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康力电梯 (002367) 2017-12-13
一、介绍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是电扶梯制造,成立于1997年,今年是公司成立第20年。董事长王友林先生是一位聚焦电梯制造业的企业家,起步从为外资品牌代工电扶梯产品大配套开始,逐渐发展出整机制造能力。2010年公司成为行业里内资品牌第一家上市企业,上市后到2016年,保持了每年较高的复合增长率的销售、利润成长。产品销售收入从2010年的10亿规模增长到2016年的33亿,产品销量从2010年上市时的5,000多台规模增长到2016年约21,000台。公司的高速电梯技术,2010年时,在7m/s电梯上实现了技术突破,打破了外资品牌的技术垄断。从第一个高速电梯项目开始,上海龙之梦雅仕大厦,包括6台6m/s,8台4m/s群控梯,至今已安全运行6年;目前,10m/s的电梯在我们的电梯试验塔里正在运行试验,已经跑通。
公司对标国际品牌发展,定位做品牌型企业,上市以来的投入主要聚焦两个方面,一个是生产制造体系,江苏、广东、成都三大基地布局,13家子公司,分布在整梯、电扶梯配套领域及辅助投资领域,解决生产上的快速响应和大企业布局,另一个是服务体系建设,包括销售、安装、维保、技术支持的整体布局,在全国各省市区建设分公司和服务中心共94家,其中分公司47家,取得A级安装维保资质的有26家。公司现在大的资本投入基本结束,拥有较好的条件跟着战略客户走到全国,不光是单区域合作销售,全方位、全国性的产品售后及服务解决能力,这个我们认为是品牌型企业的前提。公司过去这么多年的成长是在充分竞争中、一边投入、同时增长实现的。
从品牌上而言,公司连续五年入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十大首选电梯供应商榜单,2017年在第七位,领跑中国品牌。
2017年,康力在基础设施项目领域的实力继续提升。公司在国内中标成都地铁3号线、乌鲁木齐轨道交通1号线、长春地铁2号线、福州等项目,海外业务新获取订单继续增长;新获取伊朗玫瑰商场、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至托卡鲁铁路项目、韩国济州岛江汀港户外超长自动人行道项目等典型工程订单。
2017年,公司的重点任务,价值销售,深入合作战略客户,深度推进九大变革创新理念:文化理念创新、营销模式创新、技术研发创新、管理信息化创新、绩效制度创新、智能制造创新、安装维保创新、采购管理创新、质量零缺陷创新。主要措施是在战略和营销、组织体系、审计审查会开始改革,核心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和调整,以帮助公司进一步发展。
2016年、2017年刚好是公司经营压力较大的年份,面临行业整合、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双重压力,但总体上经营是稳定的,管理层也在积极采取调整措施,细化经营方针,争取尽早恢复增长,发挥民营企业经营灵活的优势。中长期来说,我们的目标仍然是主业优先,世界品牌,中国领跑。
二、互动问答
1、如何看待近两三年行业的市场需求情况,会不会受到地产的影响导致需求减少?
电梯市场结构中,60%的订单来源于房地产市场,40%来源于商业地产、轨交、高铁等公共建设领域。目前来看,中国的城镇化建设还有提升空间,3、4线城市的城镇化、人口密度、人均电梯配比是增加的。今年地产拿地面积来看,较去年没有明显放缓状况,未来两年国内电梯市场的需求还有保证。从政府公布的各项计划来看,保障房、轨交、一带一路等公共领域的建设是增长的。加上既有建筑加装电梯市场需求的逐步增加、电梯更新改造需求的增加,行业总体需求环境是好的。
2、利润下滑、订单减少的背景下,行业现状?
利润下滑确实逼迫行业一些企业退出了竞争。一些小电梯厂商选择退出,部分企业生意难以维系,某国际大品牌也关闭了子品牌公司,行业调整是比较明显的。地产开发商的集中度提高,也带动合作电梯厂家的市占率提升,但这部分因为产品差异不大,市场竞争也很激烈,主要拼的是渠道能力。整个行业空间,不加上即有建筑加装电梯,总体估算新梯、维保、更新、改造、修理及配件,行业总产值至少2,000亿-2,500亿。虽然新梯获利空间下滑,行业产值还是很可观。现在行业是在做结构性的调整。有核心竞争力、能把握行业发展方向的公司,在调整期结束应该会有比较好的发展环境。
3、公司的销售策略如何应对当前的环境?
公司着力从3个方面获取订单:(1)战略客户。公司占单个战略客户的电梯采购量仍较小;(2)基础设施建设。轨交、高铁、机场的快速发展带来订单机遇,公司在这方面的市场竞争实力在逐步增强,竞争门槛高;(3)县域市场。中国的县域经济非常具有活力,三四线城市的地产销售也很好。三四线城市一直是公司的优势区域,公司会与代理商继续深耕这一块市场。
4、加装梯市场如何?
