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麦格米特 (002851) 2018-05-07
一、董事长童永胜先生介绍公司基本面及整体规划,说明了公司坚持按照既定战略发展,持续基于电力电子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往上下游产业拓展布局
二、问答环节:
1.问:公司选择与湖南大学合作成立院士工作站的原因。
答: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学院副院长罗安院士是电力电子领域资深专家,在多种大功率电能变换系统与控制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首创性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大功率电磁搅拌、电磁加热、大电流电解和混合有源滤波等装备在冶金、化工、铁路方面的发展。院士工作站目前有几个合作方向,包括大功率工业微波应用等。公司现在成立院士工作站是在为未来三五年创新技术和人才梯队布局。本次获准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旨在共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以进一步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资源和企业的紧密联系,推动公司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切实帮助公司解决创新中的难题和战略发展等相关问题。同时,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为培养企业创新人才队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持。
2.问:公司作为一个电力电子企业,不同事业部和子公司平台间如何发展协同效应?
答:公司通过建设统一平台,实现技术上的整合。上市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存在较多的业务协同机会,如共同客户的开发和类似技术平台的搭建。同时,每个事业部或子公司都有自己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人才,大家以开放的心态进行交流和借鉴,促进公司的良性发展。
3.问:研发投入未来的规划。
答:公司未来对研发的投入将持续增长,一段时间内,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不低于10%;长期来看,电力电子平台产生规模效应后,比重可能会低于10%。公司近期在瑞典、西安设立研发中心,在湖南也将加大研发投入。年报中有具体列示主要的研发项目,可供参考。
4.问:公司近期的收购战略如何。
答:行业和团队的选择是重点。怡和卫浴、杭州乾景、深圳沃尔吉等都是在业务发展的前期,公司以较低的成本收购、与创业团队共同拓展的,但都是基于与自身电力电子技术平台相关的领域及其延伸。公司致力于寻找未来市场空间广阔,拥有专注技术的核心人物的团队。收购时机偏向于在初期,行业发展趋势好,团队在该领域研发多年,有一定技术积累,同时有共同的理念,通过公司平台资源的导入、技术扶持和管理规范的延伸,帮助业务成长。公司多年来对于电力电子行业技术钻研比较深,也看过众多技术团队,公司创立之初多以内生为主,现在会多考虑一些有业务关联协同性的企业。公司每一项收购和参股都十分谨慎,经过多轮市场调查和反复论证,且专注于电力电子及应用的方向不会改变。
5.问:对于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业务的看法。
答:新能源汽车里电源业务包括有:驱动电机、减速器、电机控制器、电池、BMS、DC-DC、车载充电机等。动力总成市场很大,电机+电控+减速器等一体化,有降低成本的需求,但电机与减速箱、控制器属于不同的领域,电机、减速机属于机械类,集成化需要解决大量机械的工艺问题,同时成本要求很高。其次,整车厂、变速箱、电机厂商等各方均有从事动力总成的愿望,技术方案也在变化之中。公司目前致力于新能源车电驱电控领域,整个领域市场很大。
6.问:一些工业电源客户选择麦格米特,麦格米特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答:公司靠技术赢得客户,靠性价比巩固客户。针对不同规模的竞争对手,利用技术创新,服务优势、成本优势等不同方面去竞争。(1)与规模较大的竞争对手,可能成本上没有竞争优势,我们有技术优势和服务的优势。(2)与规模类似或较小的竞争对手,公司有规模化的平台优势,多产品的优势,包括成本的优势。
7.问:公司费用管理的情况。
答:公司十分重视费用管理,争取做到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浪费,该花的部分也不会过度节俭。每个季度分产品、分事业部的费用情况都会统计出来,领导层具体管控。公司从上到下,所有人、包括董事长出差都是住经济适用型酒店;招人方面,公司会讲求实际能力,不过度追求名校和学历;设备采购方面,考虑综合性价比高,甚至是成新率较高的二手设备;但在办公条件方面,不会节省,要使员工工作环境舒心、方便。
8.问:电源控制板技术壁垒和发展趋势如何。
答:公司平台已经不单单布局在电源控制板了。随着研发技术层次提高,公司会生产制造其中的核心器件和软件等有技术门槛的部分。目前已经有往整机延伸的趋势,如焊机、智能卫浴、石油开采、微波利用是成套系统,在下游细分领域的应用开拓中获得边际效益。
9.问:组织管理模式的战略特点。
答:公司在组织上,追求“平台做大,事业部做强”的策略,实行矩阵式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公司平台做大,而各个事业部和子公司聚焦细分领域,不断做深做透。在跨领域多业务产品模式下,稳健发展是公司优先考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