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汇川技术 (300124) 2018-05-17
1、公司的利润增长是否会比收入增长低?具体原因是什么?
回复:是的,因为目前公司正对新能源乘用车、工业机器人业务进行投入,也正在布局智能制造领域。
2、未来会不会成为重资产公司?
回复:不会变成重资产公司,我们很多产线是通用的。
3、公司说对工艺有很好的理解,做了很多专机,那么公司目前走到了什么位置?是否需要在技术上有什么突破才能再上新台阶?
回复:公司之所以能在通用自动化这些领域快速发展,除了找到了好方法,本质上还是公司充分发挥了技术优势。公司在对基础研发工作上进行大量投入的基础上,再结合行业技术和工艺持续进行研发。
公司的工业自动化业务在未来会在几个方向上加大投入:1)行业细分解决方案方面;2)在传统变频器、伺服、控制技术方面的平台底层基础技术以及智能制造领域方面的研发方面。
4、多长时间能实现工厂解决方案供应商这个目标?公司有没有规划?
回复:公司未来不会直接做“交钥匙”方面的工作,我们在本质上是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公司。汇川的战略是和合作伙伴一起推进智能制造业务的发展,当然我们希望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最关键的作用。我们在今年会有智能制造战略规划。
5、对工业机器人业务的看法如何?
回复:公司对工业机器人业务的布局已经有3年多了,目前也还处于布局过程中。我们对产业的判断:全球未来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一定是在中国,一方面会随着中国的产业转型、人力成本及环保成本提高等增加需求,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应用场景最多,同时,工业机器人零部件在未来会在中国得到全面突破。目前,我们正利用“核心部件+工艺+解决方案”在优势市场发力。
6、工业自动化领域,未来产品的布局规划?
回复:我们认为:未来的自动化公司如果在控制产品、软件方面的收入占不到工控收入的1/3比重的话,那么就不是合格的自动化公司。我们自去年开始持续加大研发。另外,为了更好地建设工业软件平台,未来我们会加大投入,也不排除资本方式。
7、公司在项目型市场上的拓展进度如何?
回复:在中国本土的存量产线和设备市场,我们提供维护保养以及维修服务。在这个领域我们每年都有增长,但在新增市场方面我们的进展更快,因此我们在项目型市场占比还不高,而且项目型市场从长期来看能占我们业务的比重在10%左右。
另外,我们也参与政府关于碧水蓝天的相关工程,取得了进展,但总体来讲占比不高。
8、新能源乘用车动力总成产品方面,整车厂自制和第三方制造在未来会如何演变?
回复:与传统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平台发生了巨大变化,涉及到新材料、新工艺、电力电子技术、新型的机械部件等技术,整车厂如要全部掌握,困难较大。随着电动车市场全球化竞争兴起,国内整车厂自制化的道路也会比较艰辛。新能源乘用车对质量、成本、性能的要求都很高,只有我们在综合指标上做到最优,我们在未来才有机会胜出,这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9、公司多久能进入海外车企的供应商范围?
回复:国外主机厂来汇川考察后,他们的反馈是:汇川虽然暂时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但是汇川进步非常快。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持续努力,一定会达到要求。
10、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公司的动力总成产品在技术上和海外同行相比,差距具体在哪里?
回复:第一,我们在关键技术上有差距,比如16000转减速机。第二,我们的平台,如研发、制造、质量等。
11、新能源乘用车电机的进展如何?
回复:2017年,公司的新能源乘用车电机有小批量应用。未来,新能源乘用车电机不是单独的电机产品形态,一定是驱动、减速机、电机一体式的解决方案,我们也在做这方面的研发,短期内效果还不是很明显。
12、公司的轨交业务进程如何?
回复:我们通过子公司江苏经纬运作该业务。该业务的技术门槛较高,因此我们持续在做研发投入。经纬的人员总共有约200人,有一半人员都是研发人员。我们通过和江苏经纬的合作(消化吸收斯柯达的技术)以及基于自身对驱动技术的理解,在技术上已经赢得了业主方的信任。
市场进展方面,2017年下半年,我们真正走出了苏州,取得了宁波、贵阳、石家庄、无锡的地铁线路,总体上,我们对公司轨交业务的未来持乐观态度。
13、公司对电梯一体机业务如何看待?
回复:我们对该业务的发展信心比前几年要强。两个原因:1)真正和国际巨头陆续合作; 2)海外方面,我们在印度市场的进展比较好。
接待过程中,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严格按照《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已按深圳证券交易所要求签署调研《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