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中颖电子 (300327) 2018-05-09
首先由董事会秘书潘一德先生向电子行业分析师及投资法人摘要介绍公司的情况、产品市场和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然后回答了分析师的提问,具体内容见后:
1、 来宾问:请介绍一下 2018 年公司的增长点在哪几方面?
潘一德:2018 年主要增长来自于家电主控芯片、电机主控芯片和锂电池管理芯片市场,家电的增长速度对比 2017 年有所放缓,AMOLED 有机会会小量增长一些,主要看下半年推广的情况。公司芯片应用的需求市场主要在国内,国家政策支持进口替代,给公司的市场份额持续增长带来机会。公司持续努力提高家电主控芯片及电机控制芯片市场份额和新客户的切入。积极推广变频空调方案;持续推动锂电池管理芯片在笔记本电脑的一线品牌客户进入量产;著眼长期利益,加大 AMOLED 显屏驱动芯片研发投资。
2、 来宾问:公司如何应对产品的价格?
潘一德:产品的单价视应用领域不同而不同,公司主要关注产品的毛利率水平,通过产品组合的调整来控制毛利率,产品的毛利率与竞争格局有关。如果竞争对手产品价格不变,我们也不大会有调整。
芯片的原材料,空白硅片的价格自 2016 即开始调涨,公司今年面临上游晶圆代工厂转嫁部分成本而有成本上升的压力。而在销售端,由于公司产品市场的竞争格局变化不大,价格呈现稳定。公司的销售存在一定比例的外销,如果人民币快速升值,通常会给公司带来汇兑损失,汇率的波动对公司的盈利情况增添了不确定性。由美国主动挑起的与中国的贸易摩擦,未对公司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
3、 来宾问:请介绍公司家电产品的经营情况?
潘一德: 2017 年,公司家电产品的增速接近公司平均,高于家电行业销量增速,主要是客户和市场份额的增加。我们也难以准确计算市占率,概略估计在小家电市场,我们主控芯片可能约占 2-3 成,大家电则可能接近 1 成左右。在公司有布局有应用的领域中,如果有竞争对手供货不及时或服务不好,无法满足客户时,公司经常能够受益,取得更多的市场。公司变频空调的控制芯片一直有的,已有客户进行过试生产,目前采用的是双内核,可运用于空调的主控和电机控制,在应用上给客户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新的32 位内核产品还在开发。公司持续进行变频空调控制芯片的推广。公司是长期耕耘在集成电路芯片领域,国产家电主控单芯片的领军企业,国家政策上积极支持芯片国产化,客户配合国家政策多采用国产芯片的意愿有提升能,我们的客户不但生产质量获得保障,产品也更具竞争力。
4、 来宾问:介绍一下公司锂电池管理芯片的情况?
潘一德:公司锂电池芯片应用面和客户都在增加,2017 年的销售增量主要来自应用于高端手机的锂电池计量芯片维修市场和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的锂电池保护芯片市场。公司锂电池管理芯片已经完成在一线品牌笔记本电脑大厂供应链的试生产,后续将进入小量生产。自 2018 年开始有机会增加相关的收入贡献。产品性价比高,公司有能力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成本的竞争力,未来的产品销量可望会是一个逐步增长的过程,进而逐渐实现进口替代。
5、 来宾问:能否介绍一下公司的家电智能化的情况?
潘一德:对于智能家居及智能家电的发展我们还是长期看好的,智能家居及智能家电的产业还在起步阶段,主要等待一些通讯协定及产业标准的整合。公司的
物联网产品微控制器部分已有用 32 位内核及低功耗的蓝牙开发出的芯片,会用于消费类的物联网、可穿戴产品,考虑将从无线键盘或健康医疗等应用领域切入;适合物联网的通讯协议都有功耗降低,通讯距离加长,可接入点数增加或自备组网协议的发展趋势。
6、 来宾问:公司在显屏驱动芯片的情况?
潘一德:公司看好 AMOLED 显示驱动芯片在国内市场的发展机会,芯颖科技 2017年扩大研发队伍,加大研发投入,2017 年仍处于亏损阶段,主要收入来自于 PMOLED。其他则是收取的 AMOLED 的委托开发费。子公司芯颖科技,在 2018 年第一季向客户送样验证一款 FHD AMOLED 显示驱动芯片,目前已经通过功能验证,正在进行可靠性验证,今年持续还会推出新产品。芯颖科技在 AMOLED 显示驱动芯片的技术实力,逐渐为国内面板厂所认可,也与国际一级芯片公司同步跨入了 40 纳米较高技术的区域,芯颖科技已打下坚实技术基础,有信心抓住中国 AMOLED 产业爆发的机会。公司与国内多家面板厂有合作或接洽,新产品不针对单一客户,将配合面板厂提高良率,需等待国内 AMOLED 屏厂产能释放的时点。产品主要应用在手机和穿戴产品上,主要竞争对手来自于海外。公司的客户主要是国内面板厂,能够贴近客户,国家很重视这个产业链,在政策上也会有支持。近一、两年内,都还是国内 AMOLED 产业的起步期及建设期,未来几年开始逐步会有更多的产能释放,公司也会持续投入研发。
7、 来宾问:公司是否考虑利用外延式增长来发展?
潘一德:公司会积极考虑类似与从事无线通讯、电机控制和电源有关的芯片设计公司合作,或策略伙伴的外延式增长方式将公司做强做大,主要关注重要的核心技术与公司技术的相关性及互补性,及被购并公司研发团队将来的稳定性。主要也要有协同效应及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