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中颖电子 (300327) 2018-08-29
首先由董事会秘书潘一德先生向电子行业分析师及投资法人摘要介绍公司的情况、产品市场和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然后回答了分析师的提问,具体内容见后:
1、 来宾问:公司 32 位元产品、竞争对手及策略?
潘一德:根据客户产品的需要,公司现有的 8 位内核产品可取代部分 16 位或32 位产品。只有变频空调控制芯片才会使用 32 位内核,公司的 32 位元变频空调解决方案,已经得到客户的设计导入。公司小家电产品主要竞争对手来自韩国和台湾地区,如 ABOV、盛群;大家电竞争对手主要是欧美日大厂,如瑞萨;锂电管理芯片主要竞争对手是 TI。公司 AMOLED 显示驱动芯片有技术积累,目前的竞争对手主要来自于海外,如 Silicon Works、瑞鼎、联咏、奇景等;智能电表芯片以前主要是以外销为主,今年国网会有规格变动,公司争取切入;IOT、汽车电子是公司长期的布局。
芯片行业的产品开发时间长,竞争对手也会开发新产品,是动态竞争的,公司产品性价比高,有能力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高品质产品及成本的竞争力。
2、 来宾问:公司产品的竞争力优势?
潘一德:公司对产品的应用系统做深入了解,将外围电路都放进芯片中,帮客户节省了外围元器件。 公司的主要客户是国内客户,公司有就近服务的地理优势,产品性价比高。当产业需求旺盛时,国外企业常因自身产品线调整或生产的优先级别等因素,无法准时充足的给客户交货,公司与供应商长期稳定合作,供货上能较好的满足客户需求。国家政策上积极支持芯片国产化,客户配合国家政策多采用国产芯片的意愿有提升可能,我们的客户不但生产质量获得保障,产品也更具竞争力。在公司已进入的竞争领域,公司的技术都达到可与国际级大公司竞争的水平,都有很好的机会进而逐渐实现进口替代。。
3、 来宾问:贸易战对公司影响?
潘一德:目前没有重大影响。公司产品的主要应用市场是家电,美国自身很少有家电在当地制造,对中国加了关税,只是让日韩厂家受益美国无法受益,而且将得罪美国广大的消费者,因为,家电是生活必需品,我们大胆猜测,家电行业应该不会在贸易对抗的清单中,尤其是小家电。但是中美贸易摩擦,也让客户对未来市场判断趋于谨慎,减少备货订单。但贸易摩擦,普遍对客户长期加大国产芯片的采购比例有所鼓励。
4、 来宾问:AMOLED 芯片是否会进入京东方的计划?
潘一德:公司不评论单一客户信息,京东方的供应商有很多。公司与国内多家面板厂有业务联系或接洽,新产品不针对单一客户,公司持续配合面板厂提高生产
良率,等待国内 AMOLED 屏厂产能释放的时点。
5、 来宾问:OLED 产品线今年是否会有量,是否还会亏损?
潘一德:公司 AMOLED 显示驱动芯片验证完成后,应该就会有小量生产,今年有机会量产。今年 PMOLED 的营收有增加,但 AMOLED 研发投入也有增加,子公司芯颖科技还会亏损。
6、 来宾问:公司近 3 年的营收规划,增长率多少?
潘一德:公司不提供预测,2014 年以前每年营收均低于内部预期,2015 年起的营收都高于内部预期。
7、 来宾问:美国德州仪器产品与公司产品有无竞争?
潘一德:德州仪器的产品种类很多,主要在锂电池管理芯片领域有竞争,公司2007 就投入研发,技术能力基本差不多,锂电池管理芯片向笔记本电脑大厂的推广成效将逐步慢慢显现。
8、 来宾问:公司上半年产品营收分布情况?
潘一德:主要收入过半还是来自家电主控芯片, 家电产品一般是直接销售给品牌大厂。公司营收增长部分主要来自于家电和锂电芯片,上半年家电 MCU 销售的增速同比有所放缓,其中白色家电还有较大增长的市场空间;锂电池管理芯片销售的增长是广泛性的,包括手机、电动工具、笔记本、家电及动力电池(不含汽车)等。电动自行车以前提供给板厂,现在主要提供给控制器大厂,这样销量就增加很多。电机控制应用面很多,主要用于滚筒式洗衣机、变频空调、抽油烟机、电动自行车等。电机市场的应用广阔,应用上针对的要求特性不一样。
9、 来宾问:格力进入芯片设计行业,对公司有何影响?
