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中材科技 (002080) 2018-08-08
公司于2018年8月8日下午15:30召开2018年半年度业绩说明电话会议,向参会的投资者介绍了公司2018年半年经营情况,并与投资者进行了互动交流。
一、公司2018年半年度经营发展情况介绍
上半年公司发展平稳,收入47.45亿,同比增长5.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84亿,同比增长2.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3.54亿元,同比增长0.12%。
1、玻纤产业上半年经营业绩靓丽。完成玻纤销售40万吨,同比增长约18%,实现营业收入28.2亿,净利润3.94亿元,同比增长约20%,玻纤产业上半年达到满产满销的状态。
2、叶片产业上半年经营业绩有所波动。上半年销售叶片1.3GW,收入8.5亿,同比有所下降。
3、锂电池隔膜项目上半年进展良好。公司滕州生产基地一期项目4条生产线。2018年上半年,已经有2条生产线开始正式量产,第3条线也已经进入调试过程中,第4条线安装过程中。2018年上半年公司已经实现对部分客户批量供货,同时公司主要目标客户认证也已完成,并开始讨论后续供货的事项。
4、其他产业。AGM隔板、CNG气瓶、膜材料等业务发展平稳。
二、互动问答
Q1:现在市场比较担心,由于玻纤去年提了两轮价格,会导致新增产能的供给量会比较大,包括巨石和泰玻会受到产能冲击的影响,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答:我们认为新增产能对行业冲击有限。1、稳定的需求增长消化部分新增产能。玻纤作为一种替钢代铁的新材料,其轻质、高强度的特性使其在各个下游应用领域渗透率不断提升,行业发展前景长期向好。自2000年以来,全球玻纤及复合材料需求增速一直保持在5%-7%的水平,即使在金融危机期间亦未停止增长。国内玻纤需求增速高于全球增速。2、整体来看,主要新增产能集中低端领域,低端产品价格会回落,中高端产品需求较好且进入壁垒较高,价格较为稳定。
Q2:玻纤产品库存情况如何?
答:行业正常水平在1.5个月,公司库存在1个月以下,常规产品库存约25天。过去几年,公司库存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今年以来,公司加大了信息化、自动化研发投入,进行产线自动化生产及订单追踪排查,旨在进一步提高效率、减少优化库存。
Q3:玻纤行业产品认证情况,是否有壁垒?
答:公司交通运输、风电、电子电器等中高端产品都需要通过严格的产品认证,玻纤需要和树脂配方联合研发以确保性能达标,认证周期较长,一旦进入供应商名单以及配方确认后较难替换。
Q4:玻纤未来3-5年较有前景的应用方向?
答:玻纤这几年无论是传统领域还是新兴应用领域整体应用规模均在提升。未来公司看好的方向,汽车轻量化、电子、环保、风电等。
Q5:电子纱生产线技术情况?
答:目前公司电子纱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泰山玻纤投资的年产50,000吨电子细纱以及年产5000吨超细电子纱生产线,在生产装备、工艺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等方面均有创新,填补了国内高端细纱产品的空白。
Q6:玻纤产业价格策略?
答:公司不会主动打价格战来抢占市场,未来坚持专注于开发新应用,不断进行产品转型升级来推动公司成长。
Q7:年初公告的“巴拿马项目事件”对公司上半年及全年的影响是什么?
答:目前该事件对公司叶片的经营业务影响较小,公司与金风科技是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合作多年,公司仍是金风科技最大的叶片供应商,在产品开发、技术、质量、服务方面继续保持了全方位的业务联系。
Q8:叶片上半年出货下滑主要原因?
答:主要是因为产品迭代加快,部分市场亟需新叶型产能尚处于爬坡期,产销量下降;产品结构调整、同型号产品价 格下降;大宗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叠加影响。下半年中材叶片将加快新叶型产能释放,加大国内外市场开拓力度,进一步加 强协同,通过技术创新、工艺优化、材料替代等多种方式降本增效。预计三季度环比将会有较大改善。
Q9:锂膜进展情况如何?
答:2018年上半年,其中2条生产线已经正式量产,第3条线也已经进入调试过程中,第4条线安装过程中。2018年上半年公司已经对部分客户批量供货,同时公司主要目标客户线下认证已完成,并开始讨论后续供货的事项。
Q10:如何面对锂膜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
答:从产能上来看,供过于求是现实,但并不如媒体所言那么严重。一是厂家对外宣称的能力和实际能力有出入,二是产能真正做到有效供给需要一个过程。严格来说,供求关系基本处于平衡。至于降价问题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从我们的生产线来看,6000万平米是基于成本的考虑。如果从产能、指标等方面看,仍然有较大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