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横店东磁 (002056) 2018-04-12
1、公司第一季度的业绩预报给大家很大的信心,请问公司三大主营业务板块中,具体会有哪些亮眼的业绩增长?
答:与2017年相比,2018年公司三大主营业务都会有比较亮眼的成绩。磁性材料,如果国际形势没有大的变化,会有较好的增长幅度;太阳能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资力度,也会有较大的增长幅度;新能源电池增长幅度也会大,一方面是因为该板块2017年基数低,另一方面,公司将通过动力电池和非动力电池市场同步开发,以增加新能源电池板块的收入。
2、公司出口的营业收入占比有30%左右,中美贸易战会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答:公司产品出口以欧洲、日本、韩国等地为主,对美国销售产品主要为磁性材料,且出口额较小,所以对公司业务影响程度较小。
3、2017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远远超过净利润,是什么原因?
答:2017年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8.32亿元,公司净利润为5.78亿元,差异2.54亿元,主要原因是2017年度固定资产折旧2.82亿元。
4、磁性材料的销售量增长低于销售收入增长,请说明原因?
答:公司对外披露的磁性材料销售以吨为计量单位,随着客户对产品性能要求的提高,公司的产品向小型化、片式化发展,但单个产品的价值则相应提升,所以会出现销售量的增长低于销售收入的增长情况,这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5、公司磁性材料产业中永磁、软磁铁氧体的营收结构是怎样的?
答:永磁铁氧体的收入占比比较大,超过软磁铁氧体。2017年,永磁铁氧体的销售收入是14.9亿元,毛利率为33%左右,软磁铁氧体的销售收入是9.5亿元,毛利率为30%左右。
6、公司磁性材料的销量能否进行拆分?
答:2017年度,公司永磁铁氧体销量10.7万吨,软磁铁氧体是1.8万吨,塑磁0.84万吨。
7、铁氧体磁性材料随着体积的变小、单价的提高,未来和稀土磁性材料是否会在某些领域形成竞争?是否会形成替代?
答:铁氧体磁性材料和稀土磁性材料始终会存在一小部分竞争,但不会形成替代。因为,铁氧体磁性材料和钕铁硼无论在生产工艺、生产成本、应用领域上都存在本质的区别,比如在生产成本上,钕铁硼会高出铁氧体很多倍;在应用领域上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电梯等方面始终会用钕铁硼;而在微波炉、家电和汽车内部的很多电机都会运用铁氧体。另外在应用环境上钕铁硼的耐高温系数比不过铁氧体,且在潮湿、盐雾等不良环境下亦不好使用。
8、公司在无线充电业务方面的特色有哪些?能否介绍一下未来客户培育与拓展计划?
答:公司有较好的技术储备以及高端客户市场。未来随着无线充电应用领域如消费电子、汽车、家用机器人、医疗等领域的拓展,应用于无线充电业务的磁性材料需求必定会不断增加,公司新客户的拓展和数量的增加亦会得益于此。
9、磁性材料各产业应收款占比?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板块已有订单情况及市场预计?
答:公司一直以来对应收账款的管控都比较好,因此各业务模块的应收款占比均不大。因涉及商业保密原则,公司对具体客户和具体订单情况不便对外做详情分析。
10、无线充电业务前景,软磁与纳米晶材料优劣势比较?
答:各有优劣势,包括材料的特性、成本都不一样,目前主流企业采用软磁铁氧体为主。
11、太阳能产业波动比较大,今年公司业务展望如何?
答:太阳能产业始终是一个周期性的产业,考虑到该产业现有的特点,近几年公司并没有追求规模发展,但一直在追求技术和品质的提升,太阳能产业稳健增长是我们发展该产业的主基调。2018年,我们预计太阳能产业可能会产生新的供需变化,不排除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形,也不排除会出现行业洗盘的情形。但从长远看,我们认为光伏产业的前景是光明的。2018年公司太阳能产业将通过进一步拓展海外高端客户;扩大高效PERC单晶电池片产能;提升多晶金刚线切片技术;组件新一代高效产品量产以及加大轻资产扩张业务模式;完善销售渠道的布局增加家庭和工业分布式电站的建设等方式,促进太阳能产业的增长。
12、我们与特斯拉的合作具体是那些领域?
答:与特斯拉合作方面,主要在磁性材料方面的业务往来,另有一些项目,目前处于开发阶段。
13、从公司年报当中了解到公司动力电池2017年库存有2,000万支,是什么原因?公司能否较好的将其消耗?
答:公司18650型动力电池库存量较大,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动力电池汽车领域受国家政策影响比较大,导致客户的认证、车型的报备时间偏长,另外,政府的补助资金发放的时间会有一些滞后,亦导致下游的终端客户会承受资金压力,使得公司在原有已上公告的车型上的发货量也有所控制。第二是公司新进入该领域,尚处于拓展市场阶段。经过2017年一年的布局,公司在物流车、专用车方面已有一些批量的供应,接下来我们会在已上公告的车型上加大出货力度。2018年,公司会在动力和非动力汽车两个领域同步发展,这两方面平衡出货后,相信2018年整体库存量会有明显的改善。
14、公司动力电池在技术上处于哪个阶段?动力电池市场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未来将如何发展?
