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深天马 A (000050) 2018-03-08
1、请简述公司主营业务概况,及现有产线的基本情况。
答:公司深耕中小尺寸显示领域三十余年,在技术、工艺、运营、客户和人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聚焦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消费品市场和以车载、医疗、POS、HMI 等为代表的专业显示市场的整体布局,并积极布局智能家居、智能穿戴、AR/VR、无人机、充电桩等新兴市场。公司经营管理的产业基地分布在深圳、上海、成都、武汉、厦门、日本等六地,拥有或正在建设从第2代至第6代TFT-LCD(含a-Si、LTPS)产线、第5.5代AMOLED产线、第6代AMOLED产线以及TN、STN产线。在欧洲、美国、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主要发达国家与地区设有全球营销网络和技术服务支持平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客制化显示解决方案和快速服务支持。
2、请问公司在 AMOLED 领域的布局情况如何?
答:依托上海天马在国内第一条第 4.5 代 AMOLED 中试线的技术积累和经验,天马有机发光于 2013 年底投资建设了一条第 5.5 代AMOLED 量产线,该产线已于 2016 年向移动智能终端品牌大客户量产出货,HD、FHD 产品现已量产。此外,天马有机发光投资建设的第 5.5代 AMOLED 量产线之扩产线目前处于调试阶段。武汉天马第 6 代 LTPS AMOLED 生产线已于 2017 年 4 月 20 日点亮,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推进产线量产,现正处于产能和良率提升阶段。
3、请问公司怎么看待 LCD 面板价格趋势?
答:AMOLED 技术将与 LTPS 技术成为驱动高端显示应用的双引擎。LTPS 及 AMOLED 产能的有效释放很大程度取决于各公司的综合实力。市场供求关系处于动态变化中,不同的市场,供求关系不一样,不同的产品结构,供求也会有区别。一方面,消费品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公司为了提升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必须不断进行产品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高技术附加值产品的出货占比;另一方面,公司规模化生产能力、运营效率和产品良率的提高有利于降低成本。目前,客户对公司高端显示产品需求强烈。公司会持续强化自身优势,积极把握市场机会,让自身做得更好。
4、请简要介绍公司在专业显示领域的细分业务。
答:公司进入专业显示领域已有 20 多年的历史,大部分都是世界 500强客户及其他知名品牌客户。专业显示产品主要应用于车载、工控、医疗、航空、航海、HMI、POS 等领域。在专业显示市场,随着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崛起和智能化变革,显示面板应用空间进一步扩大。专业显示市场的需求增长和技术升级要求显示面板企业具备持续稳定供货能力和彩色化、多屏化、触控一体化、高可靠性与高质量要求产品的配置能力。随着行车安全、车载娱乐、导航对显示屏需求的增加,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兴起,车载市场对显示屏的需求快速提升;同时智能网联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刺激车内显示屏向彩色化、多屏化、触控一体化发展,市场成长迅速。车联网无人驾驶的车载系统,通过定制的显示屏,异形或曲面,拥有流畅的显示及灵敏的触控功能等,能将用户的需求、使用体验与仪表盘系统实现无缝结合。工业品市场在物联网、工业 4.0 及人口老龄化的刺激带动下,智能医疗、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新零售、航空及航海等细分市场实现继续稳定地成长。
目前,公司已建立起比较优势和竞争壁垒,重点关注车载市场的快速成长,巩固工控、医疗、航空、航海等领域的领先优势,主动把握下游应用市场的发展趋势,积极投入资源不断提升全球市场份额。同时,随着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崛起和智能化变革,专业显示领域应用空间将会进一步扩大,公司也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投入更多的资源,将专业显示市场做大做强。
5、请介绍公司消费类产品与专显类产品的销售占比。
答:公司持续加大 a-Si 产线对专业显示业务的支持力度,专显业务销售收入将不断提升。
6、请问公司 2017 年度的营业收入及业绩情况如何?
答:2017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0.13 亿元,同比增长 30.51%;实现净利润 8.07 亿元,同比增长 41.82%(数据不含厦门天马及天马有机发光)。公司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7、武汉天马第 6 代产线刚性屏与柔性屏的产品比例如何分配?
答:武汉天马第 6 代产线兼具生产刚性屏和柔性屏的能力。中小尺寸是客制化产品,产线具体产品占比和产能分配将取决于未来市场及客户需求。
8、随着这几年产能的逐渐释放,未来全面屏可能更多会考虑采用柔性 AMOLED,请问公司在柔性 AMOLED 方面将如何布局?
答:柔性显示使用不易破碎的柔软材料基板替代易碎的玻璃基板,具有可弯曲、柔韧性高、体积轻薄、功耗低、设计自由等特性,将在智能手机市场得到大批量应用。此外,柔性显示的量产化应用也有利于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的市场拓展,根据 IHS 的预测,预计至2022年,将有超过1亿台智能手表配备柔性显示屏幕。未来,柔性显示还将随着智能终端应用领域的拓展而广泛应用。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 AMOLED 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技术挑战,尤其是柔性 AMOLED,如需尽快的实施新技术并应用于新产品并得到市场的认可,需要设备的制造工艺和材料的共同进步,也需要设备、材料、面板厂商的紧密协作。AMOLED 技术门槛高,产线从投建到稳定量产需要一定的时间,产能何时能够有效释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公司的综合能力。公司将根据市场、客户需求与特点强化自身优势,积极把握市场机会,让自身做得更好。
9、请问公司的客户情况如何?
答:在消费类显示市场,公司现已基本实现全球主流客户全覆盖,并成为诸多客户的核心供应商;在专业显示市场,大部分都是世界 500 强行业客户及其他知名品牌专业客户。公司秉承“与客户共赢,成就客户”的理念,致力于向客户提供稳定的交付、卓越的品质和优秀的服务,在与核心客户深度合作的过程中建立了高度的相互认同感,建立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
10、请问公司在AMOLED产线的蒸镀设备方面是否存在瓶颈?
答:公司坚持采购高品质的原材料及设备,从而有力保证后续产成品的品质,在AMOLED产线的蒸镀设备方面没有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