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广联达 (002410) 2017-12-15
1、即将实施的BIM 施工国标对整个 BIM 行业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公司的BIM业务部门今年在参与编写《中国建设行业施工BIM应用分析报告2017》时,有幸访谈了像中建股份的李云贵李总,清华大学的张建平、马智亮教授,和他们也专门聊到国家的BIM标准体系这个话题,也让我们对这个话题有更深的理解。
BIM施工国标是一部推荐性的国家标准,不具有强制性。但一经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商定同意将其内容纳入经济合同中,就成为各方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
BIM引入初期国家并未发布标准,是为了更多的借助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该标准具有一定超前性。标准规定了例如BIM应用的内容、模型的元素、交互成果的要求等,也对软件类型、价值和功能提出了一定要求。
国标的发布将对BIM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推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分以下四个方面:
(1)施工标准在原则上是一致的,统一了行业语言和习惯,使行业更加规范,提高了新技术应用推广效率。
(2)对施工技术和管理人员有指导作用,因其在一些实践中已经进行了考察积累,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另外,其适度超前性的特点,也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3)给软件开发人员提供软件功能的要求,这为国内的BIM软件指出了发展方向,对促进BIM软件走向成熟和实用性起到推进作用。
(4)目前BIM的推进,大多还是一些特级、一级和先锋级企业在做,其他很多企业还处于观望状态,期盼更多政策和落地应用的标准发布。从这个层面看,国标的发布适当其时,对行业有鼓励和推动作用。谢谢。
2、BIM 国标的出台,对公司会产生何种影响?
答:首先国标的出台对BIM技术在整个行业的发展有实质性推动和加速作用。让新技术、新理念在政策落地时有了支撑,是行业从业者万众瞩目和期盼的,对行业各相关参与方都是好事。
广联达是国内最早一批开始研究BIM技术的公司,早在上市前就开始探索BIM前沿技术。近10年来,除了研发公司自己的产品和进行市场推广外,也一直在为行业的BIM发展应用落地而奋斗:公司积极参与全国各地的BIM联盟创建,参与行业发展报告的编制,地方BIM标准的编制,包括BIM国标的讨论阶段,我们也深度参与。广联达也一直在行业发声:2014年提出BIM2.0理论,强调BIM技术的重点是数据而不是图形,BIM价值实现的关键阶段是施工阶段,因为施工阶段是建筑全生命周期中海量数据集成的重要环节。本次国标里对应用方向和应用内容的定义和建议也与广联达BIM所倡导的“建模为辅,应用为主”的观点相符;2016年公司又提出了BIM在施工阶段落地应用的一整套方法,而国家的BIM标准也是在不断应用和实践过程中总结而来。广联达总结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在标准中有所体现,这是对公司这些年BIM之路的一个肯定。也让我们坚定了推动BIM落地应用的方向和决心。我们后续也会有对国标一系列的专家解读,大家可以关注。谢谢。
3、BIM 施工国标的发布,是否标志着整个BIM行业有望迎来快速爆发的阶段?
答:(1)首先爆发很难明确定义和量化,但总的来说,有标准有规范后,BIM更容易大面积推广,会加速BIM在行业的推动。2015年7月1日,住建部发布关于推进BIM应用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末,建筑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目前距2020年已为时不远,市场可期。
(2)我们理解的爆发应该是良性的,健康的爆发,会经历一个从野蛮生长到更加有序、更加合理高效的过程。随着行业走向规范,协同沟通成本的降低以及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将出现优胜劣汰。因为有了标准才会有优劣之分,才能创新和加速,在此基础上,整个产业链各环节上会出现一些龙头企业。
(3)BIM发展会经历政策性引导、到发掘品牌价值、到真正的商业价值驱动,最后甚至改变企业管理模式。真正的爆发点一定是可持续的和规模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