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智能自控 (002877) 2018-03-09
机构投资者:控制阀的市场空间多大?公司控制阀业务在行业中的地位如何?
沈总:控制阀的市场规模在国内每年应该有250亿左右,并且还在逐年的增长。控制阀与普通的工业品有个不同的地方,即它是个消耗品,控制阀直接与工艺的介质接触,通常工艺介质是有腐蚀性的,有的有很高的温度,而且都是承压的产品,所以使用一定时间以后,需要定期更换与维护,这就产生了稳定的循环需求。另外控制阀的应用领域近年也在不断得到扩大,如新能源、新材料、环保、工业安全领域的发展也需要实现自动控制的控制阀产品来替代传统的手动阀门,这些都为控制阀的行业发展提供了许多新的应用机会。从目前来看,在一定的行业与领域,智能自控基本能代表国内控制阀产品的前沿技术与质量。举个例子,2017年年中,在中石化组织的面向全国进行的四大类主要控制阀产品的公开框架协议招标中,智能自控以综合评分全国最好成绩赢得同行的肯定;在同期中石油的控制阀产品市场进入8个大类全国招标中,我公司又取得了名列前茅的好成绩,这就是我讲的我们公司在控制阀市场的位置。虽然公司的技术与质量在国外控制阀企业中占有较强的优势,但公司在整个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尚不足2%的;同时,因公司成立至今仅有16年的历史,品牌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机构投资者:控制阀行业近几年增速多大?公司增速如何?
沈总:初步统计,2014、2015、2016、2017连续四年国内控制阀市场都保持7%到12%左右的平均增速,并领跑GDP。这是由于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石化石油行业的转型升级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更新进步,推动了控制阀行业需求的变化与增加,从而形成了中高端控制阀产品市场的发展新时期。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控制阀的增速将继续保持一个较好的发展与增长趋势。公司一直秉承坚持走国产化的发展道路,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不断提升工业产品技术,广聚人才,优化管理,我们有信心在后续阶段保持一个较好的正常发展态势。
机构投资者:控制阀250亿的国内市场。如果按照高中低端这样来分的话,大概各自占比有多大?另外公司定位是哪样的市场?
沈总:从控制阀市场行业来分,产品应用分了中端、高端和低端三个产品层次。这三个产品层次实际上分起来很明显,这个市场大体在什么样的份额呢?这个很符合二八定律,从价值的80%来讲是中高端的,这个行业250亿的80%是中高端,而从数量上来讲又是80%在低端。所以很明显,控制阀的市场是一个被中高端垄断的市场,这是不争的事实。公司一直秉持的是国产化发展的经营理念。所以公司一直在中高端的市场在做产品、做市场。在去年中石化四个主要的国产控制阀的招标里面,公司取得三金一铜的成绩。在中高端的市场,这个也奠定了我们在这几年的市场位置。
机构投资者:目前中国的控制阀领域,国产化率其实是比较低,我们的国产厂商,尤其是高端的控制阀国产化,主要的机会会在哪,主要的困难会有哪些?
沈总:目前国内控制阀的市场还是被国外的品牌或者是合资的品牌垄断的,国内市场几乎有60%到65%是被国外品牌垄断的,留给我们国内控制阀厂家实际上只剩了三分之多一些。国内的控制阀如何来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在这个市场里得到发展,需要控制阀厂家从自身的技术提升、产品的优化、制造手段的不断的改善、人才的集聚这四个方面来入手。公司IPO就是借助于资本市场来提升我们的装备制造能力,同时集聚广泛的人才,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机会。我们将通过这个平台和机会提升我们的国产化装备制造能力,提升产品的技术,加快并逐渐缩小与国外先进同行的差距。
机构投资者:公司业务在华东,华北地区有所下滑,华中地区和华南地区则增长迅速,原因是什么?
沈总:公司的业务分布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因为我们既有固定的市场,也有根据市场的发展做了一些新兴的市场。像2016年、2017年,华东地区的业务占比从2016年的68.65%变成为2017年61.18%,确实下降了7.5%。华北地区2016年的13.62%占比变为11.8%下降了大概1.8%左右。华南地区从2016年占比的6.8%变化为8.5%,上升了1.7%,整个营业收入占比的变化也应该是在合理的区间。关于区域性业务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首先前几年在华东地区石油化工、新能源、环保等行业的发展确实比较迅速,行业的投资增长比较快。从近期来看,比如说华南地区,大型的石油化工能源,包括冶金等投资项目正在加大推进,加上华南地区许多产品与项目面临转型升级,因此期间增长占比相对较大。另外就目前来看,去年下半年华东地区的投资与技改,新能源、新材料等项目也已经进入了全面的新一轮的投资周期;目前从我们在手的订单中也可以看到华东地区今年的业务整个占比也在上升,其他地区随着业务的增长也在提升,这也是市场的发展趋势。
机构投资者:公司毛利率在制造业当中是属于相对较高的,达到了40%左右。请问未来毛利率是否会有下降的趋势?
