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南洋股份 (002212) 2018-05-04
电线电缆业务
1、有关电线电缆行业的基本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公司优势。
答:(1)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经营模式、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在电线电缆业务方面,公司主要从事电力电缆、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500kV、220kV、110kV、35kV及以下交联电力电缆、低压电线电缆及特种电缆等,主要应用在电力、交通、建筑等国民经济的多个领域。公司产品规格众多,具备为国内外重点工程提供全方位配套的综合能力。线缆行业“料重工轻”的特点明显,近年来,铜价波动幅度较大,公司一方面采取以销定产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另一方面通过套期保值预防铜价波动风险。公司针对客户类型和地域特点,适时采用自营与经销商销售等多种销售模式,持续优化、扩充销售团队,巩固传统优势市场并积极拓展新兴市场。线缆行业的竞争压力持续,公司业绩驱动的主要因素为:团队综合管理能力强、客户需求响应速度快;合同及采购管理措施到位,成本控制得当;质量体系落实到位,品牌美誉度高;技术实力和技术服务水平位于同行前列。
(2)行业的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以及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目前,国内电线电缆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仍然是行业竞争的主要手段。传统的实体制造业下行压力巨大,线缆行业产能过剩、利润微薄、成本上升的矛盾日益突出;铜材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存货管理风险增大;为吸取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教训,国家质检总局在2017年7月下发《质量技术监督系统行政执法“十条禁令”》,强抓队伍建设,全行业日益重视电线电缆质量,使得线缆行业恶性竞争得到一定缓解,从拼价格转向拼质量的趋势日渐明显,质量好、信誉佳的品牌企业更受客户青睐。公司深耕线缆行业30多年,有着良好的品牌、技术和渠道优势;依靠多年丰富的市场实战经验以及信息渠道优势,公司及时调整铜材采购模式、加强合同订单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铜材价格波动风险;公司始终贯彻“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生命”的企业宗旨,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完善工艺流程、强化质量检验手段等措施,确保按时保质交货。报告期内,电线电缆业务稳中有升,继续保持华南地区的龙头企业地位。
2、公司的传统电缆业务今明两年情况会怎么样?原因?
答:公司深耕电线线缆业务3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行业资源,有利于公司今明两年的业务继续纵深拓展。
(1)目前,整个线缆行业逐渐从依靠价格的恶性竞争逐渐转向依靠质量、依靠管理的良性竞争,对公司而言是一种长期利好。
(2)公司重点市场为华南地区,该地区为我国第二大电线电缆消费区域。公司依靠品牌优势,连续多年在广东省电线电缆市场名列前茅,并和当地客户维持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17年,公司的耐火特种电缆销售大幅增长;海外市场拓展增速明显;220kV电力电缆、110kV电力、10kV交联电缆(阻燃型)、10kV交联电缆(防白蚁型)、低压电缆(阻燃型)、低压电线、钢芯铝绞线、架空绝缘导线、控制电缆等产品在南方电网2017年主网、广东电网2017年配网以及深圳供电局、广州供电局等项目招投标中中标;在报告期内执行合同的重点工程包括:广州白云机场第二航站楼、广州南航大厦、广州地铁21号线、6号线及7号线一期工程、广州南站配套工程、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广州东塔)、东莞国贸中心、东莞环莞快速路工程、深圳前海华润金融中心、深圳半岛城邦项目、深圳华侨城开发项目等。公司在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及其下属公司的重大采购项目中依然保持良好业绩,公司在南方电网主网和配网的招投标中,中标品类覆盖了全产品线。2017年,公司在南方电网及其下属公司的含税销售累计达到8.71亿元。
(3)在今明两年,公司将继续根据电缆业务的发展战略,认真制定和执行经营计划,继续发挥品牌、成本管控、产品及渠道优势,电线电缆业务在华南区域继续保持优势地位并辐射全国;通过建立健全绩效评估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队伍建设;多渠道并举,在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进行技术、人才、项目储备和市场开拓。
网络安全业务
1、收购天融信后,后来有过停牌收购计划。公司终止收购湖北泰跃后,未来还有外延计划吗?公司是否会坚持信息产业做强做大的内生+外延的思路?是否会在信息产业多个领域拓展?
答:公司将继续围绕电线电缆与网络安全双主业并行的发展战略,继续寻找新的发展机会,提升公司的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网络安全业务方面,基于天融信发展战略,公司将适时采用资产重组、企业并购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天融信在网络安全、大数据和安全云服务领域的产品覆盖面,提高市场份额。
2、公司对网络安全行业的看法。天融信如何保持行业防火墙业务领先地位?入侵防御、入侵检测、VPN等优势领域未来有哪些规划?
