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道氏技术 (300409) 2018-05-24
董事长宣讲:
公司于2014年上市。2016年以前,公司主营陶瓷釉面材料,产品主要包括陶瓷墨水及釉料。道氏技术发明了陶瓷墨水,引领了国内陶瓷行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从成立以来,一直走的是高技术、高毛利、高成长产业路线。2015年底以来,公司开始转型布局新能源行业,定位成为“新材料产业平台”。经过近三年时间的布局,公司精准卡位新能源核心材料,已具备较完整的产业链整体配套能力。产品涵盖:钴盐、三元前驱体(含622、811高镍产品)、碳酸锂、石墨烯导电剂、碳纳米管导电剂等。
收购佳纳沿革:2016年,钴价还处于低位水平时,公司就前瞻性的以较低估值获得了佳纳能源部分股份。2017年,佳纳能源放弃独立IPO后,公司就第一时间启动了重组佳纳的计划。2016年底以来,由于钴价大幅上涨及产线扩产需要,佳纳能源对营运资金需求提高,所以公司以现金方式对佳纳能源增资至51%控股。2017年底,由于上游刚果(金)矿产资源在新能源汽车上游产业链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公司快速决策,确定MJM收购方案,将产业链进一步向上游延伸。另外,公司意识到随着高镍技术的日益普及,前驱体环节在未来2-3年将成为与动力电池同等重要的横向平台。继续提升前驱体产能,则需要对佳纳能源的整合力度进一步加强,所以2018年又启动了对佳纳49%剩余股权的收购。目前,佳纳能源已经形成了矿山原料-中间品-钴盐-前驱体的完整钴上游产业链。公司在这个项目上付出了很多的艰辛努力,我们对这次收购有信心,从战略意义上,此次收购对于道氏技术及佳纳能源是双赢的。
碳酸锂项目:公司的愿景是致力于碳酸锂国产化。目前,市场上的锂资源主要以来自南美、西澳的盐湖卤水及锂辉石为主,而对国内的锂资源利用率较低,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的今天,锂资源严重依赖海外资源,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锂云母资源的利用一定要秉承环保开发、综合利用,使用传统方法无法对锂云母进行最大化利用。道氏使用独立开发工艺技术,可以实现锂云母的综合、环保、低成本开发利用。从市场前景看,碳酸锂比钴行业的国产化替代空间很大,战略意义较大。
青岛昊鑫:从企业战略层面,钴盐和碳酸锂是一个横向的量的逻辑,发展前景好,市场空间大。青岛昊鑫是一个纵向的质的逻辑。青岛昊鑫的产品技术含量高,是目前全球领先的石墨烯、碳纳米管导电剂生产企业。公司以青岛昊鑫为平台,跟踪锂电的最新技术动态、开发新的技术,沿着产业链不断升级。2016年收购青岛昊鑫时,青岛昊鑫2015年全年净利润只有383万元,而今年一季度,青岛昊鑫已经实现了1000万利润,预计全年业绩将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企业核心价值:一是创新战略。这意味着对持续创新的不断追求,技术的持续积累。二是人才战略。不断吸引、整合业内最优秀的高端人才资源,人才是创新的核心。
问答环节:
问题一:佳纳能源的长期规划
一是加强上游矿物源头的控制。产能方面,根据公司产能规划,2018年MJM钴中间品及电解铜产能分别达到2,000金属吨,6,000金属吨;2019年MJM钴中间品及电解铜将分别达到6,000金属吨,12,000金属吨。同时公司正在寻求原材料端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
二是持续加大三元前驱体的产能。2018年佳纳能源钴盐及三元前驱体产能分别为6,000金属吨,12,000实物吨。根据公司产能规划,2019年钴盐及三元前驱体产能将分别达到12,000金属吨,42,000实物吨。
问题二:佳纳能源前驱体客户
佳纳能源拥有振华科技、厦门钨业、湖南雅城等优质客户。其中公司的第一大客户振华科技是宁德时代(CATL)、比亚迪、力神电池、万向等大型电池生产企业的核心供应商。湖南雅城的供货对象有三星SDI香港、天津巴莫等。
问题三:很多企业要收购佳纳能源,为何佳纳能源选择道氏技术?
一是前瞻布局,掌握先发优势。在市场尚未充分认识到佳纳能源巨大价值的时候,公司已经获得其23%的股权,和新华联并列第二大股东,具有优先购买权。
二是资源互补,战略目标一致。道氏技术与佳纳能源资源互补,战略目标一致。道氏平台具备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而佳纳在业内的经验、资源积累是业内公认的,两家公司共同的战略目标就是把钴产业链做大做强,所以促成了后续合作。
问题四:如何评价青岛昊鑫
钴和碳酸锂是一个横向的量的逻辑,青岛昊鑫是一个纵向的质的逻辑。公司以青岛昊鑫为平台,不断发展新的技术。目前,青岛昊鑫的产品以石墨烯导电剂以及碳纳米管导电剂为主,后续将继续围绕产业技术升级。2018年三元正极使用的碳纳米管导电剂预计将加速放量,昊鑫是具有高成长和潜力的纵向平台。
问题五:公司与江钨集团合作的背景
宜春钽铌矿(414矿)是正在开采的、储量最大的、资源品位最高的锂云母矿,与锂辉石相比,其有明显的地理成本优势。414矿隶属于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江钨集团认同公司的技术路线,所以决定与公司携手合资成立江西红锂新材料有限公司,共同推进碳酸锂的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