沈总:公司的毛利率相对比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公司在控制阀领域长期坚持走国产化的发展理念,坚持在控制阀的中高端产品应用做市场,形成了较高的产品技术含量。公司将继续瞄准控制阀中高端的市场,在国产化的道路上发展产品、开拓市场,加快缩短与国外品牌的差距,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因此只要坚持这样的发展理念与经营之道,我们相信保持这样的毛利率应该是有可能的。
机构投资者:华东地区平均毛利是43.8%,华北是34.4%,华东只有27%不到。地区之间会差这么多?
沈总:对于同一类产品来讲,毛利率相差不是很大的,但是,对不同地区来讲,由于不同区域投资的项目实际上不是完全一样的。这种项目的差异性,产品要求也不一样,从而导致了毛利率的不一样。
机构投资者:募投的科技中心和年产一万套高性能智能控制阀项目目前进展到哪个阶段,项目建成大概能够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
沈总:目前募投项目的资金在项目中的合理调配已经完成。关于江苏智能一万套高性能控制阀的进展情况,这个募投项目前期的基建工作在近期将会进行最终的验收,一期工程的工艺流程、设备采购、生产运行的模具正在按照计划有序推进中,今年年底将逐步投入运行,公司的产能瓶颈届时将逐渐释放;同时,科技中心项目前期基建工作也将在近期进行验收,江苏智能项目届时投产以后我们的产能瓶颈,特别是供应链的瓶颈将会逐步打破,同时为我们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很好的保障和机会。科技中心的建设,就是要通过科技中心来带领或者引导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我想,科技中心的建设肯定在我们产品的提升、公司整体产品结构层次的提升等方面产生较大的助推作用。
机构投资者:公司2017年存货增长较快,达到87.7%,但是实际销售增长却没有这么多,请问公司目前有没有存货压力?公司的生产和销售模式是怎样的,以产定销还是以销定产?
张总:公司2017年期末存货增长87%,这是公司本期的销售订单增多,本期的生产经营处在生产过程当中的存货增加而引起的;公司原材料储备也有了相应的增加,尤其是产成品。这是因公司的行业和产品的特点决定的,公司是以销定产,公司取得合同以后按照合同的约定进行组织生产,然后分期交货。公司的销售是在将所有的合同项下的商品交付以后才确认收入,因此公司在2017年年末期末存货的余额相对较大。
机构投资者:公司现在大概科研费用占比有多少?您理想状态下科研费用占比达到多少?
张总:目前我们公司每年的研发费用占我们销售收入的比重接近4%,随着我们收入的增长我们也会不断地加大研发投入。
沈总:其实我心里有个想法,目前我们4%这个比例对于我们这样的企业来讲肯定是低的。2018年以后我们在科技方面的投入一定要超过这个数,我理想中是多少呢?我觉得一倍都不够,8%都不够。像我们这样的企业的产品是高技术性含量的产品,你要往中高端去走,必须是技术要投入,而且这样的投入实际上产出效率是明显的。所以我理想中的状态,我想至少要8%,现在太少了。
机构投资者:我们增加的订单对于我们在预计的2018年或者是未来三年里面,我们大客户的订单增长量会达到多少,大部分来源于大客户呢还是刚才提到的分散性的一些客户?
沈总:未来这几年我们还延续前几年的市场客户的布局。为什么延续,比如说我们前五大客户、十大客户基本上维持在前几年的平均水平。但是在2018年和2019年有一些变化,因为2018年和2019年我们有几个客户是国家特大型的项目,所以我们在2018年和2019年会有个别的一般客户变成一个较大的客户,因为这个装置特别大,项目特别大,可能在2018年、2019年这两年中我们前五大或者十大客户会又延续2014年、2015年、2016年这三年的模式。
机构投资者:像这一类超大客户,对后期的结算周期,会不会有什么影响?对于一些大小客户之间的结算方式,款项的方式和周期有没有什么不同?
沈总:大的客户项目周期一般相对要长一些,因为它的装置建设周期长,所以有些结算,比如说调试款等结算的周期要相对长一些,这是一个客观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