答:网络安全行业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目前处于成长期。1)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网络安全工作上升为法律层面,政策推动力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行业市场活跃度持续升温。2)非传统安全的网络安全威胁的存在是驱动网络安全行业发展的原动力,随着互联网化和数字化的发展,网络安全威胁形势严峻。2017年发生多起全球范围内影响巨大的数据泄漏事件,数据泄漏威胁形势异常严峻,数据安全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3)随着云计算应用普及,除中小企业外,政府和行业用户持续将IT基础设施云化并将业务向云迁移,2017年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快。随着用户对云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云安全需求快速增长。天融信持续深化落实“成为中国领先的网络安全、大数据、安全云服务提供商”的战略目标,在产品战略上,不仅将继续增强防火墙产品、以VPN为核心的安全接入产品、以IDS/IPS为核心的安全检测产品等网络安全硬件领域核心技术优势,同时将进一步深化安全大数据和云服务领域核心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具体包括:(1)继续下一代防火墙、高级威胁检测与防御、国产密码算法与量子密码等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力度,满足市场快速增长需求。(2)持续完善覆盖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的全套安全解决方案,满足细分行业市场需求。(3)快速推进数据安全与管理产品及方案在以数据为核心资产的行业落地实施,满足相关用户数据安全全生命周期保障需求。(4)加大基于国产软硬件自主可控安全产品的研发力度,满足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及重点行业网络安全产品国产化替代的需求。(5)充分运用以大数据分析、安全可视化、威胁情报,形成行业性安全态势感知、安全管理与合规性管理解决方案,满足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需求。(6)综合运用主被动结合的安全检测与防御技术,线上线下安全服务能力,合作伙伴的产品技术,完善安全云,全面开展安全云服务业务,以“互联网+安全”模式,满足安全保障能力从“静态、基于威胁的保护”向“动态、基于风险的防护”转变的需求。(7)强化研发创新力度,面对新网络、新环境的挑战,开展在工控安全、移动安全、物联网安全等新技术领域的核心技术的研究和产品的开发。(8)基于天融信发展战略,围绕公司核心业务,依托资本市场,适时采用战略联盟、技术合作、技术外包、资产重组、企业并购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天融信在网络安全、大数据和安全云服务领域的产品覆盖面,提高市场份额。(9)提高产品国际化开发能力,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同时积极探索跨国经营新领域。
3、公司怎么看待行业内其他公司的竞争格局?是否稳定?还是会有大变化?
答:随着社会各层面对网络安全产业的需求和投入越来越高、技术和应用的发展,行业发展迎来更多机遇,网络安全初创企业数量明显增多,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厂商加入市场竞争。一方面,传统网络安全厂商不断扩充业务产品线宽度和深度;另一方面,一些数据通信、互联网等非传统网络安全领域的厂商也拓展到网络安全市场;此外,国外大型IT公司和知名安全厂商也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中国网络安全市场。网络安全行业资本市场活跃,目前已有多家企业上市,行业聚集趋势初步显现,各厂商竞争格局较为稳定。
4、据第三方研究报告显示天融信的防火墙是行业龙头,与华为、启明星辰和绿盟的产品相比优势在哪里?预计未来市场份额还有多少提升空间?怎么看待竞争对手的产品?
答:天融信在防火墙等网络安全硬件领域一直坚持技术自主创新,从率先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防火墙产品,到自主研发可编程ASIC安全芯片,到云计算时代超百G机架式“擎天”安全网关,再到核心软硬件自主可控的安全网关,天融信完成了国产防火墙产品跟随、跟近甚至超越国际知名产品的过渡,天融信将继续加强下一代防火墙等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力度,满足市场快速增长需求。
5、公司产品与竞争对手启明星辰、绿盟科技、360公司相比,优势和劣势在哪些方面?公司盈利能力强,主要是产品相对高端吧?
答:网络安全行业资本市场活跃,目前已有多家企业上市,行业聚集趋势初步显现,各厂商竞争格局较为稳定。天融信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中国网络安全行业知名品牌、中国网络安全硬件市场领军企业、安全大数据技术研究与落地的先行者、中国领先的安全云服务提供商、整体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覆盖全国的高效服务体系。
6、公司网络安全新产品开发情况:下一代防火墙开发、云计算、大数据安全、工控安全,移动互联网安全方面的布局情况。
答:公司2017年在网络安全业务方面开展的研发项目领域涵盖了下一代防火墙、云计算、大数据安全、工控安全、移动互联网安全。2018年公司将继续深化相关领域的布局,面对信息化新领域、新应用和新技术,把握机会,抓住机遇,加大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应用、工业互联网和量子计算等领域安全技术及应用的研究和开发。
7、公司最看重的战略重心业务是什么?哪个板块公司觉得增速快,天花板高?