80、90年代全国既有建筑面积约80亿平米,涉及到7,000万到1亿户居民,约2-3亿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1/3。按照可操作性预估,如果其中5,000万户全部加装电梯,市场需求量约为500万台,去除因建筑设计、无法协商等客观因素无法加装的,保守估计至少需要250万台到280万台之间。而据预测,2020年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2.48亿,到203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人。两者结合,加装电梯几乎是刚需市场,市场空间包含建筑部分总计超万亿产值。公司创立“康力幸福”主要就是面向这个造福民生的养老工程,使之成为康力系加装电梯产品、产业运作的平台,获取新的市场机会。全国性的销售体系使得公司有机会全面介入各个地区的加装市场,做体系化的布局。
5、公司海外市场发展?
海外收入占营业收入的10%左右。目前海外以“康力”品牌通过代理商销售。我们一直积极关注国际各细分市场的商业机会,也在谋求跟随“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海外市场拓展的机会。
6、公司与外资的竞争策略究竟是什么情况?
公司产品与国际品牌价差还有一些,外资因为品牌溢价的问题在价格掌握度更强,此外国际品牌体系也多,会有一些品牌是专门用来与国内企业打价格战的系列。品牌地产商采购时除了价格是一个因素,也很关注电梯厂商的品牌、后续服务。华为、格力、美的等一批优秀国产品牌的崛起,还有国家倡导的“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国货认同感在增强。公司在品牌建设、价值销售方面会多努力,让更多的人知道康力品牌及公司的技术能力,会对与外资品牌的竞争更有帮助。民营企业的商务条款相较于外资品牌而言,灵活度比较高,决策程序也比较高效,我们要运用自己的竞争优势去竞争。
7、公司有没有关注到中国的电梯的维保、改造市场需求的情况,有没有应对策略?
公司累计出货十几万台电扶梯,是未来电梯后市场业务的存量资源。目前新梯是首先之重,因为中国的新梯市场仍很活跃。但会积极考察维保、更新、改造的业务机会。存量电梯中国大概500万台,一般使用10-15年会老化、故障频发,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保留导轨、门、轿厢等主体部件,更换主机、控制系统继续使用,另一种是彻底拆除原有电梯,更换新梯。由于维修成本大,国内的新梯价格竞争力足,所以中国的一些更新改造市场会转化为新梯市场。2002年以后使用年限10年以上的电梯大概占到整体市场的15%左右,电梯更新改造市场才刚起步,中国电梯产品的使用环境、人流量大、增容提速都是原因,是有潜力的细分市场。中国的电梯安装高峰期从2002 年开始,目前已经逐步开始进入到更新改造周期,估计5年内后市场的商机将肯定会成为市场亮点。而后市场使得销售对象从b端地产公司转化到c端直接用户,固有的渠道格局是可以打破和重建的,公司会做好应对市场变化的准备,积极争取细分市场爆发时候的商业机会。
8、公司对轨交市场的看法及预测?
看好轨交市场的前景。首先因为公司在扶梯领域的技术实力、生产制造能力、项目沉淀具备一定实力,每年扶梯销售台量、收入要占到总体结构的25%左右,扶梯及自动人行道产品的细分市场市占率水平其实是高过于垂直电梯的。公司今年也发布了50米大高度重载交通型扶梯产品,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上这一细分产品的技术参数行业领先。但招标项目一般会基于防范风险及审计风险偏向选择大型外资电梯企业,公司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引领自主品牌企业开辟轨道交通、机场等高端市场的道路。近年来轨道交通系统的很多城市开始陆续与内资品牌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今年公司中标长春、乌鲁木齐、福州、成都轨道交通、石济高铁等项目。从今年轨道交通的整体市场竞争结果来看,这一细分市场差不多主流品牌8个,公司进入了主流梯队,正在逐步总结对细分市场的销售经验,是康力很希望深度介入的市场,服务中国自己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
9、对公司的明后年的展望是如何的?
当前公司的经营压力表面来自于成本上升,但实际上这些是短期因素,公司的在手现金、经营现金流情况都还好,资产负债率也低,是可以应对行业调整期的。一方面要精益经营,争取主业利润,另一方面是想利用行业调整阶段做好产业布局,抓住产业里各个细分领域的商机和发展方向,使公司站在新发展的起点上。除了在传统产业的投入上,和企业转型升级相关的工业机器人板块、物联网基金也在进展, 实现公司发展从“产品、利润”往“产品、利润、产业”的转型是公司当前在面对的主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