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水晶光电 (002273) 2018-05-11
一、董秘孔文君女士介绍出席会议的高管人员
二、董事长林敏先生致欢迎词
我代表董事会及管理层感谢各位机构及投资者的参会,非常开心首次在滨海新厂区举办投资者交流活动,公司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各位的到来。感谢大家一如既往地对公司的关心与支持,因为你们的持续关注给了我们信心与动力,我们才能不断砥砺前行。欢迎各位就各自关心和想要了解的问题与我们进行互动交流,我们愿意在信息披露允许的框架之内与各位进行详细、全面地沟通。谢谢!
三、现场互动交流
1、公司3D成像产品的进展情况,以及和国内智能手机厂商的合作进度如何?
答:公司去年已逐步布局3D成像相关业务,对3D成像相关光学零组件产品开展了大量研发工作,并在积极接触国内和国外各大终端,争取送样或量产机会。已实现量产的产品是和美国一家企业合作,供货A公司,目前量产工作在顺利进行当中。公司和国内的各大智能手机厂商都在接触,3D成像技术相对难度较高,公司正在配合终端在产品和方案中不断优化技术指标。
2、公司对3D产业未来发展有什么看法?
答:自从IPHONE X上市后,市场就高度关注3D产业及其相关技术,公司也不例外,坚信3D技术变革能带来新的行业机会。目前公司已经对3D产业的若干核心元器件做了一定的布局,包括自主研发、合作开发、以及和终端市场的交流都在系统地推进当中。公司设立若干项目组跟进,研究3D模组的理论和实施路径。通过研究所积极推进3D核心薄膜元器件和微纳技术的磨合和解决方案,公司对3D产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3、公司对AR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有什么看法?
答:公司将矢志不渝地坚持AR产业的发展。公司在AR产业已经布局多年,有坚实的基础。AR消费应用市场还未大规模应用,制约了公司的量产,真正实现大规模量产还需要时间。经过时间沉淀,公司对AR产业的理解进一步加深。AR实际是一个信息的获取、处理及呈现的过程,公司能够在信息获取端、呈现端做出相应贡献。未来AR产业将结合3D成像、人体行为识别、生物识别等相关技术,为信息提取和呈现提供便利。AR产业的消费应用还在发展,但是其未来应用广泛,具有极大的行业前景。
4、公司目前HUD业务进展如何?
答:公司HUD业务经历了后装、改装和前装的三个阶段,目前聚焦HUD前装市场,正在和部分车厂进行交流沟通。HUD是公司进入汽车电子领域的敲门砖HUD是信息的显示器件,公司未来的发展大方向就是信息的获取和呈现,所有信息呈现的目的是给驾驶员提供智能的驾驶舱以获得较为舒适的驾驶体验。未来几年,公司希望通过产品开发和生产,同时辅以投资的力量,能够在智能驾驶舱方向有一定的发展。
5、公司和德国肖特的合作进展,未来的产品方向是什么
答:德国肖特有上百年的历史,其特种玻璃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公司和德国肖特也有长久、良好的合作关系。随着公司系列新品光学元器件的研发,与肖特在材料上的配合越来越多。肖特的材料品质以及公司的加工制造能力,可以让两家进行优势互补。今年公司和德国肖特共同出资设立了合资公司晶特,专注AR领域和半导体分装领域的相关产品研发和生产。目前合资公司签约已经完成,注册流程还在推进中。
6、公司如何看待产业链延伸(包括客户)在3D成像元器件市场上的竞争?
答:消费电子行业本身就属于高度竞争的行业。近几年随着光学技术创新上的快速发展和良好的市场前景,许多厂家包括我们的客户竞相投身3D成像等新技术的相关产品的开发,各家纷纷加大投资和布局,竞争无可避免。但截止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还无法达到成熟、批量化生产的水平。2018年公司将发挥自身优势,同时与上下游优秀公司合作开发,不断调整技术方案满足客户需求,确保行业内技术领先优势。3D成像技术给整个光学产业带来了具有巨大想象力空间的产业机会,行业大厂的投入,对于3D产业发展是巨大的助力。公司会着力保持现有优势,做好产品品质,积极发展3D业务。
7、新任副总经理刘风雷先生分管公司研发工作,请问未来公司的研发布局如何?
