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汉得信息 (300170) 2018-08-29
说明:
1、大股东减持说明
减持的原因是,大股东目前质押率较高,质押的钱主要用于增持公司股份、员工持股计划和缴纳个人所得税等,为响应金融监管去杠杆的号召,大股东需要通过减持获取资金减少股份质押,降低质押风险。因此此次减持是出于实际资金周转的需求,为了避免质押风险拖累公司,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减持的方式上,将注意减少对二级市场的冲击。现在具体的减持方式还在讨论,希望能保持股价的相对稳定。
2、与SAP的合作关系
公司推测SAP取消软件代理权的原因是公司开发的部分产品,与SAP在业务上存在竞争。
1)公司产品的研发于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公司做这些产品是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云化是全球大趋势,Salesforce是全球龙头,Oracle在大力推进云产品,汇联易、SRM也会参与到市场里面,打造云专业领域软件;
地利,开发产品需要强大的技术和开发能力,同时需要深刻理解业务场景,公司最大优势是顾问、技术人员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和业务流程的梳理更具优势,汇联易和SRM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此外,公司有庞大的客户群,有几千个关系非常密切的推广渠道,因为客户群中有一部分跟SAP的客户群重合,因此在业务上有所竞争,产生了直接冲突;
人和,公司鼓励和支持技术革新和管理实践创新,有很强的人员流动意愿,让员工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有自己奋斗的目标。
2)SAP、Oracle两家本身就存在强烈的竞争关系,而公司其实一直处于解决矛盾的状态。SAP取消软件代理资质这件事情对公司影响是比较有限的,但市场反应超出预期了。公司后续会继续积极努力自主创新,加大研发投入,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更全面的服务和产品,并努力提升自身业绩,确保长期稳定发展。
Q. SAP在中国的实施业务,公司占比多少?
答:官方上SAP跟公司在软件代理方面已经不合作。但实际现在还在谈,看能不能复合合作关系。公司2018年后不能卖SAP软件,SAP软件销售业务会有直接损失,但是对实施服务市场的影响很小。服务的市场需求还在。因为缺乏公开的官方数据,SAP在中国的实施业务,公司的占比不清楚。
SAP在中国的市场规模也没有官方数据支撑。除了我们公司及石化体系某系统实施商人数、规模比较大之外,SAP本土顾问公司规模收入基本都在千万级别。客观来讲,SAP中止汉得软件代理权,也会比较大的损害他们自身利益。
Q. 2018年半年报中的收入数据,按管理口径拆分是怎样的?
答:2018年半年度,传统ERP及相关信息化服务5亿多收入,增速在15%左右,增速跟去年差不多。其中传统实施SAPOracle占比80%(各一半)左右,微软、西门子等一共10%多。
智能制造,大约2亿多收入,50%左右增速。此增速一定程度上是人为控制的结果,智能制造对顾问和客户的信息化基础要求会比较高,公司希望放慢脚步,加强基础建设,让客户获得切实回报。
运维服务,2018年半年度大约2.3亿收入,增速超出预期,达到90%左右,毛利率(达到40%以上)的上升也带来了惊喜,过往是略低于实施的。这说明整个运维市场快速增长的同时,其价值也在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业务运维的需要、对IT技术的分析能力要求更高,现在更需要第三方咨询公司提供运维服务,发挥IT系统的整体价值,客户外包意愿更强。最近主流客户,可能已经从每年几十万运维投入跨入百万门槛,企业IT复杂度提升、规模体量扩大,越来越需要整体解决方案,对运维的综合解决方案服务能力和专业系统服务能力要求都很高,客户愿意付出更高的投资。
云业务,自有产品中,汇联易、SRM分别有1000万左右、3000万左右收入,其他产品,如结算平台、资产云等十多个产品,体量相对更小。第三方云发展很快,收入5000万左右,最近,公司在美国签署了相当于人民币4000多万的Oracle cloud的项目,是目前为止公司云项目单体金额最大的。
2018年上半年,软件销售收入总体8000多万,其中SAP软件收入2993万,Oracle软件收入超过3000万。
Q. 公司的费用管理?
答:从2018年半年度报告来看,销售费用通过加强销售人员的考核得到了有效的管控。管理费用,主要构成是研发,随着产品化要求的提高,研发面临一定管理上的挑战。其他内部管理上,随着人数增长,财务、法务、后勤等的管理都在面临挑战,但公司通过共享服务模式得到了有效的管控。
Q. 公司人力成本面临的挑战?
答:公司目前员工数量超过10000人(包含非正式员工)。人员增速保持较高的水平,成本挑战还是很大的。公司新人的引入会有效降低成本压力,但是也增加了管理压力。公司需要平衡新人培养速度和客户交付质量的要求。
Q. 公司未来的战略是产品还是服务?
答:纯做服务的公司,通常对产品不会精益求精。公司做产品的目的是借助市场需求和公司的优势,将服务优化。所以未来产品不会替代所有服务,而且服务会更加多样化。服务是目的,产品只是手段。目前公司的模式主要是:上市公司主体还是做服务,子公司主要做产品。如果由汉得来运营产品,文化的差异可能是致命的,因此采用子公司的模式。目前公司内部孵化的产品研发项目大约有十几个。
Q. 未来汇联易、SRM的股权关系:
答:开发产品非常难,产品形成到发展的过程都需要资金方和战略方。最近几年产品的发展都需要寻找投资者,寻求资本支持。汇联易如果进行C轮融资,汉得信息股权可能会稀释。股权稀释的原因是考虑对公司的风险要有所控制,减少汇联易经营风险带来的影响,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上市公司不断获得投资回报,再者,汇联易后续可能有上市安排,如果上市,公司不适合再做控股方,需要平衡业务发展和各方投资收益。未来公司持有的SRM股权也可能会稀释。
Q. 医院HRP的情况?
答:医院HRP正在积极高效的推广中,覆盖率还比较低。公司HRP处在比较好的市场位置,但是要取得市场领导地位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医院一直是重HIS,轻ERP。但随着医院对经营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对人、财务、供应链等的管控要求提升,医院ERP市场需求在增加。公司HRP业务在重大标杆性项目上,取得了比较好的进展,客户中有许多是大型三甲医院,公司逐渐成为这些医院的主流ERP服务商。
Q. 公司是否类似埃森哲的发展?
答:公司未来跟埃森哲的发展路线,可能会高度类似。但对于不同细分领域,会有错位或者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