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海格通信 (002465) 2018-03-29
一、参观海格北斗产业园展厅、海格产业园展厅
二、公司经营情况介绍
公司于2010年8月31日在深圳中小板A股挂牌上市,是国内军工整体IPO上市第一股,也是广东省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功的七家示范单位之一。行业内用户覆盖最广、频段覆盖最宽、产品系列最全,公司是全频段覆盖的无线通信、全产业链布局的北斗导航装备的研制专家,是电子信息领域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1、2017年业绩情况及2018年业绩预告
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52亿元,同比下降18.61%,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93亿元,同比下降44.68%。其中,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15.99亿元,同比增长23.06%。公司年度经营效益同比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
(1)无线通信及北斗业务受国家军队体制编制改革、行业周期性等因素影响,特殊机构用户订货延后。
(2)公司研发费用投入加大。2017年研发投入6.46亿元,同比增长23.07%,主要用于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兼容北斗三号民用体制的高精度基带芯片、大S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高等级飞行模拟器、综合终端(含自组网技术)、软件无线电等关系到未来3-5年中长期发展的大项目。公司2018年一季度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比上年同期增长20%-50%,拐点上行趋势明确。营业收入方面,军改落地后用户装备采购合同陆续签订与实施,母公司军品业务收入开始恢复性增长;另一方面信息服务、航空航天业务板块子公司收入稳步增长也带来了补充。营业收入增长带来净利润的增长,整体来看公司2018年一季度经营业绩快速增长。2018年2月,公司公告控股股东广州无线电集团拟增持不超过10亿元。控股股东拟强势增持,彰显对公司的发展信心。
2、公司各板块情况介绍及未来发展规划
公司积极应对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军队体制编制改革带来诸多不确定性的压力,紧紧围绕“直面市场、锐意变革、夯实基础、贴近客户”的年度经营管理主题,主动实施变革,系统策划、纵深推进、多点突破、开源节流,务实推进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各业务板块方面:
【无线通信】:公司面向新一代天、空、地、海一体化网络建设,重点跟进无线网的宽带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原有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二代卫星通信基础上积极推进综合终端、数字集群、天通S卫星终端、卫星宽带移动通信产品开发,进一步巩固了“用户覆盖最广、频段覆盖最宽、产品系列最全”的竞争优势。
【北斗导航】:公司进一步夯实了“芯片、模块、天线、终端、系统、运营”的全产业链布局竞争优势,紧跟北斗系统应用和北斗三号系统建设的步伐。实施“1+2” 布局:“1”指高精度为核心的关键技术及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2”指军民应用两大领域。军用方面,继续巩固订货份额第一地位,争取更大份额,抓住一带一路发展契机,拓展北斗海外应用,突破北斗三号核心技术,掌握技术体制,研制芯片,为后续市场竞争奠定优势;民用方面,抓住窗口期,重点是布局高精度终端、芯片化推广应用。构筑基于北斗精准时空大数据的智慧综合服务系统,突破智慧城市市场。
【航空航天】:随着我国低空开放及其相关联的通航市场将提供广阔的市场商机,给公司模拟仿真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公司将进一步构筑军用模拟仿真业务(VR)的龙头地位。公司旗下子公司摩诘创新经过多年的科研投入,成功研制了国内第一台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军用高等级飞行模拟器并获得首个军工重大合同,突破了我国高等级飞行模拟器研制的技术难题,填补国内空白。公司积极拓展以高仿真技术为基础的军用训练模拟器市场、民用飞行模拟市场、国防爱国教育市场、网络游戏市场等领域。同时,公司打造在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领域的品牌形象,致力于成为具备行业领头地位供应商;并完成了对西安驰达飞机的收购,布局飞机复合材料、飞机零部件制造业务,大力拓展航空航天市场。
【软件与信息服务】:子公司海格怡创是国内第二大通信服务提供商,2017年开始抢占5G网络工程建设订单。2017年12月底中标中国移动2018年至2019年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服务项目7.4亿订单,项目包含了中国移动5G设备的安装,是海格怡创参与运营商5G建设盛宴的开端,为海格怡创在5G时代的业务拓展奠定了基础。海格怡创现正积极储备5G网络建设的工程建设、网络代维等技术,针对5G运维,正储备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附加值网络运维服务技术。在继续保持国内领先的技术服务能力和企业运营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通信服务业务的全国布局。
自2017年10月以来,公司接连获得军工重要合同订单,合计超过10.7亿元,约占公司2017年度经审计营业总收入的31.92%,再次体现了海格通信的行业领先地位,更进一步验证了军改落地后军工订单出现全面恢复性增长的逻辑,对以军工、军民融合为主营业务的海格通信来说预示着重大的发展机遇。2017年是公司上市以来业绩的“波谷”,随着2017年底军改落地,订单重启,特殊机构用户国防装备采购恢复性增长,业绩拐点基本确定,2018年相关业务预计全面回暖。“十三·五”前两年的信息化装备采购计划延后,“十三·五”后三年国防信息化装备采购将迎来良好的发展空间。
三、互动交流环节
1、公司2018年装备订单进展情况如何?