答:目前公司中央研究院的定位主要有三方面:一、未来要着力开拓新领域、新产品。公司着力布局AR产业应用,围绕核心领域和核心元器件进行技术布局,利用好公司在元器件加工制造领域的优势,不断深挖潜力;二、针对3D产业开发相关应用和系统。手机上已经出现了3D领域的相关应用,比如FACE ID,但是3D未来的应用更加广泛,公司会不断尝试围绕核心技术加入和研发新的应用,未来公司的光学产业格局不会仅仅局限于手机、相机;
三、加强研发团队建设,梳理相关流程。建立光学、硬件、软件等专业技术团队,开拓视野,考虑在日本、深圳等建立研发机构,未来研发工作将不限于中央研究院。同时通过分子公司的海外平台获取行业尖端信息,嫁接国际视野;站在研发角度,建立一套合理的、符合公司特点的、可以对外接轨的研发流程,提高研发效率。希望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能把公司产品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8、公司传统滤光片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价格下跌趋势是否还将持续?
答:目前滤光片市场已进入成熟期,未来企业内部的工艺管理、精益化生产、整体系统的策划管理能力等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光学行业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对生产环境、产品精度、硬件要求越来越高,公司重视以上方面的优化,保持竞争优势,形成新的技术壁垒。
去年年底开始,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价格下降趋势明显,但还并不是无序竞争的状态。传统滤片产品将来最大的竞争不单单是技术、成本的竞争,更多的是管理竞争,公司未来将通过管理流程的优化以及技术更新、精益化管控等方式,维持一定的毛利水平。
9、智能手机出货量不断下滑,市场竞争激烈也导致产品价格每年下跌,公司如何维持发展前景?
答:手机滤光片元器件产业已经进入成熟期,如果单单是手机光学市场,公司未来的发展空间有限。因此公司将着力布局大光学领域,未来将不只为客户提供单一的元器件产品,通过提供解决方案,开发新领域、新产品,始终维持公司的发展活力。未来公司的产品经营范围会更加广阔,公司发展也寄托于更多新的产品和机遇。
10、公司控股股东星星集团有限公司质押了公司股份发行了可交换债,请介绍一下可交换债转股情况。
答:2016年星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了3期可交换债,2017年已转股972多万,目前星星集团持有公司130,952,237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72%,仍保持大股东地位。由于可交换债转股属于被迫减持,不要求公司主动披露大股东换股情况,大股东的持股变化情况可在已公布的定期报告中查询。
11、请介绍下可转债募投项目的投资情况。
答:2017可转债募集的11.8亿资金主要用于双摄和3D成像相关产线的投资,目前公司在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投入中,2017年已投入1亿多。公司后期会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技术风向,对生物识别等新兴技术的核心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对于一些传统的、成熟的产品,进行适当技术改造投资。
12、请简要说明公司未来如何通过管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答:公司在2015年大胆进行了改革,打破了传统组织架构,通过内部机制改革,使公司内部运营生态发生巨大变化,让水晶充满了竞争力。公司目前面临着非常重要的发展机遇,从传统的生产制造,逐步转变至为终端提供方案。在这种变化下,公司的流程也发生了大变化。这既是对公司的挑战,也是公司转型的机遇。未来企业间真正的竞争,是人力、管理的竞争。基于此,公司不断加大内部机制改革力度,出台人力资源发展纲要,通过未来3至5年的发展建设,构建更加现代化的管理思路,转型成为具有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企业。
13、日本光驰2018年业绩是否比2017年更加有压力?
答:近几年光驰的业绩表现较好,为公司贡献了较高的投资收益。光驰生产的大量设备已经不局限于滤光片的镀膜设备,其产品结构已发生变化。2018年光驰的发展态势良好,产能基本饱和。装备行业有其周期性,公司和日本光驰为了克服其周期性共同成立了晶驰光电,将核心技术形成的装备进行制造,从而研发新品,进行新业务补充。同时结合光驰的装备制造能力和公司的生产研发能力,形成从装备研发、工艺开发到量产管控的整体优势,为下游客户提供一体化的供应链能力,共同寻求新型产业/产品/市场发展机会。
四、参观新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