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晨光生物 (300138) 2018-03-27
公司 2017 年整体经营情况介绍:
2017 年公司主营业务没有发生变化,天然植物提取物产品类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全年营业收入 27.7 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4 亿元,同比增长分别 29%和54%。公司主要产品辣椒红和辣椒精销量分别增长了 24% 和 70%,其他小品类如香辛料提取物、营养和药用类的提取物,包括甜菊糖也实现了快速增长。番茄红素加工和产业化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公司获得的第二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在 2017 年,公司在持续打造和积累现有产品竞争优势的同时,根据以往的发展经验和后期的发展规划,总归出 “三步走”的公司发展战略:第一步通过十几年的发展、技术积累和工艺技术创新,把辣椒红色素做到全球第一,在天然色素行业有了一定的行业地位;第二步继续发挥公司大规模、低成本的优势,同时结合植物提取物有效成分提取的技术优势,来实现产品的相关多元化。通过打造十个左右的世界第一产品,来建设成为世界天然提取物产业基地,这是第二步的发展目标,也是目前这几年在做的;第三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提出目标,利用现有的提取和分离技术优势,包括公司在检测和中试转化中的能力,未来希望去做保健品和中药提取领域,通过这两类业务,争取进入大健康产业。
1、2017 年第四季度植提物收入增速和毛利率均没有前三季度乐观,主要是什么原因?是不是跟 16 年第四季度产品价格高基数有一定的关系?
17 年第四季度与上年同期相比,产品销量是增长的,收入增幅不大主要由于原料产品价格的降低:辣椒精 17 年末按有效含量计算的价格约 15 万/吨,2016 年末约为 24 万/吨,价格降低了不到 40%;叶黄素跟去年同期比,价格也是稍微下降的;辣椒红的价格也下降了 12%左右。毛利率下降是由于 17 年二季度开始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所以产品下半年也降价了,辣椒红下半年毛利率下降。
2、2017 年第四季度价格的下降原因是去年采购原材料的价格比较低?
是的,产品价格下降主要是因为 2017 年印度原料价格大幅下降,产品价格也对应下调,但辣椒精的毛利率 17 年比 16 年要高。
3、近几年研发支出较大,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从原材料来看,公司很多产品都是以植物为原材料,属于农产品加工范畴,但实际上从产品的终端应用角度来看,公司的产品主要是用于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配料,营养和保健品的原料,更接近于食品添加剂和营养膳食补充剂这个方向,包括公司未来产品的整体规划,更加倾向于保健品和医药类的应用领域,属于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领域。公司虽然是以农产品为原料,但是整个产品的加工过程,更多的是提取和分离的技术,与传统的农产品加工技术是有区别的,为此公司每年在研发上均有较大比例的资金投入,以确保在行业内的技术持续领先。2017 年主要的研发项目更多集中在营养和药用类的提取物上。比如甜菊糖项目,其主要应用于甜味剂,是作为天然来源的食品添加剂来替代蔗糖,热量低,应该说代表了未来的一种消费趋势;番茄红素的精制工艺,主要的应用市场是保健品,它可以预防前列腺疾病并且抗氧化效果好;叶黄素的开发以及姜黄素,这些也是应用于保健品领域。当然,后面还有很多其他的研发项目,这些产品的主要研发方向,都是基于营养和保健类的提取物,是公司未来的主要发展领域。
4、请问 17 年第三、四季度存货减值冲回的原因?一是 16 年印度辣椒籽的减值,由于 17 年下半年价格回升冲回 800-900 万元;二是三季度后由于棉籽类产品价格回升之前计提的减值冲回。
5、请介绍一下公司产品的定价机制?请问公司市场份额较高的辣椒红和辣椒精产品的定价权?
关于定价机制,公司所处的是植物提取物行业,行业本身有一定的技术壁垒,但是门槛不是特别高,决定了很多产品的价格形成完全是通过市场机制传导出来的。因为行业的竞争者比较多,所以说产品本身的毛利空间并不是特别大,当毛利压缩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产品的价格就会根据原料价格的波动而波动。所以,目前公司主要的产品包括辣椒红、辣椒精、叶黄素产品的价格,都是根据原料价格的波动而波动的。但可能在实际销售的时候,产品价格波动会略微滞后于原料价格的波动。但是长期下来最终是要回归的,因为像原料价格降价,假如加工周期有一两个月的话,可能一两个月之后,再考虑上库存的一些影响,市场的价格就会传导过去,这是它的定价机制。公司的辣椒红市场份额已经超过 50%,辣椒精目前市占率有三分之一,相对来讲市占率是比较高的。因为植提行业内的企业都比较小,单个产品的市场规模不大,所以行业里可以出现集中度比较高的企业。公司长期的目标是辣椒红要做到三分之二以上。市场格局应该形成以公司为主导,2-3 家特色企业为辅的竞争格局。
由于产品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尽管公司市占率很高,产品定价策略是上、下游及同行关注重点,但公司产品定价仍以原料价格加合理加工增值为主。主要的价格或毛利差异是我们综合成本、技术优势同竞争对手的差异。作为龙头企业,我们有义务维护品类的市场稳定。
6、公司辣椒红毛利率 20%,辣椒精将近 40%,可以介绍一下其他竞争对手的盈利情况吗?
