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鼎汉技术 (300011) 2017-12-07
问:请介绍一下公司平台化多元化产品的布局及规划?
公司战略聚焦轨道交通领域,通过多年来在行业内的深耕细作与实践拓展,通过内生+外延的方式,在持续增强公司自主研发实力、不断开拓产品市场的基础上,收购提供轨道交通车辆电缆的海兴电缆、车辆空调的中车轨道、地铁车载辅助电源的SMA RT以及在铁路信息化具备领先地位的企业奇辉电子,目前已成为轨道交通行业最具平台化和多元化解决方案的领军民营企业之一,在人员、资产规模、行业地位方面不断做大做强。
公司目前主要产业布局为地面产品系列、车辆产品系列、铁路信息化与安全检测系列及铁路后市场服务体系四个模块。
1、地面产品系列
地面产品系列主要包括轨道交通专用电源、屏蔽门系统、制动储能系统等。公司的传统产品信号电源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国家铁路,包括四纵四横的高铁主干线和主要普速铁路线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覆盖国内上百条大中小城市地铁。其中在国家铁路领域,公司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公司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公司未来将进一步通过提升内部管理效率、优化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等措施保持传统产品核心竞争力。
公司根据行业对地铁屏蔽门、安全门系统的需求,推出成熟可靠的整套站台门系统解决方案。公司的多媒体屏蔽门技术将站台门变成超大显示器,以动态高清画面给乘客带来全新体验,用以显示列车到站、安全警示、系统时间、广告信息等服务信息。目前,公司屏蔽门、安全门系统已实现多场景应用,并在贵阳1号线获得整线销售业绩,整套产品从产品成本和核心技术都在国内同行保持优势竞争力。公司已持续跟踪多条重点地铁线路,未来将力争每年可以获得3条以上整线业绩,增厚公司盈利。
公司自主研发的地铁制动储能系统包含地铁制动能量吸收逆变回馈系统及再生制动能量超级电容系统两种制式,目前均已顺利获得客户运行证明,运行情况获得客户好评。
2、车辆产品系列
公司车辆产品系列包括车辆空调、车载辅助电源、车辆特种电缆等。中车轨道的车辆空调系统主要应用在地铁和普铁领域,且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其空调产品在地铁领域的占比大幅提高。现在国内高铁动车领域的车辆空调主要由合资企业供应,中车轨道在高铁动车方面的应用比较少。但公司抓住国产化机遇积极研发,其高铁空调系统已经通过了部分动车车型的技术鉴定和上道试验,部分车型实现小规模销售。公司将持续关注高铁动车领域的车辆空调机会,力争在2018年完成普铁、地铁、动车领域的全覆盖。
公司车载辅助电源系统目前已实现普铁、动车、地铁领域全覆盖。公司自主研发的普铁车载辅助电源已于2014年获得CRCC认证,目前正在推进规模化拓展工作;公司自主研发的动车组辅助电源相关产品于今年8月获得销售资质,实现了高铁动车领域产品布局的重大突破;公司于今年收购了SMA RT公司,该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中频辅助电源研发制造商,其地铁车辆中频辅助逆变器已成为全球领军者。未来公司将结合车辆装备市场化、高端装备国产化、先进技术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强化公司全系列产品在技术、客户、市场、售后等方面的协同效应,以技术创新驱动市场地位、行业布局升级竞争优势,逐步实现轨道交通车辆电源产品普铁、地铁、动车全球化解决方案覆盖。
3、铁路信息化与车载安全检测系列
公司自2015年开始参股奇辉电子,随着公司“增量到存量”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推进与实践,以及奇辉电子在轨道交通客运和货运信息化领域的深耕细作、技术积累,公司于今年收购了奇辉电子剩余股权,将其纳入公司100%控股的全资子公司体系。奇辉电子是一家专注于铁路行业信息化建设、软件开发、智能分析、视频监控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涉及铁路客运、货运、机务、安全等领域向全国铁路用户提供专业技术保障与服务,为行业客户提供优质的软硬件开发、IT系统集成等服务。
奇辉电子于今年与广铁集团、铁科院共同研发推出智慧车站项目,通过安全保障、旅客服务、智能管理三大主线,利用覆盖站内安全保障/旅客出行安全/列车运行安全方面的八大检测系统、自助办证/刷脸进站/扫码检票等五大服务系统、信号楼标准化作业/售票标准化作业/全景拼接等八大管理系统,解决了长期困扰车站的信息处理困难、信息反馈不及时、车站管理困难、旅客乘车体验差等问题。
4、铁路后市场服务体系
伴随着轨道交通装备存量的快速增长,大量轨道交通装备尤其是动车装备进入维修期,后续维修服务市场将保持较快增速。公司高度关注后续维修服务市场的开拓与发展,在已有车辆装备产品的市场优势基础上,成立专门团队,积极探索后续市场维修、服务与产品的输出方式。
问:请介绍公司发展战略及落实情况?
