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东方嘉盛 (002889) 2018-06-13
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有什么影响?
粤港澳大湾区由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肇庆(市区)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目前是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并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作为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前沿和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大湾区建设将会着眼于打造现代化的综合改革试验区,一带一路巨型门户枢纽,世界级的竞技平台,以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公司身处大湾区,多年来深根细作湾区业务的拓展,已经积累了自身的经验优势。大湾区经济的统一规划将会带来区域经济和产业上的更高层面的协同,这将会为供应链服务行业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二、公司最近几年在业务拓展方面有什么进展?
一直以来,公司以不断的创新,敏捷的响应和周到的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为使命,专注于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公司长期秉承大客户服务战略,为世界500强企业以及细分行业前三提供个性化、管家式、嵌入式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服务。在ICT,食品,医疗器械等行业长期深耕细作,并与这些行业大品牌企业建立了超过10年以上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公司凭借多年服务品牌企业的经验优势,逐步建立了ICT产业供应链协同服务平台、食品产业供应链协同服务平台、医疗器械产业供应链协同服务平台、跨境电商产业供应链协同服务平台、一带一路全球供应链协同服务平台、产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公司与世界知名的大型跨国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其提供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得到了主要客户的广泛认可,为公司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近些年公司为大型客户服务的标杆辐射效应不断形成,促使公司有效提升了市场知名度,并借此创造了显著的业务机会。围绕大型客户愈发复杂的供应链管理服务需求,公司持续深挖ICT,食品,以及医疗器械行业及其细分领域,同时积极拓展医药,汽配,智能制造行业。
此外,跨境电商业务也是公司近年来大力拓展的业务,凭借多年的供应链服务的经验优势,建立了跨境电商产业供应链协同平台,为跨境电商平台以及平台卖家提供通关,仓储,运输,分拣,资金结算,信息化服务等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
三、4月底公告与顺丰以及其他的深圳供应链公司成立了大数据合资公司,目前是否有制定合作计划或展开业务合作?
公司参与设立大数据合资公司,以“构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供应链大数据平台”为使命,利用各股东丰富的应用场景和供应链运营经验,构建开放共赢的平台,推动建立高效协同的现代供应链体系,打造创新的智慧供应链,提升综合物流服务效率,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提升国内企业在国际供应链中的竞争力。公司致力于成为卓越的产业供应链服务商,基于对所服务产业上下游的深度理解和认知,充分运用互联网和供应链思维,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此次投资有助于增强公司供应链服务能力,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大数据合资公司正在筹备工商登记注册,还未开展业务。
四、公司2017年ICT业务发展情况如何?
公司ICT业务2017年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3.40%。 ICT行业是公司长期深耕细作的行业,并与该行业大品牌企业建立了超过10年以上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未来,公司将继续巩固和深挖ICT现有客户,保持领先优势,同时拓展ICT行业新客户。ICT行业经济周期稳中有增,公司将通过持续创新,资源整合,保持客户的优质服务,同时深耕细作,深挖客户产品线。另外,对于ICT细分行业内领先的其他潜在大客户,也积极进行拓展。对于高精端的前沿行业,如无人机、3D打印机、无人驾驶等细分市场,公司会持续跟进关注,为未来收入增长培育客户。
五、公司跨境电商业务发展情况如何?
公司2017年跨境电商业务较上年增长56%左右。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在过去三年保持了20%以上的高速增幅。未来公司将继续凭借多年的跨境供应链服务的经验优势,在目前已有的跨境电商服务平台上,积极完善跨境电商国内以及海外服务网络,为跨境电商平台以及平台卖家提供通关,仓储,运输,分拣,资金结算,信息化服务等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
六、公司医疗供应链发展情况如何?
公司2017年医疗供应链行业和上年相比保持平稳。医疗器械行业是公司长期深耕细作的行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对于健康的重视,未来国内医疗器械行业仍然保持较大增长空间,公司将进一步深入拓展行业内的品牌商、经销商、医院等终端的合作关系。
七、保税区内仓储拓展是否存在天花板?
保税区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其特殊的进出口海关政策有利于跨境贸易的开展。公司在保税区供应链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保税区仓储作为供应链服务中的一个中转节点,不存在天花板问题,主要原因在于:1、贸易便利化措施继续增加对于保税区服务模式的需求;2、全国各主要省市保税区的数量和面积都在增加;3、出于当地经济需要,原有的其他类型保税区在不断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具有更多的功能。总之,无论从需求和保税区资源供给上,还看不到存在天花板瓶颈问题。
八、全国大概有多少保税区,公司设点的大概有多少?
截止目前,全国大概80家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区面积大概为260平方公里,分布在全国各个省,沿海省市居多。目前公司主要在下列保税区开展业务:深圳市福田保税区、深圳市盐田综合保税区、深圳市前海湾保税港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洋山港综合保税港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物流园区、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未来随着业务的拓展需要,会在更多的保税区设点。
九、公司是否考虑在境外设点?
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项目是公司募投项目之一,为抓住跨境电商大发展的有利市场环境、拓展公司综合供应链管理服务的跨境电商客户,公司计划在境内外关键节点城市建设服务网点。通过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服务网络建设,提升为跨境电商客户提供综合供应链管理服务的能力和质量,同时基于更加完善的服务网络,可以更加有效拓展新客户,提升公司的增长潜力。
十、2018年5月底的日用消费品关税下调,对公司业务有何影响?
