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伟星股份 (002003) 2017-12-28
一、基本面介绍
公司设立于1988年,主营钮扣、拉链、金属制品等服饰辅料的生产与销售。
2004年6月份登陆中小板市场。
回顾公司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上市前,应该说公司的发展与壮大主要得益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快速成长,为与之相配套的服装辅料行业提供了机会;第二个阶段即上市后,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及时把握市场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并形成了比较明显的五大核心竞争优势:1、营销与服务优势。国内市场以服装集散地为中心,设立了50多家销售机构;国际市场以香港为平台,各海外办事处为基点,构建了辐射五大洲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化营销和服务体系;2、研发与技术优势。公司在服装辅料领域有近三十年的制造历史,在生产与研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技术诀窍。现建有中国拉链、钮扣技术研究中心、CNAS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主编、参编9项国家和行业标准;3、装备与规模优势。作为国内服饰辅料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国内外一流的技术装备,在国内建有四大生产基地,形成现有年产钮扣100亿粒、拉链4.50亿米的生产能力,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服装辅料企业。4、品牌优势。公司以成为国际服饰辅料行业领导品牌为愿景,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快捷、贴心的“一站式(全程)”服务,“量身定制”一体化辅料解决方案,“SAB”品牌在业内享有盛誉,成为中国服装辅料的领军品牌。5、管理团队优势。公司拥有一支在服装辅料行业管理经验丰富的优秀团队,是公司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上市十三年以来,公司围绕主业,实现了较好的发展。但在金融危机后,受宏观经济形势、服装企业去库存、国际分工变化导致产业迁徙等影响,公司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处于阶段性的转型期。最近两年,通过公司大力推行转型升级,经营业务稳步发展,取得不错的业绩。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55亿元,同比增长17.81%;实现净利润近2.80亿,同比增长18.41%。
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及净利都实现了18%左右的增长,从区域来划分,主要来源于国内销售规模的增长,营收同比增长20%左右,国际业务营收同比增长9%左右。从产品类别来说,钮扣产品实现了22%的增长;拉链实现了13%的增长。主要原因系:①围绕年初制定的规划,市场攻坚战工作有效落实,前三季度业绩取得了理想的成果;②近两年公司金属扣产品品质及服务的提升,得到市场的认可,客户内部挖掘成效明显;同时跟流行趋势有关,金属扣需求量大;③持续营销创新。一方面是客户结构的调整,加大与细分龙头的重点客户深入合作,另一方面是营销管理创新,一是区域化管理、高层负责制,有效进行资源整合,加强市场联动;二是通过系统培训,提升营销队伍的服务品质,从而提升市场的应对能力和问题的解决能力;④内销市场逐步复苏,国内深耕力度加大,业绩有所收效。
国际业务营收同比增长9%,增速有所趋缓,主要原因是:①国际客户价格敏感度高,产品涨价导致订单的流失。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年初开始我们产品提价,因此导致对价格敏感的部分客户订单下滑或转移;②区域订单影响:土耳其因外贸政策的调整,孟加拉地区的订单有较大影响;还有个别国际大客户订单下滑也影响了公司的国际业务;③部分国际地区业务回流,由于产品质量或配套服务难以满足要求,导致部分订单回流;④受国际产品结构变化影响,设计走轻量化,在尼龙、塑钢等拉链产品的需求增长较大,而金属拉链的需求在下降。
二、互动环节
1、公司产品在高、中、低端的布局如何?
答:公司产品主要为中高端产品,客户全部为品牌服装企业。
2、公司产品中的“其他服装辅料”业务里面主要有哪些?全是公司自己生产的还是有外面采购的?
答:除钮扣和拉链外,公司销售的其他服装辅料产品都划归为“其他服装辅料”业务,主要有衣架、标牌、配饰等。这些既有公司生产的也有采购的。
3、人民币汇率波动所造成的汇兑损失对公司国际业务影响大吗?
答:目前,公司国际业务主要以美元为单位进行结算,汇率的波动对公司的国际业务收入、结算会产生一些影响。
4、公司未来有没有产能扩充计划?
答:公司暂无大规模产能扩充计划。对于新增的孟加拉工业园,其意义更多的作为“样板工厂”进行“工厂营销”。
5、近几年,行业内是不是出现小企业关停现象,行业在整合?
答:应该说随着环保趋严,此类现象更加明显。
6、下游服装企业对于订单的反应速度是否在变高?这种现象对于公司有什么影响?
答:随着下游服装行业的转型升级,我们发现来自下游客户的订单呈现“快交期、小批量、多批次”的现象。对此,我们主动地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并构建新的竞争优势。
7、公司产品的交期一般在多少时间?
答:公司产品的交期一般在3-15天,但忙季的时候会有所延长。
8、在员工持股计划后,公司后期在资本市场上有没有其他计划?
答:目前,暂无相关计划。
9、公司竞争对手主要有哪些?
答:分产品而言,钮扣产品的竞争对手主要是以台湾、香港地区的钮扣生产企业;拉链产品的竞争对手主要是以YKK为首的国际知名拉链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