答:今年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进行了新的调整,根据新的补贴要求动力电池性能需提高到2.8Ah以上才能满足,公司现已组织生产2.8Ah以上容量的电池,后续还将开发3.0Ah和3.2Ah等产品,从而提高公司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公司在行业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在推进新能源汽车相关动力电池市场开拓的基础上,公司将加大非动力汽车的开发力度,以加快资金的周转率,推动电池产业的市场化竞争。
15、公司811材料体系动力电池或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研发到量产,需要新建生产线吗,还是原有的产线能满足?
答:目前公司拥有两条18650型电池的生产线。在811材料体的开发上,如果是小批量的供货,公司现有生产线能满足生产要求,大批量生产的话,可能需要新建生产线。
16、811材料体系动力电池大概进展到怎样的水平,产业化的进度如何?公司在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方面,是否会考虑上游的企业甚至是一些矿企合作?
答:811材料体系动力电池产业化的进度可能没有那么快。第一个制约因素是电芯环节本身有一定的技术门槛,第二个制约因素是在上游正极材料和电解液方面,现在国内811材料体系正极材料虽然产能在增加,但仍然比较紧张,预计在今年第二季度会有所缓解。国内上市、拟上市的一些企业和上游材料端形成了比较密切的合作关系。公司因为进入行业的时间比较短,在这方面还是相对落后一些,这也是公司接下来需强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公司会择机去寻求一些合作。
17、公司磁性材料、太阳能光伏、新能源电池三大板块开工率是多少?
答:磁性材料是满负荷生产,太阳能产业是超负荷生产,新能源电池还暂未达到满负荷生产状态。
18、公司太阳能行业的营收将赶超磁性材料行业,动力电池方面的增长也很快。公司战略方面是怎么考虑的,未来是侧重哪个方向发展?
答:公司有两大块产业,一块是磁性材料,第二块是新能源产业。磁性材料是公司的主业,虽然产品应用面很广,附加值较高,但仅仅靠磁性材料产业的话,因总体容量受限公司向上发展的空间不会很大。所以公司在磁性材料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开始介入了新能源产业,新能源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打个比方磁性材料的总容量在一百亿的话,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容量可以做到千亿级,而新能源电池的容量则更大。目前,公司在磁性材料方面已经做到了规模最大,太阳能方面也有自身的特点和技术优势,动力电池不断在开拓市场呈追赶态势。因此,公司将努力保持现有的状态,同时拓展新领域,确保公司每年都有增长的态势。
19、公司2017年员工人数有13,000多人,制造业的人数大约有11,000人,产值是60多亿,人均为50多万,公司如何看待人均产值?
答:近几年公司的人均产值和人均利润都在增长,虽有些产品的价格在下降,但公司的人均生产效率在提高。现阶段,磁性材料产业因是传统制造产业用工数量比较高,但与行业间的横向比较,公司仍具有较大的优势。另外,公司也在积极推进自动化建设,以减少用工人数并进一步提高人均产值和人均利润。
20、公司三大产业的技术水平在同行业中处于怎么样的地位?
答:公司在永磁和软磁方面技术已进入了全球领先行列,特别是软磁供应给无线充电这一领域,公司与竞争对手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在太阳能光伏领域公司高效单晶电池片量产化转换率已突破21.7%,并进入超级领跑者行列。公司新能源电池作为行业的新进入者,也在积极提升技术,提升在行业中的话语权。
21、公司三大主营业务将会有怎么样的发展规划?
答:2018年公司仍将围绕“做强磁性、发展能源、适当投资”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磁性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和外延式扩张,加大太阳能光伏产业高效电池片和高效组件的布局,推动新能源电池技术提升和市场拓展,并适当进行相关性产业投资。
22、公司目前军工方面进展如何?资格证的取得是否影响供货?
答:军工需要的三证一资格,生产许可证、国军标体系认证、军工保密认证三证已经取得,承制资格证已审核通过但尚未取得证书。这个资格证的有无不影响供货,目前供货产品主要为永磁、软磁,合金材料等,后续还会有其他系列产品有望进入供货。
23、公司目前的闲置资金比较充足,公司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率?
答:公司将加大投入,加大收购的力度。同时以公司资金安全为前提,适当购买理财产品,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率。
24、请问公司海水裂解项目进展情况?
答:目前处于进一步研究阶段。
25、太阳能和动力电池产业会进一步扩大产能吗?
答:太阳能产业技术路线已比较明确,公司会根据市场拓展情况确定下一步投资。动力电池产业也需要根据技术和市场的开拓进行布局。
26、公司三大块业务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情况如何?
答:公司磁性材料材料技术领先,盈利能力强于同行平均水平,其综合毛利率在30%左右;公司太阳能光伏产业受上下游的影响会大一些,其毛利率也较低,在17%左右,新能源电池产业因尚未正常,其毛利率不具参考性。从净利率情况看,因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管理成本等较低,其净利润率和磁性材料则差距不大。
27、公司2017年研发投资增长较快,增长比例较高,未来研发投资计划如何?
答:2017年公司新能源电池方面研发投入较多,主要是在现有材料体系的能量密度提升,新材料新体系的研发,我们在这方面投入了较多的人员、设备和资金。另外,在磁性材料和太阳能光伏产品上我们也会较多的研发投资。
28、公司磁性材料未来的投资计划?
答:磁性材料产业公司会通过内部投资、境外投资、收购兼并等多种方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