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盐湖股份 (000792) 2018-05-03
首先介绍了公司各板块的基本情况:
一、化工板块
1、金属镁一体化项目
公司控股子公司青海盐湖镁业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公司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包括10万吨/年金属镁、100万吨/年甲醇、100万吨/年MTO制烯烃、80万吨/年PVC、16万吨/年聚丙烯、240万吨/年焦炭、80万吨/年电石、120万吨/年纯碱及配套2400T/h+320MW热电联产项目,目前所有装置均已建成,进入试车阶段。
2、化工一、二期项目
一期项目主要装置规模为: 12万吨/年氢氧化钾装置(其中: 6万吨生产片碱,其余转化成7.2万吨碳酸钾。),10万吨/年PVC装置,19万吨/年合成氨装置,33万吨/年尿素装置, 10万吨/年甲醇装置,以及与之配套的辅助生产设施、公用工程等装置。二期项目主要装置规模:12万吨/年离子膜烧碱、30万吨/年合成氨、12万吨/年PVC、33万吨/年尿素、12万吨/年氯乙烯、5万吨/年天然气制乙炔等装置构成。
3、海纳PVC一体化项目
该项目由公司控股子公司青海盐湖海纳化工有限公司负责建设,项目规模为 20 万吨/年烧碱、24 万吨/年PVC(其中 20.5 万吨 S-PVC、3.5 万吨 E-PVC、0.5 万吨 C-PVC)、35 万吨/年电石和 300 万吨/年水泥、14 万吨氢氧化镁。
二、钾肥板块
公司主要生产氯化钾单位包括钾肥分公司、青海盐湖三元钾肥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元通钾肥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晶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盐云钾盐有限公司,目前合计年产能为500万吨。
三、一万吨碳酸锂装置情况
公司间接控股子公司青海盐湖佛照蓝科锂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一万吨碳酸锂装置,该项目以生产钾肥排放的老卤为原料,引进俄罗斯先进的提锂技术,工业级碳酸锂装置生产运行正常。2017年蓝科锂业全年共生产碳酸锂成品8002吨,其中少量为电池级碳酸锂,实现营业收入7.44亿元,实现净利润4.2亿元。2018年一季度,共生产碳酸锂成品1647吨,其中少量为电池级碳酸锂,实现营业收入1.11亿元,实现净利润6392万元。
1、问:2+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建设进度、资金来源如何安排?预计何时投产?
答:2+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已经公司七届六次董事会及2017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根据项目可研报告,资金来源30%由公司自筹,70%申请银行贷款,项目建设期预计18个月。
2、问:化工一、二期一季度生产运行情况?
答:化工公司受天然气限量等因素影响,目前单系列生产,生产正常。公司未来主要通过降本增效和在天然气、水、电、煤炭方面争取优惠政策,提高盈利能力。
3、问:长期来看,化工一、二期会不会气改煤?
答:公司暂时没有对化工一、二期实施气改煤的计划。
4、问:目前公司债转股事宜的进展情况如何?
答:近年来,公司财务负担较重,制约了公司的发展,公司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争取市场化债转股的机遇,目前相关方已成立工作组,专项推动此项工作,待有实质性进展时,公司会及时履行相关程序,并进行公告。
5、问:公司钾肥未来有没有走出去的计划?
答:公司的未来战略规划中,“走出钾”也是重要的战略规划之一,公司也在持续关注海外钾肥资源开发情况。
6、问:蓝科锂业提锂有哪些优势?
答:公司子公司蓝科锂业目前采用吸附法提锂,该技术是根据卤水含锂的特性而采用的。主要优势为:其一资源优势,盐湖股份钾肥生产每年按产量500万吨测算,每年排放老卤量约有2亿立方米/年,其锂离子的浓度在200-250毫克左右,即每年排放的老卤中锂资源折合氯化锂为20-30万吨,该原料液为锂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其二成本优势,蓝科锂业依托察尔汗盐湖丰富的锂资源及盐湖股份公司工业园区的公共设施,吸附提锂技术生产碳酸锂的成本相对同行具有相对优势,也适合锂产业大规模布局。
7、问:金属镁一体化项目的贷款利率为多少?
答:金属镁一体化项目的贷款基本是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
8、问:公司核心高管是外聘还是自己培养?
答:目前公司大部分高管来自公司内部。近年来,公司十分注重干部队伍建设,有效利用内外部优势资源狠抓干部队伍培训,在内部以盐湖大学为平台,实施分学科教学,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开展培训狠抓能力提升;在外部公司主动与名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开展校企联合,强化管理人员管理技能升级。同时公司还通过市场化选聘择优选用优秀管理人员,借智、借力促进公司管理上台阶。
9、问:2017年度金属镁一体化项目亏损的主要原因?
答:(1)金属镁一体化装置处于试车期,生产负荷低,成本较高。(2)由于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在建工程大额转固,导致报告期财务利息费用化,折旧同时增加,导致亏损增加。(3)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2017年度公司聘请专业的评估机构,对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进行大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10、问:公司的有息负债都有哪些?
答:公司有息负债主要包括银行贷款、融资租赁、公司债、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行的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
11、问:公司2018年半年度能否扭亏?
答:公司2018年半年度盈利情况目前暂无法预测,针对目前现状,公司将集中精力推进6636精益化生命工程,以降本增效为目标,以精益化管理为路径,全面推进镁业、锂业、钾肥、化工、营销、管控等六大板块精益化管理进程,每个板块通过2-3年时间实现6亿元/年的挖潜收益,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扭转公司目前的不利局面。同时通过采取灵活的考核机制,有针对性的对六大板块进行目标考核,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12、公司2017年年报显示,运输成本从销售费用调整到其他业务支出,导致公司收入成本发生了较大变化,请说明原因?
答:公司运费收入在资源税改革前包含在产品销售价格中,资源税由产量计征改为由销售收入计征后,将运费收入从产品销售价格中分离单独核算,此变更对营业收入总额无影响,影响营业收入的明细分类和产品的销售毛利;运费成本在资源税改革前在销售费用中核算,资源税改革后为了收入与成本配比从销售费用中计入营业成本核算,此变更对公司利润无影响,仅影响利润表项目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