答:针对网络安全形势的变化和客户需求,天融信将继续贯彻“成为中国领先的网络安全、大数据、安全云服务提供商”的战略目标,在三个战略重心方向持续拓展和延伸相关业务。
8、政府客户的占比?怎么看待地方政府压缩开支的事情?
答:公司全资子公司天融信自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网络安全领域,为政府、军队、电信、金融、制造、交通、卫生、教育等各行业企业级用户提供网络安全及大数据产品和安全服务。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网络安全工作上升为法律层面,政策推动力进一步加强。随着互联网化和数字化的发展,网络安全威胁形势严峻,网络安全行业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目前处于成长期。
9、工业和物联网安全市场可能有数十亿的空间,公司是否有布局?
答:面对信息化新领域、新应用和新技术,2018年公司将加大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应用、工业互联网和量子计算等领域安全技术及应用的研究和开发。
综合类问题
1、公司目前股东和管理层的合作模式是怎么样的?毕竟股东们不是信息安全行业?
公司股东充分认可天融信的管理团队、研发团队以及其他业务团队,重组完成后保障了天融信核心管理团队和核心技术人员的稳定和延续,并在业务层面授予其较大程度的自主度和灵活性,为其业务维护和拓展提供充分的支持,实现了其运营的相对独立性、市场地位的稳固性以及竞争优势的持续性。 此外,为增强天融信管理层的稳定性并进一步激励,公司除将天融信业绩承诺目标的达成情况与其股票分期解锁、超额利润奖励挂钩外,还将适时利用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等有力措施将企业发展与核心员工利益进行绑定,引入优秀人才,促进公司与管理层、核心员工的共同发展。
2、天融信18年业绩对赌期即将完成,后续的业绩指引?
答:2016年12月,公司购买天融信100%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并完成资产过户,天融信成为南洋股份全资子公司。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对方已就天融信作出三年业绩承诺。天融信已超额完成2016年度和2017年度的累积业绩承诺。天融信管理层将继续勤勉经营,尽最大努力确保盈利承诺实现;公司将积极发挥天融信的优势,保持天融信的持续竞争力,发挥战略协同效应。公司将会按规定披露对后续业绩的预告。在2018年第一季度报告中,我们对公司2018年1-6月的经营业绩预计为: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扭亏为盈,净利润为-800万元至2400万元之间。(2017年同期净利润为-1,171.61万元)
3、公司大股东后面的增减持计划,包括郑总、明泰和天融信管理层?
答:目前,公司持股5%及以上的大股东有两位,分别是郑钟南先生和百荣明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有关其增减持的承诺和减持计划的披露事项具体如下:
(1)重大资产重组涉及的股份增减持承诺事项。
2016年12月,公司购买天融信100%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并完成资产过户。在上述交易中,郑钟南先生和明泰资本作出了相关承诺并一直严格遵守至今。郑钟南先生承诺:不存在放弃公司控制权的相关安排,与本次交易有关各方也不存在其他任何未披露的协议、安排,包括委托、转让表决权、提案权、提名权等相关权益的安排。本次交易完成后36个月内,本人作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不会放弃上市公司控制权,也不会放弃本人在上市公司董事会及股东大会的提名权、提案权、表决权及合法权益。明泰资本承诺:自前述重大资产重组上市公司向明泰资本发行的新增股份登记至明泰资本名下之日起36个月内,明泰资本不以任何形式直接或间接增持上市公司股份。
(2)有关郑钟南先生的减持计划。
公司于2017年11月15日披露了《关于大股东减持股份预披露公告》。截至目前,郑钟南先生的减持行为,没有违反减持计划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前述承诺事项,公司也依据相关规定,及时就减持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披露。
(3)有关天融信管理层增持股份情况。
2017年,公司实施了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包括天融信管理层在内的不超过1000名员工,参与了该项计划。截至2018年1月9日,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通过信托计划以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及大宗交易方式购买公司股票合计14,360,5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5%,成交金额合计为283,217,090.94元人民币,成交均价约为19.72元人民币/股。至此,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已经通过信托计划完成前述标的股票的购买,前述标的股票的锁定期为12个月(自2018年1月11日至2019年1月10日)。
(4)公司相关股东将严格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严格履行相应的增减持实施程序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如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