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开元股份 (300338) 2018-04-26
首先由开元股份董事、副总经理彭民先生介绍2017年年报及2018年第一季度报告的基本情况:
2017年是第一年并表恒企教育和中大,公司做到了有效的资源整合,达成了仪器仪表及跟职业教育双主业的运营。恒企和中大是2017年的3月1日纳入合并报表的范围,天天琥教育是2017年的12月1日纳入合并范围。2017营收9.81亿(+187.7%),营业成本3.44亿(+73.88%),综合毛利率64.97%,同比增加22.92个百分点,归母净利1.6亿(+2617%)每股收益0.49元,净资产收益率8.63%,同比增加7.85个百分点,经营性净现金流3.417亿。从业务看,仪器仪表业务及其配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67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125万元,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3,450万元。职业教育板块实现营业收入合计6.14亿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62%;职业教育培训业务板块实现净利润合计1.288亿,占公司总净利润的80.48%。其中恒企教育2017年3-12月实现营业收入5.6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9亿元,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2.86亿元。中大英才2017年3 -12月实现营业收入5,862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291万元,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2,077万元。
2018Q1,开元股份营业收入为2.35亿元, 同比增长174.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74万元,同比增长32.71%。每股收益0.049元,净资产收益率0.79%,经营性净现金流-1280万,同比减少310.87%。其中,仪器仪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是3021.5万元,同比下降21.37%,主要是由于受到EPC项目安装验收进度影响,导致一季度的收入同比下降21.37%。职业教育板块的恒企教育,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是1.93亿,同比上升354.64%,,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1-3月份并表,而去年同期并表时间只有2017年的3月份,所以导致上年同期的并表周期短。中大英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4.1万元,同比上升173.39%,主要由于报告期内1-3月并表,而上年同期并表周期短。
经营指标:
1)毛利率
综合毛利率64.97%,同比增加22.92个百分点。分业务情况看,仪器产品是比较稳定的,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78%,毛利率同比上 升0.80个百分点。燃料智能化进行精细化管理变革,营业收入同比持平,毛利率同比上升6.70个百分点。职业教育逐步开发、进军中高端课程,深度介入自考业务与学历中介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9,672.28万元,综合毛利率76.92%。职业教育的图书销售实现营业收入1,131.49万元,毛利率16.12%。配件及其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632.71万元,毛利率30.31%。
2)期间费用
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合计4.17亿元,同比增长225.92%。销售费用1.69亿元,同比增长256.14%,)管理费用22,791.31万元,同比增长180.02%,)财务费用1,995.72万元,
3)研发:
公司进一步加强了产品的研发工作,着力提升了产品的信息化程度,共计发生研发投入6,504.53万元,同比增长122.40%。研发支出资本化的金额为 14,37.72元,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投入的比例为22.10%,公司本部研发投入3,183.16万元,恒企教育研发投入2,941.86万元,中大英才报告期研发投入379.51万元。
4)非主营业务
