓农信,二级法人自己决定具有本地化特征的经营方式,省联社主要负责记账,二级法人会考虑拿经营收益和我们分成。
8、银行IT整个行业投资增速?
答:目前整个银行IT投入持续增长,每年银行的投入都比上一年更高,城商行在IT上的投入普遍比去年高,达到24%左右。原来是硬件投入占比较高,现在计算、存储变便宜了,应用占比在上升,加上本身核心系统周期是5-8年,差不多也到这样一个更换期。
早期国外IT厂商领先国内,通过产品化进入国内,现在国内银行发展是比较快的,甲方在把握产品需求,业务创新能力上是比乙方快的,所以有了测试这个行业,大量的开发测试是需要第三方提供服务的。中国的外包业务实际在增长,中国几个大的行业,包括金融、能源等,不断把自己的结构往上调,将需求、设计、开发、测试、交付这些交出去给服务商。在对客户需求的把控等方面,润和做了很多努力,捷科智诚能够拿下较多的项目不是只靠人力,主要是有效提升了软件交付能力;联创智融抓住城商行和农商行这些战略客户,需要一套更贴近客户贴近营销的系统,集中过去发展的优势投入,在创新业务上做更进一步的合作。我们的技术储备和领先性是够的。
9、金融云服务的进展?
答:中小银行建设不了核心系统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云服务这种方式。在收缩物理网点这样一个大的变化趋势下,商业银行的经营平台将通过云端实现客户和银行的对接。
10、公司历年非经常损益占比大的原因?
答:主要有两个原因:(1)软件行业属于国家大力发展的行业,国家与地方财政有些政策倾斜,体现在政府补助这一块,相对稳定;(2)公司自建的办公楼中部分是可出售的,我们尽量把资产盘活,通过资产处置回笼资金。
11、公司2017年经营情况?
答:总体来说,主营业务发展稳定,收入稳健,总体业务规模增长,整体向好。目前重点是调结构,管理上的融合。今年是捷科智诚完成对赌业绩后的第一年,整体管理上融合进来,同时做一些业务结构上的调整。
12、未来3-5年公司主要的业务投入方向,创新点?
答:从行业来说,公司主行业是金融信息化,围绕银行的IT服务主要是捷科智诚和联创智融。捷科智诚对赌完成后第一年的融合非常好,现在总部和联创智融在做5年的发展规划,核心系统平台是主打,会增加投入。我们在金融信息化领域的目标是做到行业龙头,同时也会兼顾国际化发展。金融板块以外,公司在智能终端和智慧能源这两个领域也有很多亮点。比如在智能终端业务板块,公司立足于支撑国内芯片厂商发展,我们会在芯片应用方面做一个不错的角色。另外,在SaaS方面有不少可以做,通过技术领先优势延伸到行业服务。
13、捷科智诚今17年的业务经营情况?
答:今年是捷科智诚完成3年业绩对赌后的第一年,捷科智诚今年的以来团队稳定,业绩持续发展,为2018年进行专业化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7年,捷科智诚最成功的亮点是金融测试业务遥遥领先,排名第一不只是依靠团队人数,最关键的是靠核心竞争力,捷科智诚已经能做到测试的咨询、管理和规划。目前各地城商行的核心系统在换代,捷科智诚服务的新核心测试银行总数超过10家以上。捷科智诚是唯一一家能在银行测试领域提供咨询TMO服务的软件公司,具有较强的领先优势,目前向4家以上的银行提供了测试咨询服务。
14、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较大,主要投入哪些方向?
答:公司研发投入占到营业收入的10%左右。软件企业核心的生产要素是人和技术,我们在持续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研发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关于原有业务的持续性研发,通过技术积累以提高交付效率,这部分研发会计入费用;另一个是关于未来发展的战略性研发,以保障公司的持续性发展,这部分研发我们会进行资本化,例如银行中台系统。加大战略性研发可能会影响当前的业绩,我们资源有限,需要做适当的平衡。
15、请介绍一下公司非公开发行募投项目之一的能源信息化平台项目情况。
答:智慧能源业务板块最早是针对电力行业做的。随着电力行业的改革,信息能源接入,电力市场如何和企业更有效的结合,配电、售电、用电市场如何进行有效管理,提高用电效率,我们通过建立一个真正的平台,交易两方撮合,形成有效的管理。
接待过程中,公司接待人员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严格按照《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未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已按深交所要求签署调研《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