辣椒红和辣椒精,虽然都是辣椒出来的两个产品,但是竞争格局不太一样。(1)公司辣椒红主要的原料产于国内新疆地区,全球主要的辣椒红色素生产企业也集中在中国。目前从原料来看,公司的原料采购和同行的原料采购成本基本相同,但在生产加工端,从生产得率、生产费用综合来看,大概能低 3-5 个点。因为公司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都比同行要高。比如公司在新疆的一条线,大概日加工能力在 500 吨,但是同行一般的加工能力是在 50 到 100 吨的水平。单从加工费用和得率上,就有一个比较大的差异。再加上公司的市场规模优势,叠加起来更为明显。(2)辣椒精毛利率上半年较高,是因为印度原料降价,但公司生产周期比较短,加工速度快,市场产品价格降的较慢,所以上半年的毛利率比较高。辣椒精合理毛利率应该在 30%多。辣椒精毛利率比辣椒红高。辣椒精主要竞争对手是在印度,辣椒精用的主要原料是以印度辣椒为主,公司的竞争对手主要也是印度的企业。原料收购端,公司与竞争对手的成本是差不多的。但是公司在印度建厂之后,开创了新的收购模式——厂区内收购,就等于说市场的那一份利润由公司和农民共享、分成了,这是公司的一个优势。
最主要的优势是提取加工技术。辣椒精综合下来比印度的同行大约能高 8%-10%。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未来也不排除主动降低毛利,来进一步压制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
7、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所需的原料采购季节性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大,每年的经营性现金流量都为负数,未来随着产品品种的增多,怎样去解决收购资金的问题?
因为存在季节性采购的问题,公司一般一到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都是正的,到第四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就变为负。主要是因为公司经营规模持续扩大,季节性应用资金增长。运营资金除了有一部分自身积累外,其他的是公司通过银行贷款解决的。因为资金紧张是季节性的,所以这几年每年都是提前做融资计划,包括融资机构也不一样。长期合作的是一些政策性银行,如农发行、进出口银行,这些金融机构的融资用的时间稍微长一些,利率也较低。到四季度阶段性用款时,会与一些城商行、股份银行合作,其贷款的速度快,资金灵活、成本稍微高一点,大概能上浮 20%-30%,但这种使用周期短效率高。这样通过与不同的金融机构合作,时间长短期搭配,就解决了短期的流动资金需求。
8、某一个时间段现金流会变成正数吗?
从存货结构上来看,棉籽业务的现金流几乎已经平衡,植提板块 17 年是负的,主要是因为辣椒甜叶菊等植提原料采购量增加,导致库存增加了 4 个亿,这是影响 17 年经营性现金流的一个主要原因。2018 年正常的话,辣椒提取物这一部分的经营现金流就会回正,因为 2017 年印度辣椒价格处于低位,公司增加了一部分战略储备,采购了 6 万吨的辣椒(正常年份采购约 2-3 万吨)。但长期来看,只要公司不断地去增加新产品,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季节性资金需求仍会比较紧张。
9、请问公司目前的辣椒红、辣椒精、叶黄素以及甜菊糖的价格和去年相比是什么情况?2018 年这些产品的价格走向?
辣椒红 17 年较 16 年的价格略有增长;辣椒精价格下降了约 40%;叶黄素 2017 年价格略降低;甜菊糖 2016 年做的规模比较小,价格相对来说稍微高一些,大概就是 200多元一公斤,17 年整个公司放量之后,售价趋于稳定,大概是 170 多元一公斤。辣椒红 2018 年的价格可能会稳中略降;辣椒精的价格会逐渐回升, 2017 年除了公司之外,印度的生产厂商也进行了一部分战略性库存,所以尽管原料价格已大幅上涨,但辣椒精价格不会同比例上调;甜菊糖价格目前环比基本未变化。
10、请问在云南投资建厂后,今年叶黄素的原材料供应量会不会大幅提升?
2018 年公司准备在云南建设原料基地,计划发展 3 万亩,在新疆喀什公司有 10 万亩的基地,再加上印度也在进行万寿菊花的种植和加工。这样整体算下来公司叶黄素供应量充足,2017 年公司叶黄素(含保健品级)销量超 2.5亿克,2018 年将以提高市占率为主。
11、去年以低价采购的 3 万吨辣椒原材料会在今年全部消化掉吗?毛利会不会有大的提升?
随着公司收入的持续增长,公司战略性库存会被消化掉,但这是一个逐步的消化过程,因为新的一年还会采购新的原料。辣椒红的整体战略库存增加得并不是很多,还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毛利会增长,但不会大幅增长。
12、公司的产品比较多,请问有哪几个产品可能在 2018年作为主要的收入拉动产品?
目前公司产品还是以辣椒提取物作为销售收入的主要来源。未来 1-2 年时间里,辣椒提取物的地位不会发生变化。但是公司有很多新的产品可能增速会比较快,如叶黄素,2017 年销售超 2.5 亿克,2018 年以提高市占率为主,销量增速预计会快一些;花椒提取物,2016 年的销售是三千万左右,2017 年是六千多万,2018 年也是定了一个比较高的内部考核增速,希望每年能保持三四千万、四五千万销售的增长;甜菊糖的增速可能不会像 2017 年这么快,2016 年甜菊糖相关产品销售大概是三千万左右,2017 年将近一个亿,因为 2016 年为别的公司代工产品,2017 年全部为自产自销,2018 年将会持续放量。其他储备的新产品,可能目前的市场量和销售额不大,但是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