投资收益367.98万元,主要系本公司、恒企教育、中大英才理财活动产生的收益。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768.88万元,主要系应收账款减值准备的影响。营业外收入262.60万元,营业外支出133.80万元,主要系资产报废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等。
5)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4,174.54万元,同比增长922.71%,主要系教育板块的业务发展迅速,现金回款速度快、应收款余额低;以及公司仪器仪表业务加大了收款力度。2018Q1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80万元,同比下滑310.87%,主要是1)恒企教育为新开校区支付的开办费用,2)向高校付了一部分学历证件的费用,3)仪器仪表业务的一季度收入是下滑21.37%
6)总资产与净资产
截止Q1末,公司总资产为29.77亿元,同比增长呢是0.87%,应收账款为3.17亿元,其中商誉为1.41亿元
经营情况:
职业教育板块合并口径的营业收入6.19亿,占总收入的63%。实现净利润1.4亿,占公司总净利润的84.7%。恒企教育自2017年3月融入上市公司体内后,通过多赛道跨赛道、线上线下融合、技术驱动构建护城河等经营策略得到 了裂变式发展,主要体现在:
(1)跨赛道多品牌发展,正在成为一家多赛道发展的职业教育运营集团。
2017年初仅为“品牌+财经”,品牌是“恒企+多迪”;2017年新增了恒企教育科技、北京央财云研、北京恒企知源图书,业务从财经领域扩展至设计类、IT 类、图书类、产教融合等。同时为保障公司组织体系与业务发展相匹配,进行了变革。截止年末,在全国23个省市共有各类终端校区348家,较2016年同期增加92家,其中12月并表天琥教育增加31家校区,所以剔除天琥,恒企新增校区61个。从赛道看,2017年财经赛道新开设48家自营校区,IT赛道新开设6家自营校区,设计赛道新开始7家自营校区,学来学往赛道新开设7家校区,累计新开设了68家校区,校区数量较2016年同期增长了24.29%。
(2)借力线上下融合,在线职业教育实现爆发增长
2017年在线教育订单销售额达到 1.38亿元,较2016年实现爆发性增长。
(3)加大技术研发,依托产品技术驱动构建市场护城河
大力加大技术研发与产品研发投入。综合看,2017年恒企教育全年共计招收学生138295人次,实现订单销售回款额91418万元,实现营业收入60301万元,同比增长58.01%,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0960万元,同比增长29.97%。这是指恒企教育1到12月份并表的审计收入与利润。
中大英才利用原有中大网校平台沉淀的品牌、用户、内容、技术、数据等优势,与恒企教育深度融合,通过持续保持内容领先、 流量为王、技术为本并举的方式,职业资格在线培训领军品牌优势得以保持与扩大。2017年中大英才全年新增注册会员数149万人,同比增长210.42%;共计实现在线订单销售317039人次,同比增长120.80%, 实现在线订单销售回款额6210.73万元,同比增,62.72%;实现营业收入6352.40万元,同比增长48.00%,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 润2328.44万元,同比增长49.19%。
仪器仪表业务来看,实现营业收入36,670.30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125.52万元,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3,450.25万元。从销售量和库存量来看,2017全年销售3,362台套,同比增长了25.1%,库存量截止到2017年年底是177台套,同比下降73.10%,库存是大量下降的。
未来发展战略:
恒企:未来5-15年内借助互联网力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立足于为中国职业教育解决 “信任”与“公平”两大问题,依托其核心裂变能力,在财经、IT、设计、学历中介服务、 职业资格培训、产教融合等专业领域建立多品牌、多品类的内容体系,打造“总部、经济热区集训基地、省会省市、地级市、 县城”的五环布局,成为国内一流的终身职业教育运营集团。
中大英才将立足线上职业资格考证培训,一方面深化内容研发,完善产品立体化体系,提高用户体 验,实现学员职业晋升梦想;另一方面加大技术研发,实现图书+录播+直播+题库+云校的立体深度覆盖,打造“资讯+在线 学习+考证培训+图书销售+机构内容输出”于一体的中国在线职业教育领军企业。
仪器仪表业务:(1)继续深耕煤质检测仪器设备,进一步满足煤炭结算计价的需求;(2)进一步满足与煤炭产供销用各种过程控制对煤质检测的需求;(3)继续开拓国际业务新市场,加大SOLAS在线系统的推广。
短期目标:
恒企:(1)2018年计划销售订单目标12亿元。(2)计划2018年新增直营校区50 个,计划未来3 年内在全国完成500家学习中心的网点覆盖布局, 5年内完成1000家学校的网点覆盖。
中大:2018年计划销售订单目标8000万元。
仪器:(1)合同订单计划:4.2亿元(2)生产计划与措施:完成3000台套左右整机生产,确保生产产品合格率100%。
Q&A
1、2017及2018Q1的天琥、多迪的经营情况?