潘一德:目前看来没什么影响。公司的 MCU 产品有上百颗,面对服务的是所有厂家,家电厂家如果选择自行研发,需要克服两大难点:1.自身设计的个别产品市场规模可能不足,因为别的家电客户不会向竞争者买芯片,导致自身投资的芯片设计公司难以实现盈利,一般而言,我们的 MCU 芯片如果累计没卖到千万颗,往往都不挣钱;2.自己投资的芯片设计公司,产品即使比别人差一点,可能依然必须选择采用,导致长期影响产品品质,甚而影响品牌,三星手机的电池事件就是一个先例。
10、 来宾问:公司员工招聘情况?
潘一德:公司近期一直有在努力招聘,以期增加员工。公司目前的研发人员是
靠自身培养和招聘有经验的人员,研发能力需靠技术积累,公司五年资的研发人员占 7 成以上。公司是以人才为主的知识密集型公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研发人才,公司采用复合式的多项激励留才措施,以维持人才的稳定。设立研发项目奖金,充分与员工的贡献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11、 来宾问:公司芯片的晶圆代工情况及价格变动对公司毛利率有何影响?
潘一德:公司的晶圆代工厂主要看芯片应用的需求而定,往来的主要有和舰、华虹宏力等,产能可满足公司需求。公司与晶圆厂都是年度议价,虽有一些涨价,对毛利率略有影响,由于产品组合有所优化,总体变动不大。
12、 来宾问:公司物联网研发情况?
潘一德:公司投入研发物联网产品研发已有 3-4 年,现在部分微控制器已有用32 位内核及低功耗的蓝牙开发出的芯片,会用于消费类的物联网、可穿戴产品,产品已用于健康医疗的无线血压计。
13、 来宾问:公司上半年库存增加的原因?
潘一德:公司主动性的采购较多,主要是考虑价格因素。库存增加的主要是长期一直有稳定销售的产品,各方面的产品都有。
14、 来宾问:公司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潘一德: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依靠人才、研发技术积累、产品领域的规模效应。公司产品属工控类,非常注重产品品质和可靠性,对国内客户有就近服务的优势。客户一般对芯片的替换意愿度不高,但受到中兴事件的影响,目前客户开始较多使用国产芯片。
15、 来宾问:傅董还会持续管理公司吗?
潘一德:当然会,傅董一直参与公司经营策略的讨论,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16、 来宾问:公司电表产品的情况?
潘一德:公司对于智能电表主控芯片持续投入研发,销售主要以外销电表为主,近几年外销智能电表的市场规模增长较好,优势在于单芯片的计量加主控,在海外此芯片的性价比很高。公司持续积极投入研发,争取把握住国网电表规格变动的机
会,争取切入国网市场。公司芯片可应用于智能三表。
17、 来宾问:公司是否考虑利用外延式增长来发展?
潘一德:公司会积极考虑类似与从事无线通讯、电机控制和电源有关的芯片设计公司合作,或策略伙伴的外延式增长方式将公司做强做大,主要关注重要的核心技术与公司技术的相关性及互补性,及被购并公司研发团队将来的稳定性。主要也要有协同效应及发展前景。
18、 来宾问:公司与政府和大基金的关系情况?
潘一德:公司与集成电路大基金有过联系,如果有需求时,公司也会考虑与其对接。公司可能定期或不定期都会申请一些政府推动的研发项目资金支持。
19、 来宾问:介绍一下公司的销售模式?
潘一德:公司属于轻资产型的公司,产品一般是通过经销商的销售模式,大客户的定价都还是公司直接出面谈,大多数情况下,公司直接提供大客户工程服务。客户需要的产品向经销商采购,通过经销商销售可以有较加速公司产品的推广,并有效管理回款账期。极少数大客户,主要是面板企业,也会跟公司直接采购,不透过经销商。公司产品属工控类,非常注重产品品质和可靠性,对国内客户有就近服务的优势,经销商还能为公司缩短应收账款的账期。
公司产品一般是以销售预测定产,也会有合理备货,经销商一般会有半个月的备货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公司许多外销产品在香港销售给经销商后,最后还是回销到大陆地区,例如回销到来料加工或进料加工企业后,加工企业完工后再将最终产品外销。
20、 来宾问:公司的配息策略的情况?
潘一德:为了更好地回报股东,让全体股东共同分享公司发展的经营成果,如果没有其他策略性规划,公司配息总金额占上年度经审计的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比率一般会在 30%以上。