公司以“打造轨道交通行业最值得信赖的国际一流企业”为愿景,实施“从地面到车辆,从增量到存量,走向国际化”的发展战略,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轨道交通行业高端装备的领军民营企业。
“从地面到车辆”:公司战略聚焦轨道交通领域,于2012年提出 “从地面到车辆”的发展战略,自2015年起,公司轨道交通车辆设备占公司收入规模超过60%以上,已完成该战略转型,目前公司业务范围覆盖地面电源、屏蔽门、制动储能、车载辅助电源、车载安全检测、车辆特种电缆、车辆空调、智能化信息软件服务等领域,也成为轨道交通行业内最多元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之一。
“从增量到存量”:伴随着轨道交通装备存量的快速增长,大量轨道交通装备进入维修期,技术更新换代更加紧迫,轨道交通装备维修服务市场将保持较快增速。公司始终围绕后市场进行不断的商业模式创新探索,在所有车辆装备产品已经具有一定的后市场优势基础上,目前已布局了奇辉电子的客货运信息化业务和鼎汉检测的安全检测领域业务,下一步整合资源与轨道交通运营商达成双赢的业务模式。促进公司从单一的生产型企业向高价值服务型企业延伸。
“走向国际化”:2016年起,为进一步实现“走向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公司围绕主营业务,进行了多个海外项目的洽谈。公司专设战略及投资管理部,专注于轨道交通领域,着眼搜集全球先进智能制造与核心技术。关注与公司战略发展目标协同的在车辆及存量市场具备发展潜力、先进技术、核心渠道的相关并购标的,也会搜索未来的早期机会,投资孵化智能化零部件的初创公司。公司于2017年收购完成SMA RT公司,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初步打开走向国际市场的窗口。
未来公司将在产品技术实力、业务布局、开拓市场能力、管理体系等方面与国际一流企业缩小差距,成为高端制造业的国际化领先品牌。
问:请公司简单介绍收购德国子公司SMA的考虑因素,该收购对公司造成影响?
