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通富微电 (002156) 2017-12-26
一、公司情况介绍
公司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的封装与测试,通过新老产品、传统与高端产品配合,公司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BGA、FC、WLP、Bumping、SiP等高端产品增速突飞猛进,2016年度FC、WLP产品增幅超100%。公司拥有AMD、TI、MTK等高端客户,全球前10大无晶圆厂IC设计公司,已经有5家成为我们的客户。近年来公司资产及收入规模不断增长,盈利能力不断提升,2016年通过跨境收购AMD封测工厂,公司已成为排名全球第七的封测企业。面对封测行业的机会与挑战,公司已完成了技术储备(大陆唯一专业FCBGA产线,大规模量产14/16nmCPU/GPU,7nm完成工程样考核即将大规模量产),并制定了可行的未来产品发展路径。通过引入产业基金,公司成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国家队”的一员,有利于提高公司企业形象及产业地位,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优势资源。目前公司生产基地扩张为崇川、苏通、合肥、苏州、厦门、马来西亚槟城六处,产能成倍扩大。特别是先进封装产能的大幅提升,带来了更加明显的规模优势。
二、投资者主要提问
1、三季度营收增长,但扣非净利润有所下降,可能公司正处于开拓期,该情况需持续多久?
回答:2017年公司营收继续保持增长,但利润差一点,主要因苏通、合肥工厂正处于爬坡上量过程,对合并利润造成一定影响,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从长远看,为公司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目前苏通工厂单月已开始盈利,合肥工厂单月毛利也已转正,整体发展趋势向好。
并购后的苏州、槟城工厂运行情况良好,人员稳定,企业文化融合也比较好。AMD今年整体市场情况不错,来自AMD的订单稳定增长,产量较合资前增长了约50%,同时,正在积极开拓非AMD产品市场,打造中国国产CPU封测基地。
2、每一代技术进步的前期投入比较大,公司如何平衡研发投入与业绩影响的关系?
回答: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是公司的生命力,也是我们当前必须全力以赴开展的工作之一。同时,公司整体业绩也必须考虑。今后也会多借鉴厦门工厂的做法:公司在厦门工厂的股权占比10%,厦门半导体占比90%,从股权结构看,我们不控制厦门工厂,也无需合并报表,其建设先期的亏损就放在体外,在厦门工厂累计实现盈亏平衡的时候,我们再按照原价收购厦门半导体的股权。同时,我们也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充分利用国家各项扶持政策,开展技术研发工作。
3、与国内同行封测企业相比,公司的竞争优势?
回答:企业间的竞争关系一直存在,但都属于良性竞争、你追我赶,对中国集成电路发展是有好处的。我们也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同质化竞争,更关注企业长远发展。公司控股股东持股30%以上,公司实际控制人及部分经营团队也持有华达集团股份,公司股权架构更合理,相对稳定,更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另外,公司有一个比较好的优势,就是公司接班人问题已很好地解决了。公司石磊总经理经过十余年锻炼,已具备良好的管理素质及水平,公司主要经营工作都已交给他负责。公司在优质的本土化人才的基础上,还集聚了来自美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各路人才;技术方面,通过承担国家“02”专项,已大大缩小与世界顶尖企业技术水平的差距。同时,通过收购苏州、槟城工厂,具备了成熟地FCBGA产品技术水平。目前GPU大量运用,主要还是使用FCBGA的封测技术;公司在汽车电子方面,已积累了15年生产经验,汽车电子里最难的就是发动机应用产品,对产品可靠性要求最高,我们在这方面已拥有大量优质客户。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支持,公司上下一心,一定能把公司运营好,再创佳绩。
4、鉴于半导体行业的周期性,公司目前正处于扩产周期,如何应对周期下降带来的市场风险?
回答:半导体行业的周期性问题一直存在,对我们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经历了多次周期波动,已具备丰富的应对经验。目前全球半导体正处在比较好的发展时代,中国这么多半导体圆片厂建起来,对封测厂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机会。一直以来公司海外业务占比较多,而当前国内设计公司发展态势很好,我们也不断加强国内市场开拓力度。公司有强大的全球化销售团队开拓服务市场。
5、目前公司6家工厂产品情况?
回答:六家工厂中,崇川工厂是大本营,高低腿位产品都有;苏通工厂以高腿位产品为主,主要应用于手机终端领域;合肥工厂重点是超高密度框架封装产品,技术难度较高,同时承接周边存储器及LCD驱动器业务。苏州、槟城工厂以FCBGA产品为主,主要开展CPU、GPU及游戏机芯片的封测业务,人工智能领域有很多的发展机会;槟城同时做了一些拓展,开展WLCSP业务;厦门工厂重点做BUMPING和WLCSP,以及LCD驱动器、Glod BUMP产品。具体根据客户需求,适当进行产品结构调整。
6、公司管理、技术团队及核心人员情况?
回答:公司已进行了集团化组织架构调整。崇川、合肥、苏通等工厂主要从事制造,采购、财务、销售等都由集团总部负责。崇川、合肥、苏通工厂的负责人都是有多年从业经历,拥有深厚职业背景。苏州及槟城工厂,并购后经营架构没有进行大的调整。同时,公司加强了销售力量,增加了很多国际化人才。
7、紫光集团之前是公司前10大股东之一,未来与紫光集团的关系?公司有无在紫光集团晶圆厂附近布局的计划?未来新厂区安排?
回答:紫光集团只是买卖公司股票。合肥和武汉距离也不是很远,可以较为方便的承接武汉工厂的订单。经过苏通、合肥工厂的密集建设,公司已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未来新工厂的布局主要基于市场以及与客户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