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汉威科技 (300007) 2018-04-03
一、参观公司展厅及部分生产车间
到访人员参观公司展厅,了解公司产品与产业发展沿革。
二、互动交流
1、请介绍一下公司的发展历程。
答:1998年9月11日,董事长任红军与其他几位创始人创立了汉威科技。成立之初,公司的主营业务为传感器的研发、生产与销售。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公司开始于2003年进军毛利率更高的仪表行业。2006年,公司开始了进入仪表的应用行业,如市政燃气、工业安全等行业。2009年,公司成为国内首批、河南省第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上市之后,公司依靠“内生增长+外延并购”的路径,深化落实“以传感器为核心,做领先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发展思路,形成了智慧城市、智慧安全、智慧环保和智能家居四大物联网应用领域。未来几年,公司会不断夯实现有业务市场,加强市场开拓力度,并积极布局云平台顶层设计,落实大数据、云计算在四大应用领域的应用,逐步成为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与数据服务商。
2、请问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汉威科技与竞争对手相比,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在汉威科技的竞争力具备稀缺性与不可替代性,具体体现在“完整方案”与“行业沉淀”两个方面。首先,汉威科技提供从源头到末端、从数据采集到大数据分析、从信息化改造到运营的完整物联网解决方案,服务半径大,业务覆盖广,在市场上具备稀缺性;其次,汉威科技历时20年发展,旗下诸多子公司均在行业中发展了20年,具备充分的智慧市政、工业安全、数据平台等领域的行业沉淀,拥有与时俱进的研发团队和丰富的市场经验,协同作战能力较强,具备一定的不可替代性。未来公司将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积极与战略伙伴开展业务合作,同时响应政策号召,实施创新试点。
3、请问阿里巴巴为何选择公司作为首批合作伙伴,合作将采取何种方式进行?
答:阿里巴巴重视在智慧城市垂直领域具备行业优势的合作伙伴,曾多次来公司磋商。公司在市政、环保等领域的行业积淀与阿里巴巴的云计算能力形成互补,未来公司有望与阿里巴巴共同承接物联网类项目,公司提供行业领先的硬件产品及解决方案,阿里巴巴提供行业领先的云平台及大数据支持,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物联网服务。
4、请问公司传感器是否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相关业务?
答:公司研发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相关传感产品,并有一定局部应用,未来将持续加大该类业务研发与推广力度。
5、请问如何看待公司每年的非经常性损益?
答:公司的非经常损益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管网配套费,公司合并供水公司、供热公司后,平均每年收到管网配套费近亿元,该部分属于公司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将在未来15年内分期确认进入“其他收益”,事实上,很多供水公司在这里都是直接计入收入的,虽根据会计准则公司将该部分列为非经常性损益,但实际上在管网配套费上的收入具备可持续性。
6、请问未来公司发展的亮点和爆发最有可能在哪些领域?
答:相比较而言,公司在传感器、智慧市政领域的发展机会更大一些,传感器未来几年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速发展,同时公司正在积极推进部分区县的智慧市政领域总包类项目,未来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7、请问公司的智慧市政业务的行业主线是什么?
答:汉威科技的智慧市政行业主线是基于燃气、热力、水务行业的安全运营及信息化打造,致力于从源头到末端的管网运营及安全伴随的智慧化业务,通过挖掘数据为用户提升运营价值,提供安全运营的决策依据。目前已经打造了相应的智慧燃气、智慧热力、智慧水务标杆项目,实现了运营可视化管理,为传统行业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增效提绩效果显著,将持续发挥行业示范效应。
8、请问公司在物联网通讯层的发展进展如何?
答:通过早期与电信进行的相关合作,公司目前NB-IoT模块已经形成落地应用,部分数据已经开始上传。同时公司与中兴、华为等通讯设备合作伙伴在近期均进行了若干对接,在集成通讯技术的同时,注重渠道的创新发展。
9、公司年度报告中的收入分类中传感器收入是否包含内部销售?是否包含终端智能仪器仪表收入?
答:不包含。公司披露的传感器收入是抵消了内销后的数据,即仅作为元器件的单一传感器产品的业绩情况。而以传感器为核心元器件的智能仪器仪表收入未包含在传感器收入中,列支在行业系统解决方案收入中。作为细分领域龙头,公司几乎所有产品及服务均离不开前端传感器的数据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