答:为进一步推动公司“走向国际化”战略落地,提升公司国际化水平,公司于2017年3月完成对SMA Railway Technology GmbH(艾思玛铁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SMA RT”)公司的并购。
SMA RT是一家聚焦于铁路车辆专用创新型辅助电源转换器及其他电气设备的生产开发的企业,致力于在国际市场进行分销与服务。其辅助电源产品在体积小、重量轻、注重环保等方面做到极致,在过去几十年中,SMA RT不断加强辅助电源的技术投入,其研发的第三代产品采用标准化设计,基本可运用于各类车型。SMA RT在辅助逆变器领域一直是行业的领先者与行业趋势的引领者,公司保持对客户的跟踪访问,分析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并相应开发创新性新一代产品。
当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性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由于轨道交通行业运量庞大,对于节能减排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对于轨道车辆而言,在同样的运行速度下,车体总重越轻,所需动能越小,意味着需要加速/降速所耗费的能量也越低,同时极大地降低了列车的运营成本。因此,车体及部件的减重也成为节能化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辅助电源作为轨道车辆的重要部件,其带来的减重效果非常可观,SMA RT能帮助一列普通列车降低近1吨-1.5吨的重量(视列车型号不同略有差异),部分地铁列车甚至可减重超过4吨以上。
当前每年城轨车辆需求量约6,000量,根据政策指引,“十三五”期间,中国城轨市场继续维持高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底,城轨运营里程达6,000-8,000公里,期间城轨市场投资额约2.5万亿 - 3万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内国内城轨市场每年辅助逆变器的市场容量约为2,000台,市场总量约9-10亿元。
公司拟引进SMA RT的先进技术,携手中方合作伙伴,根据国内市场,将技术引进后再升级,实现先进技术的国产化、本地化与产业化落地。另一方面,SMA RT将作为鼎汉技术的欧洲研发中心与市场窗口,不断获取国际客户的需求以及最新行业趋势,进行原型开发与试验,基于中频技术平台打造综合的轻量化解决方案。
问:请介绍公司股东阮寿国减持的相关情况,是否对公司造成影响?
答:阮寿国先生已于2016年4月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的职务,目前暂未在公司担任职务。此次阮先生基于个人资金需求减持公司股份,计划于8月29日起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本公司总股本的6%。目前,阮先生已减持公司总股本的2.99%,其剩余所持有股份占公司总股本8.40%。公司后续将继续严格按照证监会、深交所的相关规定履行相应信息披露义务。
公司近期股价下跌主要受二级市场影响,公司内部经营情况正常。
基于对中国经济、资本市场及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中长期价值的认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顾庆伟先生之前以14.91元每股的价格参与公司非公开发行,认购金额1.66亿元,锁定三年。同时其近期承诺于2017年12月6日起,6个月内不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票。此外,公司于近期推出第四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行权价12.34元,2018年业绩目标不低于2亿元,2019年、2020年业绩目标较2018年目标值分别增长不低于20%、40%,充分体现出公司管理层及核心业务人员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公司业务发展。
问:公司订单情况及业绩变动情况?
答:截至三季末,公司整体新中标订单较上年同期相比增幅超过200%以上(不包括SMA RT、奇辉电子相关数据),共持有在手订单20.45亿元(含SMA RT、奇辉电子相关数据),市场拓展情况较好,在手订单超过历史最高点。一方面,公司升级市场管理体系,根据各子公司自身业务规律,各自打造匹配自身业务竞争要求的精干市场团队充分发挥企业核心价值观,积极深入一线实现订单落地;另一方面,公司以集团营销管理委员会为指挥中心,充分发挥各业务板块优势协同,营销网络布局规模效应逐步凸显。
公司今年业绩同比下降主要因为以下几个方面:(1)受去年和今年动车招标数量较少影响,公司动车电缆业务下降,对整体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2)公司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有所降低,主要为车辆产品毛利降低影响,一方面收入结构变化,车辆电缆业务占比降低,另一方面是由于车辆空调业务中地铁占比提高,地铁空调毛利略低所致;(3)今年并入SMA RT,该公司今年一些重大项目产品交付延迟,且收购后整合产生部分费用,导致本期亏损,对公司总体净利润造成影响。
问:公司今年内部管理有什么新的举措?
答:公司于近期推行矩阵式经营管理体系,对集团的各职能板块进行整合,一方面使集团能够垂直管理各子公司,另一方面各子公司在各个业务板块的管理、产品、人才、信息等方面能够统一起来,进行衔接,这也是基于一种资源共享、协同办公、提高效率的考虑,现在,矩阵式管理的相关任命已经逐步到位,对新的管理框架逐步落地。
通过矩阵式管理框架,公司希望能够完成数字化运营,进行品牌的同一性建设,进一步整合品牌,一方面使员工能够从公司内部的制度和文化形成对集团的统一认同,另一方面对外能够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认知,发挥品牌的市场作用,推动产品销售,使公司能够逐步从大做强,实现长远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