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锐科激光 (300747) 2018-06-29
观看公司宣传片,锐科激光董秘卢昆忠做公司的基本情况介绍,然后接受投资者提问。主要问答如下:
1、对于激光行业市场情况及 2018 年下半年趋势判断
答:2017 年激光行业实现快速爆发式增长,面对供不应求的状态,锐科激光积极面对市场需求,全力布局,产能大幅提高,目前与去年相比目前市场需求增速适当有所放缓。
2、预测行业增速情况
答:光纤激光器在过去五年保持快速增长,我们预计未来将继续保持相对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随着价格下降和稳定性的提高,光纤激光器的应用市场回进一步拓展。目前光纤激光器应用还是以切割应用为主,但随着工业机器人、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行业兴起,焊接市场前景广阔。金属 3D 打印目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主要是由于 3D 打印原来成本高、速度慢,但随着激光器技术的成本和价格下降,普及应用前景广泛。
3、未来面对竞争,将采取的价格策略
答:不会采取特别激进的价格策略,将以技术更新换代、技术的领先地位来推进市场销售行为。单独靠价格战,很难做大持续发展、稳健发展。
4、 中美贸易战对于公司原材料的影响
答: 公司目前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在欧洲,从美国进口的相对比例不高,具有可替代性,目前进口没有受到贸易战的影响。出口方面《中国制造 2025》激光、激光设备都在美国增税名单中,但是目前我们向美国销售比例很小,我们的集成商向美国销售的也不对,主要是以亚洲为主。贸易战没有影响。
5、核心元器件和原材料自制比例比较高,未来是否还有增大空间?
答:自制率比例提升还有较大空间,全部自制也没有必要,主要实现和提高光栅、特种光纤的自制率。
6、光纤激光切割机的持续性,对于传统加工的渗透力到达什么程度?
答:渗透比例会越来越高,随着性能提升和价格下降逐步得到终端客户的接受和认可,市场发展空间会很大。
7、从招股书披露中研发金额投入很低的原因
答:公司拥有一批高端技术人才,特别是几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本身具有较强的技术积累,另外公司拿得了比较多与主营业务契合较高的国家项目及课题以及来自大股东的技术开发项目,对于研发技术起到一定支撑作用,因而研发支出相对较小。未来我们将加大研发支出,保持技术优势,并随着公司规模扩大,研发比例一定会进一步扩大。
8、光学模块的成本结构是如何构成
A:传统上来说泵浦源占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成本的 60-70%,自制后成本下降,应该只有 30%左右的成本比例。特种光纤占到整个成本 20%左右。其他的,比如之前传输光缆很贵,2-3 万一根,现在自己做,很低,大概成本占比百分之几。还有一些光学元器件,高功率的合束器,外面价格特别高,现在公司完全自产,成本大幅下降。但机械件成本很难下降,这块占比比较高,整个光纤激光器里面包括元器件各部分的机械加工件较多,大概 20-30%。
9、未来毛利率的变化的情况
答:连续光纤激光器毛利率现在基本与同行业先进企业接近,未来毛利率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不会太大,未来将努力维持毛利率稳定,适当扩大研发投入。
10、成本继续下降空间将会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材料采购价格随着采购量增加价格下降。2 部分材料和元器件还有自制比例提升的空间,3 采用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在产品降价同时,保持毛利率的稳定。现在特种光纤和光栅自制在持续推进。
11、为何大族不是我们的主要客户
答:分析原因认为有如下几点:
1、大族毕竟有其长期合作的供应厂家,跟自己定位有关。
2、这种联盟合作关系一旦脱离,未来获取的支持力度可能会有所削弱,并且锐科相对规模较小,相对大族队激光器的采购规模难以完全支撑。
3、锐科激光会积极寻求合作,随着锐科品牌和产品种类及产能的提升,我们相信未来将会有可能成为我们的客户。
12、行业壁垒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当行业增长比较快,这时给的空间大,新进入这有一定的机会,但行业龙头企业的产能增长很快,规模效应明显,但市场增长放缓时候,对新进入的门槛会越来越高。光纤激光器是门槛主要是技术门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产业链的掌控需要比较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产业链不同位置的技术人才;二是高功率激光结构复杂,元器件非常多,高功率光纤激光器里面是多个模块合并组成,任何部分出问题都将导致产品质量的问题,对部件元器件提出更高的要求。没有长期的技术积累,实现产业链的综合突破,产品的可靠性达到一定的长度,难度很大。
13、行业的驱动力是什么?
答:宏观经济的影响,智能制造的影响,对传统工艺的替代,性能提升和价格下降,整个激光应用的渗透力在提升。
14、半导体激光器和连续光纤激光器的影响区别
答:半导体激光器,是未来一代的激光器,但也可以做泵浦源,是光纤激光器的一部分,半导体激光器的体积更小,光电转化效率比光纤激光器好,但无法和光纤激光器高光束质量相比。由于光束质量的区别,半导体激光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和光纤激光器由一定的互补关系,在焊接、熔覆、3D 打印等领域会有大的发展。
15、作为混合所有制,有什么样的感受
答:简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管理体系,航天系统的严格内部管理和控制体系对我们内控规范管理起到重要作用。
(2)航天技术的高质量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对于质量提升起到引领作用。
(3)在严格遵守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体系管控下,三江集团通过董事会给我们提出相应的考核指标,但具体经营由公司经理层来完成,公司治理体系比较明确。对于大的投资项目和公司章程规定其他重大事项,按程序需要经过国资程序审核批复,严格按国资管理程序实施,但控股股东对混合所有制企业提供了特殊渠道,效率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