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特一药业 (002728) 2018-05-31
问题一:公司目前的主要药品有哪些?旗下品牌有什么?
【回复】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包括止咳宝片、小儿咳喘灵颗粒、咽炎片、血塞通分散片、益心舒颗粒、银杏叶分散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金匮肾气片、红霉素肠溶片、依托红霉素片、罗红霉素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片、阿咖酚散等。
公司目前主要有“特一”、“宁城”、“海力医生”等品牌,其中,公司以品牌作为公司核心品牌并实施品牌战略,来提升公司品牌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打造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问题二:可转债募集资金投入使用情况如何?
【回复】公司可转债的募投项目有两个,一是新宁制药药品GMP改扩建工程项目,二是药品仓储物流中心及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其中前者已经施工建设,截至2017年12月31日,已使用募集资金355.66万元;后者正在设计阶段。
问题三: 公司在化药和中成药领域的竞争格局是怎么样的?
【回复】公司属于医药行业,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及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医药行业将保持稳定增长,但竞争也比较激烈。公司的化学制剂药和中成药在医药销售市场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产品结构优势。共拥有药品批准文号339个,涵盖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溶液剂、糖浆剂、合剂、乳膏剂、散剂等多种剂型。主要药品制剂产品涵盖止咳化痰类、心脑血管类、消化系统类、补肾类、抗感染类和解热镇痛类等多个类别的药物,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加大对部分拥有药品批准文号药品的投入,以提升自身竞争能力;二是产品价格优势。公司现有产品中多为常用药物,且大部分为安全、有效、价廉的药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三是核心产品优势。公司核心产品止咳宝片,具有百年历史,凭借处方和工艺优势、确切的疗效以及近年来公司推广力度的加强,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公司将以提升品牌知名度、优化营销策略和渠道建设、挖掘产品潜力等方面,发挥公司产品的优势,力争把止咳宝片打造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黄金单品;同时,针对公司丰富的产品结构和低价药物品种,形成产品集群,提高竞争力,促进公司持续发展。
问题四:公司目前销量最好的药品是什么?有多大市场空间?
【回复】公司目前销量最好的药品是核心产品止咳宝片,属止咳化痰类中成药。止咳宝片具有近百年的悠久历史,产品秘方入选岭南中药文化保护遗产。止咳宝片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尤其是寒性咳嗽、痰湿咳嗽,疗效确切。近年来,止咳宝片凭借确切的疗效和推广力度的加强,其销售区域已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并在相关销售地区形成较为深厚的影响力和良好的口碑。
就止咳化痰类药品的细分市场而言,止咳化痰类药品具备较大的市场空间。咳嗽为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随着自然环境及气候的变化,咳嗽的发病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人口密集等因素,发病率较高。据国家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年有近3亿人感染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咳嗽患者多达5,000多万人,城乡居民咳嗽患病率在15%以上,可见我国止咳化痰类药物较大的市场容量。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止咳药有上百个品牌,其中中药制剂占60%以上的市场份额,占绝对优势。2009-2016年我国止咳中成药市场销售额从101.04亿元增长至236.46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2.92%。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止咳祛痰平喘类口服中成药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止咳祛痰平喘类口服中成药的未来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2022年我国止咳祛痰平喘类口服中成药市场销售额在423.90亿元左右,2017-2022年复合增长率在10%左右。
问题五:近两年是否有新药推出?
【回复】新产品的仿制和研发需要一定的周期,公司近两年暂时没有新药推出。公司一贯重视对技术的创新和研发的投入,公司也一直有仿制和研发药品,如果后期有新药研发上市,公司将根据相关规定履行披露义务。
问题六:上游原材料涨价对公司产品的影响有多大,是如何解决的?
【回复】当前,中成药所用中药材的采购价格持续上涨,对公司部分产品带来一定的影响,现阶段,公司主要通过如下方面来尽可能降低或消除影响:一是公司根据生产成本、营销策略等综合因素,对部分产品的销售价格进行了适当的提高,以缓解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二是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科学安排生产和生产流程控制,提质增效,提高产品竞争力;三是实施品牌战略,持续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公司品牌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打造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以此推动产品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
问题七:毛利率和净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回复】毛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2017年度,尽管由于中药药材价格走高,导致中成药毛利率下滑3.35个百分点至67.04%,但由于化学制剂药和化学原料药毛利率均有一定的提升,且销售增度大于中成药的销售增度,拉动了公司综合毛利率小幅提升至48.21%。
净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2017年度,公司在销售收入持续增长的情况,综合毛利率也有小幅提升,相应的产品销售毛利增加。同时,2017年尽管销售费用及财务费用同比有所上升,但由于公司对内部资源进行整合,管理费用有小幅减少,导致2017年公司期间费用规模增幅小于营业收入增幅,公司期间费用率由31.10%小幅下滑至30.87%。亦即,在销售收入增长的同时,毛利率的小幅增长及期间费用率的小幅下滑,导致2017年度的净利润率同比提升了1.03%至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