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启迪桑德 (000826) 2018-04-09
一、2017年度公司总体业绩情况
1、收入和净利润概览:2017年年末公司总资产333亿元,同比增长45%;净资产148亿元,同比增长80%。资产增长主要原因:1)业务增速带来资产增量;2)2017年8月份完成定增。主营业务收入93.58亿元,同比增长35.3%;归母净利润12.51亿元,同比增长15.7%。17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27元,基本每股收益与归母净利润增速不匹配,差异主要来自于每股收益扣除了永续债的影响数。
2、收入结构改善:环卫服务占比19%;再生资源处理业务占比19%;设备制造、固废处理、水务运营占比28%;传统的固废市政施工业务占比34%。环卫服务、再生资源、固废运营及水务运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逐年提升(目前这四个板块运营收入的占比是45%)。
3、财务状况稳健:2017年总资产的规模、资产负债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得到改善。目前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资产负债率为54.77%(2016年末为64%)。应收账款的结构:期末的合并总额为38亿元,包括再生资源的国家补贴资金20亿,应收账款的可回收信用风险处于可控范围。
二、2017年度各板块业务情况:
1、固废领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生活垃圾填埋项目、医废、危废、生物质还有固废的PPP项目。1)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处理规模总量占比、项目在建和运营数量最大,目前处理规模为2.3万吨/天,27个在建项目,2017年末总共投入运营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有9个,德惠、魏县、临沂、亳州、沂水、重庆、临朐、开县、临清等;2)餐厨项目在建16个,运营4个;3)填埋、医废、危废等项目总共20个左右;4)从2016年布局PPP项目,目前在建项目8个。
2、水务业务:市政污水处理(接近180万吨/天)和市政供水(70万吨/天左右),共有32个运营项目。
3、环卫业务:是收入结构转变的来源和未来战略布局的一个方向,2014年开始布局,截止2017年年末,履行的环卫合约总数为487项,年度合同额为23亿元,项目运营期的合约总额为313亿元(包括所有短期、长期、特许经营期的合约)。
4、再生资源业务:电子废弃物处理规模全国第一,年资质拆解能力为2300万台/年左右,此外,还有循环产业园建设、报废汽车、危废、再生塑料产业的布局。目前运营项目15个,在建项目6个。
5、环保设备研发、制造、装备基地:由湖北合加负责实施,2017年湖北合加装备的收入是8亿元,净利润6400万。
6、市政施工:工程收入30多亿,有一部分是BOT,有一部分是PPP项目,BOT的毛利率在30%左右,PPP项目的毛利率比BOT偏低,故拉低了整体的毛利率。
三、未来环卫业务的发展规划及示范项目进展
1、未来环卫业务的发展规划
2017年业绩的特色在于为今明两年的爆发打了很多的基础。主要有以下几点:1)应收账款,包括财政部的20亿补贴,及其他应收账款,在同行业内公司目前的应收账款的债务结构是合理的,可回收信用风险处于可控范围;2)运营服务收入超过施工,在同行在是比较显著的。以运营为主打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了环卫上。
2、蚌埠市环卫项目的进展以及公司两网融合战略的推进
蚌埠项目做的还不错,效果明显。但是蚌埠的情况是把整个城市覆盖了,所以网络的融合会好一些。蚌埠的模式也在其他如淮南等地区实施。公司有专门的再生资源部和增值业务服务团队,指导不同业务部门开展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需要点时间。
3、蚌埠项目的可复制性和示范效应
公司环卫板块的创新业务从17年上半年开始的,目前是依托于环卫基础服务以及再生资源的两网融合,这个也是公司未来在加强资源和传统环卫运营服务所嫁接的两网融合的一个核心业务。目前项目创新业务是在蚌埠开展,目前有接近80多个社区。至于为什么这个核心业务最开始选在蚌埠,主要因为我们在蚌埠的环卫基础服务覆盖到了整个蚌埠全区,包括它的五区一县。
四、PPP项目情况
目前在建的PPP项目一共是八个。2017年PPP项目应该是只有十多个亿,其他的都是公司原来成熟的BOT。截止到17年末已经签的固废水务,还有市政的PPP项目总量是89亿。BOT及PPP项目开展目前在前端土建阶段,随着主体工程的逐渐开工,利率会有所改善。
五、未来业绩增速的展望
公司一直在思考环保公司的未来何去何从。我们希望公司能做出自己的特色来,打造成一个不依靠工程,主要靠环境服务业的概念,去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会摆脱像现在大家认为是工程公司的感觉。所以我们提前布局环卫和再生资源。现在看来,我们的布局也看到收入的规模,并且趋势会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