公司业务以进口为主,我国逐渐降低多品种进口关税会促进相关产品进口量增长,扩大进口市场总量,有助于公司现有客户业务量增长及公司拓展新客户,对公司业务有积极正面影响。
十一、中美贸易战对公司业绩有何影响?
目前来看,中美贸易战涉及的进出口产品范围有限,同时公司业务主要是进口业务,目前清单中还尚未看到牵涉到公司进口的产品。未来我们会持续关注中美贸易战的后续发展以及评估对于公司的影响程度。
十二、ICT、食品、医疗、跨境电商多个业务板块,公司目前重点拓展的板块是什么?
一直以来,公司以不断的创新,敏捷的响应和周到的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为使命,专注于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公司长期秉承大客户服务战略,为世界500强企业以及细分行业前三提供个性化、管家式、嵌入式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服务。在ICT,食品,医疗器械等行业长期深耕细作,并与这些行业大品牌企业建立了超过10年以上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公司凭借多年服务品牌企业的经验优势,逐步建立了跨境电商产业供应链服务平台,以及一带一路全球供应链协同平台。基于对于产业上下游的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把控,建立了服务中小企业的产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未来,公司立足自有优势,将供应链+的思维继续运用到更多行业和客户,比如化工,汽配,智能制造,医药等行业,针对其个性化的需求提供一体化嵌入式服务。同时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继续夯实全球供应链交付平台,为客户“引进来走出去”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供应链协同服务。特别是针对国内细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于供应链精细化管理的深层需求,公司会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运用供应链管理思维整合供应链各环节,建立产业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为适应和推进公司战略落地,变革优化原有的组织架构体系,推行“平台+赋能型组织”,在市场拓展方面建立事业部制,在运营操作方面实行共享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财务,人事行政,IT,风控法务,内审等后台提供共享中心管理职能。即:6大事业部+3大业务供应链协同平台+5大职能部门,以此激发员工的创造性,组织的活力,又可发挥平台化集约化的规模经营和管理效应。同时建立适合公司战略发展的价值观体系,更具竞争力的薪酬和激励机制,以及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以保障公司战略的有效落地和顺利实施。
2018,也是公司走入资本市场的第一个完整的财政年度。集团会按照既定的战略规划目标,分解到具体计划措施并逐步落实,以期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
(1)巩固和深挖在ICT、食品、医疗等行业现有客户,保持领先优势,同时拓展新行业新客户。ICT、食品、医疗行业经济周期稳中有增,公司通过持续创新,资源整合,保持客户的优质服务,同时深耕细作,深挖客户产品线。另外,对于细分行业内领先的其他潜在大客户,积极拓展。针对市场规模大的潜在行业,诸如化工,汽配,智能制造,医药等行业,深入了解行业特点,积极拓展,进一步提升行业覆盖率。对于高精端的前沿行业,如无人机,3D打印机,无人驾驶等细分市场,公司会持续跟进关注,为未来收入增长培育客户。
(2)互联网综合物流服务平台,物流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完善的物流服务网络是供应链集成服务的基本要求。物流服务网络是由点和线构成。运营中心即是网络中的点,供应链服务涉及到的物流部分主要是通过在点的增值管理来体现的。公司会按照既定的规划,重点打造自动化智能仓储平台,提升网络平台中关键节点的运作统筹功能。同时做好线下网络布局和线上互联网平台建设,增强货物配送深度,拓展物流网络辐射范围,从而为公司整体的供应链服务能力的建设夯实基础。
(3)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跨境电商交易额在过去三年保持在20%以上的高速增幅。公司会继续凭借多年的跨境供应链服务的经验优势,在目前已有的跨境电商服务平台上,继续积极完善跨境电商国内以及海外服务网络,为跨境电商平台以及平台卖家提供通关,仓储,运输,分拣,资金结算,信息化服务等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
(4)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建设,供应链管理服务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信息系统是供应链管理中心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成服务实施的基础。公司一如既往的持续投资去升级和完善供应链系统管理平台,包括一体化通关服务平台,运输管理服务平台,以及仓储管理平台。全面提升内部操作流程的协同作战能力,提高公司内部信息共享,提升业务数据的集成管理和应用,最终达到整合业务体系,优化业务流程,全面增强公司在供应链管理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5)产业供应链平台,转型升级是许多传统行业正面临的深层需求。其行业内目前的散乱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是很难解决现有的行业痛点和难点。这些行业必须引入互联网平台化的供应链管理方式来实行行业集约式规模化管理。公司凭借多年产业供应链平台的经验优势,将积极深入了解产业需求,联合产业内上下游各方,通过集中采购,集中物流,集中库存,集中营销,集中供应链金融,解决产业面临的痛点和难点,助力其产业转型升级,共同打造满足各方利益,实现行业良性发展的供应链平台。
(6)一带一路供应链协同平台,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国内企业需要“引进来走出去”。公司审时度势,积极把握机遇,建设一带一路供应链协同平台。为客户全球采购,生产协同,库存管理,资金管理,全球分拨交付提供供应链协同服务。
(7)产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公司会继续凭借已有的物流+供应链+金融的现代供应链管理体系,在风控可控的情况下,稳健推进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公司已经建立了专业的风控管理流程以及客户授信审批流程制度,通过深入了解把握行业上下游的资金需求,为客户解决供应链资金短缺问题,协助其供应链的顺利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