答:在党的十九大以后,新的中央军委成立,装备订货的决策模式已正常化,后续装备订货将陆续释放。在新成立的陆军市场已经进行的统型产品竞标中,公司已全部入围,并处于领先的位置,为后续新一代信息化装备订货争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公司在民用航空领域的布局情况?
答:一是公司从四年前瞄准民航业务,根据民航通导设备的需求,成立了海格云熙公司,主要围绕民航通导设备的研制。目前已获得9个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使用许可证,包括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首个“国产甚高频地空通信共用系统”正式使用许可证,公司技术水平与国外厂家相当,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二是公司去年收购西安驰达飞机,主要为飞机主机厂等提供金属零件、复合材料零件等加工制造和部件装配,具备一定的地域和专业优势。2017年经营业绩较好,未来两年的市场订单充足。目前驰达飞机正在与国内外飞机制造商开展业务合作。三是模拟仿真业务方面,摩诘创新成功研制的国内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的军用飞机高等级飞行模拟器,突破了我国高等级飞行模拟器研制的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未来三年预计还会有一定量的订货需求。
3、目前大型军工央企的产业链整合对于公司是否会存在压制效应,公司如何应对?
答:可以预见军品市场的竞争会逐步放开,但在未来几年大的格局不会改变,军工业务在一些特定领域具有一定的门槛效应。对于用户需求的理解、掌握和消化以及真正做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目前公司也做产业链的延伸、领域的拓展和用户界面的不断纵深。公司时刻关注未来的发展趋势,主动迎接挑战,一方面夯实技术基础,朝着认准的方向坚定的走下去;二是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与央企集团的合作,实现共赢。
4、公司在北斗行业中的优势?
答:主要优势有:
(1)公司秉承悠久的军工产业历史,具有60多年的无线通信、导航定位研发与生产经验,是国内军用无线通信行业龙头企业。
(2)公司突破核心技术,掌握技术体制,拥有北斗“芯片、模块、天线、终端、系统、运营”的全产业链研发与服务能力。
(3)在北斗行业中,各厂家盈利能力差别很大。公司北斗产品完全自主研制,在行业中最大的竞争力是产品的自主性以及盈利能力的比较优势,并以此支撑科研的高投入,使得公司能够在下一阶段的竞争中继续保持技术领先。
(4)中国发展自有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国家战略,公司的国资控股上市公司背景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
(5)公司是国家发改委支持的广东省“国家北斗产业园区创新发展专项”任务建设的主要牵头单位。
5、北斗业务方面,公司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情况?
答:公司在北斗业务方面一直与很多高校维持长期的合作关系,例如国防科大、清华、上海交大、北航、哈工大等国内一流高校。公司目前在业内有着最大的一支研发团队,做好核心技术的突破,合作成果的消化,产品研制的应用和推广。
6、公司是军工板块重要的权重股,目前军民业务比重?
答:受国家军队体制编制改革影响,公司2017年军品业务收入有所下降,导致民品业务占比上升,目前的军民业务比重大约为35%:65%,预计2018年会有新变化。
7、公司近期的卫星通信业务情况?
答:2017年几大兵种陆续在做研制改进,预计2018年上半年结束,2018年预计会有较好的订货预期。卫星通信业务下一步工作重点是根据用户提出的要形成一揽子的使用需求、联合作战等要求,梳理出共性,形成一体化的总体设计、一系列的通信传输标准和一致性的消息处理,以满足一定量的应用场景。
8、公司未来会在哪些领域加大投入、在哪些领域减少投入?以及如何加强对新收购子公司的管理?
答:公司的业务发展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未来公司会继续围绕“无线通信、北斗导航、航空航天、软件与信息服务”四大业务板块进行梳理和分析。通过“企业是否有持续的盈利能力”、“领域是否有足够的市场空间”、“企业是否有竞争力能够获得份额”、“与主业的关联性”等维度进行研判,对现有业务和新业务做“加法”或“减法”的依据。公司在去年已经提出要建立母、子公司在专业上、市场上和地域上的协同,今年会加大力度去推。公司将通过整个集团内部的协同,提高资源利用率,控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