2018年的多迪实际收入应该是6000多万,天琥只并表了1个月。2017年多迪是亏损的,天琥的数据发布了审计报告,可以看一下。2018年暂未披露。
2、线上业务的回款结构及确认周期情况?
线上业务2017年是1.38亿的订单回款额,其中CPA的实现的订单销售回款额将近8000万,自考业务是将近5000万。2018年也暂未披露。CPA收入确认是36个月,自考是18个月。
3、工信恒企项目的进展?
还在推进的过程中,目前持股比例是49%,工信部下属的两个企业是持股51%。未来的业务的发展在做储备,但是还没有真正的进入到业务的大规模的扩张阶段,下一步就1)理顺股权关系,持股比例在49%基础上作进一步的上升。2)未来会加大业务的发展和业务推广的投入。
4、多迪17年3-12月净利润亏损的原因,2018年能否扭亏?考核目标是什么?
亏损的原因呢主要是几个方面:1)多迪的销售模式是招聘转招生,那么目前全部是培训招生的模式来实现销售。经营战略的调整为公司的业务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2)2017年的上半年,对多迪的32%的股权进行了回购,做了人事的变更。管理团队的调整对公司的业务也有一定的影响。3)2017 IT职业教育的培训业务竞争是比较激烈的,三个方面导致了多迪2017年整体的经营是不达预期的。对于2018年,我们目前的目标就是争取早日实现扭亏。多迪现在更名为牵引力教育,由恒企江总来一手抓、亲自来负责。
5、分产品来看,恒企、中大并表是6.18亿,教育+培训+学历中介+图书是6.08亿。部分业务是划分至的配件及其它,具体是什么?
因为恒企中大线上线下的融合有流量的支持,也有像恒企的在线交易系统的研发由中大来全程参与开发,那么构成了关联的收入。这部分的收入是没有进配件的业务的收入的,实际上差额是因为两个公司关联交易的影响。内部交易需要合并抵消。
6、2017年的恒企在读人数包含在线吗?恒企的客单价是?
恒企教育2017年全年的招生人次的统计数据,里面包括了线下的,也包括了线上的。客单价有销售的客单价和会计口径的客单价。可以通过我们的披露的报表算出来的是销售客单价,月销售回款额除以招生人次。因为有很多学员的学习期间存在跨年跨周期影响,会计口径客单价并不能完全反映。
7、Q4恒企净利润下滑是什么原因?
主要是技术性的人工支出,包括年终奖等等的影响。此外,四季度里有几个产品,比如财务数据分析师,收入确认都比较少。
8、去年预收的培训费大概是1.96亿元,总共有两个多亿的预售款。到一季度预收款减少了2000多万。今年的预收款大概多少?从一个培训周期来看,可以确认到的规模可以有多少?
今年应该确认大部分。数据我也没有仔细核算过,但是今年来讲,职业技能培训类的线下业务去年的预收款基本上在今年应该确认。线上的部分是18个月确认,去年上半年的预收款在今年全部确认;CPA只能确认一部分,因为是36个月确认的。去年下半年的预售款今年能够确认大部分,具体看,去年年报的1.9个亿,今年能够确认多少没有准确测算,但是判断应该是大部分可以在今年进行确认。但是提醒一下,今年的预收款也会留一部分到明年甚至是后年来确认,所以估计今年我们的、预收款这块,较去年来讲也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今年一季度的预收款的减少,跟今年的春节有关。我们的销售订单回款额,在一季度确认收入是比较少的。像财务数据分析师等产品,去年的一部分线下培训类的产品,在今年的一季度都是有大量的收入确认的,导致了预收款有不到10%的下降,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一个季节性的因素。
9、今年一季度整个销售回款额有多少?
销售回款的额度大家可以关注中报。以后都会在中报、年报里做披露,季报不披露详细数据了。
10、恒企和中大的Q1净利润规模是?原有仪器业务是不是出现了一定的下滑?
仪器仪表业务这一块收入是下滑了21%多,收入规模下降了约800万。恒企、中大加起来的净利润的规模应该是超过2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