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新开源 (300109) 2018-01-14
方华生董事长介绍新开源医疗业务基本形态,国际化发展战略:
随着精准医疗成为国家重点发展方向,国内精准医疗行业进入大投入,纵深发展阶段,部分领域竞争激烈,新开源顺应这一趋势,确定精准医疗作为新开源未来的战略发展重点,在精准检测、测序设备、生物制剂、CRO、免疫治疗等方面发力,实施国际化全面布局战略,希望在精准医疗领域取得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近两年来我们一直在全球范围寻找优秀标的,优化匹配公司现有资源。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了Biovision公司,这是一家在全球享有盛誉的公司,行业内备受关注。我们之所以能打动BV,有很大一个原因是我个人与BV创始人年龄相仿,有相似的教育经历、人生经历和价值观。在探讨收购过程中,我们反复明确向他们承诺,收购BV以后我们绝不会改变BV的企业文化,尤其不会干预他们的研发创新。我们收购的目的是,利用双方核心优势资源,使BV在科研领域之外更大的空间上快速发展。在我们之前,国内有几家知名医药投资机构都与BV谈过合作事宜,大多数开出的条件甚至比我们优厚,但是共同的管理理念和发展规划让新开源和Biovision走到了一起。就在我们公告之后,还有两家投资机构想以更高的价格让我们把标的转给他们,足见Biovision在生物制剂领域的市场价值。我们手上的核心资源已经足以让新开源在未来五到十年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公司现有的医疗业务,财务表达都是基于试剂,我们现有的个体化用药试剂成本比较高,而根据Biovision的财务测算,如果试剂由Biovision来做,成本可以大幅降低。我们还要搞差异化竞争,即做别人没有的产品,做别人没能力做的产品。晶能从去年开始大力发展临床应用产品,做的就是别人没能力做的产品。Biovision目前有很多好产品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未来与晶能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新开源未来的发展重点在妇女健康这一块,我们海德堡医学院的乳腺肿瘤早筛项目,对公司妇女健康产品链这一个非常好的一个补充。该技术在国外的前期科研和临床测试上是非常可靠的,可以说是世界级的一个革命性技术,我们最近正在准备其国内临床试验事宜。我们公司在国内和国外有很多医学专家资源,大家都知道中国医生临床经验特别丰富,但大多数医生由于临床病人太多,没有时间搞科研和学术。我们就本着帮助中国专家搞科研的初衷,成立了一批精准医疗工作室。我们为这些工作室都制定了清晰可行的发展计划。我们自己定的目标是未来三年争取做到300家以上。
方华生董事长回答参会嘉宾的问题:
问:精准医疗的发展之路比较长,但是现在市场上炒的已经很热了。我想问Biovision公司的Car-T技术是怎么和新开源合作的,他们的Car-T技术发展到了哪一步了?
答:现在的Car-T业务大方向是对的,Biovision 在这方面储备了丰富的技术资源,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具体的研发进度在阶段性取得进展时会及时发布。
问:精准医疗工作室要达到什么目标,投入多少钱呢?
答:我们现在的计划是每家注册资本1000万,新开源占51%的股份,我们需要把渠道做的更强一些,这样我们未来新产品的推广会顺畅一些。未来三年争取做到300家。
问:Biovision的项目的并购过程都是我们操作的吗?后期的整合计划是什么样的?未来新开源需要在内部建立起一个专业的团队,来帮助公司进行协同效应的整合。
答:刚刚我讲到,精准医疗有两个支点,一个是设备,一个是生物制剂,我认为生物制剂是适合新开源的支点。我们新开源最近两年已经为生物制剂这个支点,布局了一些设备的项目,未来新开源还是会继续做外延式的发展。BV项目的前期谈判主要由我和我的助手完成,并购交易的过程由专业的券商和律师把控。至于新开源医疗业务具体的经营和管理,还是以我们内部的医疗专业人士为主导,我个人在这块业务还是做一个布局的角色。公司注意到市场的关注点,已经在做整合方面的具体安排。
问:美国团队为何没有保留一部分股权?我们以后会考虑给团队做股权激励吗?
答:我们在谈判的整个过程中一直在探讨合适的股权激励事宜,未来有计划实施。公司现在的运用机制非常好,比如BV公司的研发人员,每开发出一款产品,研发人可以连续多年分享相关产品收益,类似这样的机制非常完善,这也保证了BV人员结构的稳定性。我们对公司很有信心。
问:乳腺癌检测的这个技术,我们估计什么时候能拿到证?
答:报批以后需要一定时间能拿到注册证。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对临床和报批的准备工作。
问:您如何预期Biovision未来几年的盈利增长?
答:Biovision未来几年有望保持稳健的发展。在公司收购完成后,通过后续整合及激励措施,相信Biovision会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