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埃斯顿 (002747) 2018-02-27
一、 公司介绍
主要介绍了公司的两大核心业务、公司竞争优势、未来发展方向、行业状况及公司收购的标的情况。
二、问答环节
1、 问:公司开发云平台的意义?
答:公司与微软合作开发了服务于工业机器人本体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的ESTUN ESCLOUD,通过无线远程连接模块将机器人连接到互联网,任何地点可通过手机 APP 可实时掌握机器人的运行状态和报警故障信息,通过 PC 端软件可以远程对机器人进行程序下载,可以在线修改程序,生成状态报告,对机器人故障或报警进行分析,对于非致命性故障进行远程解决。缩短和优化故障的处理时间和沟通成本,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商业潜力,将机器人介入物联网,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融合,为工业 4.0 和数字化智能工厂提供技术支撑。公司将工业机器人作为数据接入端口,埃斯顿机器人本体为客户标配远程服务模块,由客户决定是否开启该模块的服务。基于埃斯顿机器人自主核心部件优势,可以对机器人提供更多项的运行状态及指标分析服务,使客户有更优的使用感受。
2、 问:公司对机器人减速机的考虑?
答:公司自主研发的双曲面齿轮减速装置,目前用于埃斯顿机器人负载较轻的机器人手腕关节,其余关节仍使用 RV 减速机。未来公司仍将采取这一模式。目前埃斯顿机器人使用的 RV 减速机主要采购于纳博特斯克,但也在试用国产减速机,公司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国产减速机能满足公司需求。
3、 问:公司机器人产业园一期项目投产后机器人产能可以达到多少?结合机器人业务增长情况对未来的利润影响是怎样的?
答:公司 180 亩机器人产业园项目一期投产后机器人产能可以达到年产9,000 台/套,远期产能可达到 15,000 台套。公司机器人业务连续多年保持销售量成倍增长,2018 年预计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政府产业政策《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 》中,规划到 2020年实现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 150 台/万人,到 2020 年之前国产工业机器人年销量达到 10 万台,其中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 5 万台以上。未来,利用规模化效应,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公司将从产品设计、供应链优化等方面降低费用、成本,提高毛利润。同时,公司也会开拓细分行业,在优势细分行业中,提供订制特殊化产品,增加产品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新产线的投产将更好的支撑未来业绩的发展,同时公司机器业务计划保持的高速增长及良品率的提升,预计新产线带来的固定成本不会对现有机器人利润率水平造成不利影响。
4、 问:机器人本体的交货周期?是否会受到上游供应商的制约?
答:机器人本体为标准产品,从客户订单下达到交付的周期为 20 天。埃斯顿机器人 80%的核心部件为自主技术、自主生产,外购 RV 减速机的供应商纳博特斯克将埃斯顿视为国内重点客户,优先保证交期,所以若机器人本体的上游供应商出现交货问题,公司产品在交期上反而更有竞争力。
5、 问:公司机器人本体的销售模式是怎样的?
答:机器人本体部分 是通过系统集成商面向终端用户,部分是向有集成能力的行业终端大客户直接销售;埃斯顿机器人标准工作站,是直销给客户。
6、 问:公司对服务机器人业务的考虑?
答:公司会考虑为服务机器人提供能够发挥埃斯顿优势的核心部件;除此之外,公司收购的美国 BARRETT,其医疗康复机器人已经通过美国 FDA 认证,公司正在与具有全国医疗资源背景的营销团队接触,计划下一步组建合资公司以进入国内市场。
7、 问:公司金属成形机床数控系统未来的成长性如何?金属成形数控机床的下游客户有哪些?
答:公司从 1993 年开始发展金属成形机床数控系统业务,目前已经占据 80%左右的市场份额,国内金属成形机床的数控化率较低,虽然近两年有所增长,但增速较慢,预计 2017 年度数控化率可以达到 25%左右,随着数控化率的提升,预计金属成形机床行业近两年的增速可以达到在 15%左右。金属成形机床的下游客户主要为电梯、家电、金属幕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