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中光防雷 (300414) 2018-08-30
一、公司的重大重组华通项目现在进展如何?
答:在上半年度,关于华通机电并购的重组方案已通过中国证监会的审核,且已取得批复。获得批复后,公司董事会根据本次交易相关协议、方案以及公司股东大会的授权,积极组织实施本次交易的各项相关工作,后续工作还有资产过户、股票登记及上市等。
公司作为以民品为主的涉军企业,将以产业并购的方式搭建军工产业平台,通过并购重组实现在现有涉军业务基础上,借助并购公司拥有的军工领域客户,拓展在军工行业的防雷业务,优化上市公司的防雷业务结构;同时帮助并购企业增强技术积淀,为军品的研发及生产提供基础。公司将在现有军工业务基础上,拓展到其他军品领域的业务,优化上市公司的业务结构,进一步开拓盈利来源,降低公司经营风险,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二、军工电磁防护产品的研发情况进展如何?公司产品在军工行业的未来发展规划是怎样的?
答:在电磁防护上这一块,公司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合作研发可用于指挥系统和战车的电磁防护设备;公司与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还正积极与其他大型军工研究所接触,准备开展电磁脉冲防护方面的研究。在雷电电磁脉冲方面,公司将继续保持在该领域的研发投入和新产品的生产;在电磁脉冲弹防护方面,正在与某所合作开展理论验证,并准备投入验证试验设备进一步开展试验产品的验证工作。未来,随着国家对安全的越来越重视、仪器紧密度以及相关防护要求的提高,公司业务长期将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机会。
军工领域的拓展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公司已经在军工行业进行积极的业务拓展,具备齐全的相关资质,避雷针、接地体、SPD、防雷箱等四大类型几十种产品已经列装。2016年公司收到了中国新时代认证中心颁发的武器装备质量管理GJB9001B-2009质量体系证书,目前,公司已经获取了进入军工防雷的全部资质(即三级保密资格证书、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证书以及武器装备相关的证书等四种证书)。公司已经具备齐全的军工方面的相关资质,未来主要依托自我发展方式;因为公司是三级保密资质单位,具体内容不便披露。
三、公司紧抓主业通信防雷市场,能否介绍下公司主业的后续计划和方向?
答:公司目前主营业务拓展包括通信、能源、铁路与轨道交通、电力、石油石化等,同时正依托强大的研发、测试以及工程实力通过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和并购重组等方式进入军工等领域。
2018上半年度,在宏观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的大环境下,公司管理层有效执行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贯彻董事会的战略部署,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实现营业收入17072.14万元,同比增长5.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23.6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80%;其中,铁路与轨道交通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94%,能源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61%,铁路防雷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0.14%;内销部分营业收入同比基本持平;出口部分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87%。
1、通信行业的防雷领域
公司作为中国防雷领域的细分市场龙头,凭借强大的产品研发实力以及品牌号召力在通信领域赢得了很大的市场。上半年度,公司依然保持在通信领域防雷技术、产品质量以及服务上的优势,通过提供较高性价比的产品来保证来自优质客户的订单。
2、航天国防的防雷领域
公司不断加强国防领域的雷电防护、电磁防护等相关技术研发、应用的推广与市场开拓。公司同时与相关部门开展研究合作和技术应用合作。公司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军工业务运行体系,专门负责国防建设领域的雷电防护技术与产品应用推广与市场开发,形成专有系列的产品序列和技术应用环境。上半年度,华通机电并购的重组方案已通过中国证监会的审核,且已取得批复,目前公司正在全力推动此项重大重组的后续事宜。
3、铁路与轨道交通的防雷领域
上个会计年度,公司完成了铁创科技的并购重组工作,铁创科技在技术创新与研发、产业链一体化、高端客户核心配套上所具备的核心优势与公司“再出发”战略的核心诉求相匹配。铁创科技和公司的资源整合,有助于实现协同效应与战略升级;同时,铁创科技的核心竞争优势有助于完善公司防雷业务的行业布局,是公司达到战略远景的有力助推;有助于进一步开拓公司盈利来源、降低公司经营风险和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上半年度,铁路与轨道交通营业收入2845.27万元,为公司实现毛利1546.13万元。
4、新能源行业的防雷领域
公司为风电、光伏发电、充电桩等新能源设备商提供全面技术支持和配套服务,为客户提供符合配套要求的定制化要求的SPD产品;公司同时加大了新产品研发力度,及时地推出满足客户需求的各类新产品并按照客户要求交付。上半年度,能源领域营业收入2639.24万元,同比增长38.61%。
5、非防雷的通信类产品领域
上个会计年度,公司取得了中兴通讯和爱立信的Small Cell(小基站)供应商资格,公司控股子公司凡维泰科技自主研发的Small Cell(小基站),已完成了单载波及双载波小站产品的研发,同时也完成了联通电缆拉远型DAS产品的研发工作,已给多个客户提供了测试样机。上半年度,Small Cell(小基站)共实现营收1300万,相比去年全年Small Cell(小基站)的收入,实现了十倍以上的增长。同时,公司凭借多年通信设备防雷产品配套服务,与客户形成协同效应,已成功导入通信产品的磁性器件应用,公司已取得了爱立信和诺基亚的磁性元件供应商资格,产品技术指标和质量已达行业前列水准。
未来,公司将努力拓展军工、电力、新能源、石油化工行业防雷市场,同时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改变此前业绩依赖通信行业的局势,实现业绩来源于“5G通信+军工+高铁+新能源”四轮驱动格局,同时积极开拓除5G领域外的其他相关领域业务,努力成为雷电防护产品全球领先、非雷电防护产品国内前列的专业制造企业。
四、在雷电电磁脉冲方面,市场竞争格局是怎样的?竞争对手有哪些?
