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东江环保 (002672) 2018-03-30
主要交流内容如下:
一、2017年经营情况回顾
经营业绩: 2017年公司实现营收31亿元,同比增长18.44%;扣非归母净利4.6亿元,同比增长22.23%;年末总资产达到92亿元,较年初增长约12.83%;归母所有者权益37亿元,较年初增长约13.38%。
核心危废主业快速拓展:环保税法、“新危废名录”等环保政策法规加速释放了危废处理需求,但同时公司也面临很多特殊情况,比如安全生产特别防护期、环保督查持续加严等。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公司较好完成业绩目标,核心业务也实现快速增长。无害化和资源化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比增长43.7%,营收占比超75%,毛利占比约为80%,体现出其核心业务地位,是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无害化业务:实现营收11.7亿元,同比增38.4%。公司积极抓住机遇开拓市场,在期客户突破两万家,客户数量同比增长40%,平均价格也有一定增长。
资源化业务:实现营收11.8亿元,同比增长49.3%。市场需求回暖、金属价格上升,公司资源化产品销量、价格均有所提高。由于竞争加剧、原料与人工成本提升等,毛利率同比略有下降,公司通过持续的费用管理,有效控制毛利率保持合理水平。
环境工程及市政业务:环境工程业务开拓顺利,收入上涨14%,达到2.7亿,签约合同金额约4亿元,包含多个危废EPC工程项目等。市政业务因福永污泥项目停运,收入较去年下降。
产能利用率情况:无害化实际处理量是47万吨,总体利用率为64%。其中填埋业务是满负荷的,还有部分应急处理的需求;焚烧业务的产能利用率超过90%,达到了非常高的利用率水平。物化业务方面产能利用率47%,主要是一部分前期规划的产能因后期当地工业结构调整,使得产能和市场需求没有较好衔接;且物化产能占比较大,实际投产需要开拓市场、产能爬坡的过程,总体来讲属于正常范围。
毛利率变动分析:无害化业务毛利率小幅下滑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公司加快项目建设,珠海永兴盛、湖北天银等陆续投入正式运营,由于项目在试运行时期需要调试生产,导致运营效率较低、单位废物处理成本较高。其二,公司开展对现有产能的技术改造,技改投入导致固定资产摊销成本上升。其三,安全生产特别防护期内政府检查较多,影响连续运营效率,而开机停机也增加运营费用。其四,化工原料价格上涨、各地用工成本均有上涨。其五,华东华北区域工业结构偏重工业化,产废成分普遍包含高氯、高硫、高氟等,预处理成本、焚烧出渣率及填埋成本均高于华南地区,对整体毛利率也有影响。预计2018年市场保持高景气度,产能设备在技改之后能够保持连续稳定运营;同时公司通过继续加强生产管理、费用管控,预期未来毛利率能够维持稳定。
二、业务发展及趋势:
围绕危废核心领域,开拓优质项目:公司收购佛山富龙环保、河北曹妃甸等优质项目的股权,签约四川绵阳危废处置项目,这些项目建成后合计能够新增资质量51万吨,为公司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积极推进危废重点项目建设:公司相继建设完成湖北天银、珠海永兴盛、东莞恒建等项目;同时推动江西东江、衡水睿韬、潍坊蓝海、仙桃绿怡、福建泉州及南平等项目建设。截至2017年底,公司危废资质总量达到160万吨,其中无害化占比超过一半。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17年公司投入1.6亿元用于技改等研究发展事项,较去年增长23%,技术水平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实现废硫酸、废磷酸的资源化应用。下属子公司新增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新增专利授权41项。
及时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开展战略合作:公司分别与海螺创业、韩国德山实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中与海螺创业的合作处于沟通立项阶段,双方业务互补、合作共识明确,有希望推进项目落地。与韩国德山合作主要是针对光电产业产生的新型废物处理技术,与其合作能够促使公司快速获取光电行业有关溶剂的研究利用技术并形成产能。
进一步扩大危废产能规模:公司将继续围绕危废主业开展各项工作,全力推进各项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提高专业运营能力。目标2018年落实新增危废资质量约70万吨,其中大部分为无害化资质;总资质量达到220万吨,其中110万吨为无害化资质。
业绩指引:2018年预计实现营收41亿元,同比增长32%;归母净利润5.7亿元,同比增长21%。到2020年,危废产能资质量达到350万吨。
三、投融资及其他
积极创新融资模式:完成深交所的首单绿色公司债以及首单PPP项目资产支持证券,实现9.2亿元的融资,获评深交所“优秀固定收益产品发行人”奖项。
授信额度充足:目前公司的银行贷款额度充裕,尚未使用的授信达92亿元,其中短期借款额度27亿元。
整体利息率改善:目前公司的短期贷款、长期贷款利率同比均有下降,利息率处于较好的水平。
负债率合理:公司有息的负债总额35亿,负债率约为52%,相对行业来讲属于一个比较健康的负债率水平。
积极推进非公开发行:增发的募集资金投向大部分投入危废项目建设和技术改造,公司将加快推动进度,争取2018年下半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