答:这是一个基本上全新的领域,涉及到多重技术的复合型应用。因此这方面的竞争首先是在技术应用层面、高端理论层面等方面。这不仅仅是企业在面临竞争,同样是对产业界以及理论和技术领域的挑战。我国在这方面一直是强调自身的发展,尤其是结合我国自己的发展,开展深入的研究。就技术应用层面来说,我们的一系列产品和技术研发都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部分系统性产品和技术应用方案将会陆续出台。这方面的竞争主要还是国内一些专业研究机构和企业,国际上机构和企业不容易进入这块市场。
五、5G的爆发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有多大?
答:公司是全球主要通信设备制造商(爱立信、华为、诺基亚、中兴、三星)的核心防雷供应商,公司抓住4G建设的契机,在2014年度净利润达到9,759.44万元。由于通信行业投入放缓,公司业绩从2015年度出现下滑,但是公司已为通信市场5G商用做好提前量,加大技术研发和配套服务力度,做好5G通信设备雷电防护配套产品的储备。随着5G的建设与推广,公司有能力凭借在通信行业的配套经验,夯实公司在通信行业防雷市场的领先地位,公司业绩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六、除了通信、铁路市场,中光在哪些行业的防雷市场布局有比较大的拓展空间?除了行业的横向拓展,从通信防雷走向铁路防雷、军工防雷;中光在另外一个市场是否有比较大的机会?即在电力、铁路、能源等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领域。
答:公司一直在积极拓展军工、电力、能源等行业。铁路方面,公司全力支持铁创科技经营团队开拓铁路领域的雷电防护市场,并一同探索、开拓非雷电防护市场;军工方面,公司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军工业务运行体系,专门负责国防建设领域的雷电防护技术与产品应用推广与市场开发,形成专有系列的产品序列和技术应用环境,同时,公司的重大重组项目华通机电也已顺利拿到证监会批文;电力方面,主要是在新技术应用的布局,包括行波故障检测、智能雷电监测系统对雷击和电涌冲击的大数据收集等,也在做二次防雷、防雷工程等业务;新能源方面,公司为风电、光伏发电、充电桩等新能源设备商提供全面技术支持和配套服务,为客户提供符合配套要求的定制化要求的SPD产品;公司同时加大了新产品研发力度,及时的推出满足客户需求的各类新产品并按照客户要求交付。目前,公司的技术实力处于一流,在存量市场有很大的机会,公司也持续在给国际上大的通信设备商公司供货,并且占有很大份额。
七、中光防雷一直专注于防雷专业,特别是通信行业,是基于什么原因向通信行业非防雷领域拓展经营?请介绍一下公司涉及通信行业非防雷领域的情况?
答:公司之前一直专注于通信行业的防雷专业及市场,为爱立信、华为、中兴、诺基亚等通信设备制造商配套防雷产品。在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过程中,客户基于公司研发服务能力、技术水平及品质管控能力等诸多考量,与公司管理层探讨非防雷领域产品方案,公司正有序推进研发、试制、样品、小批量供货等产品流程。
上个会计年度,公司取得了中兴通讯和爱立信的Small Cell(小基站)供应商资格,公司控股子公司凡维泰科技自主研发的Small Cell(小基站),已完成了单载波及双载波小站产品的研发,同时也完成了联通电缆拉远型DAS产品的研发工作,已给多个客户提供了测试样机。报告期内,Small Cell(小基站)共实现营收1300万,相比去年全年Small Cell(小基站)的收入,实现了十倍以上的增长。同时,公司凭借多年通信设备防雷产品配套服务,与客户形成协同效应,已成功导入通信产品的磁性器件应用,公司已取得了爱立信和诺基亚的磁性元件供应商资格,产品技术指标和质量已达行业前列水准。
八、SPD(电源、信号、天馈)后续市场空间如何?公司的产品竞争优势有哪些?
答:中光防雷作为中国防雷领域的细分市场龙头,其强大产品的研发实力以及品牌的号召力为其在防雷通信领域赢得了很大的市场。我公司的防雷产品尤其是浪涌保护器(SPD)产品在通信市场应用广泛,与国内通信领域的技术发展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通信基站建设是通信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但并不是唯一的设施。目前通信行业发展与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差不多,在放缓的情况下对我们的产品在通信行业的应用是有影响的,但我们对通信行业的技术发展前景,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保持绝对积极乐观的态度。同时,公司已经在电力、军工等其他行业进行积极的业务拓展。
同时,公司在行业内具有明显的防雷基础理论研究优势、技术创新、研发及检测试验能力优势、行业地位优势、集中各行业优质客户的优势、产业链条完整的优势、基于与客户协同效应,拓展新领域多元化发展的优势。总体来说,公司产品系列齐全、产业链条完整,在研发、检测、销售、防雷工程设计及施工等多个环节具备的优势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